|
2010年3月12日,俄总理普京闪电式访问新德里,又闪电式的与印签署多项能源、军购协议,包括“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米格—29战斗机,国防及空间技术,12个核反应堆,总计多达近百亿美元。
俄印历来保持密切的武器军售关系,印有相当一部分武器装备来自俄。而此次俄以低廉价格大量向印军售,不能说与此次经济危机影响无关。受经济危机影响,俄经济发展势头相对减弱,国内资金流通相对受阻,急需注入新的资金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俄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与军火寡头联合对外出售武器设备,以此获得资金来源。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是石油出口大国,受国际石油价格下降的影响,人们生活受影响,不得不从多方获取资金,人们对国民经济发展信心不高,如此巨额的外售军火能大大提高人们对经济恢复的信心。
印度一直谋求加入联合国,多方想跨入大国行列,购买先进军火也是其走大国之路的一步棋子。通过增强军事力量,可以巩固印在南亚的地位,提高国际地位。印巴一直处于对峙甚至冲突的状态,购买武器可以对巴基斯坦起到威慑作用。前期孟买恐怖袭击也大大震撼了印政府,人心惶惶,使其认识到武器装备的落后及增强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恐怖袭击的阴霾还没有消散,经济危机又席卷整个印度,印政府此举大量购买军火,可以安抚国内人民,增强信心,有这样的潜台词,即国家有希望,国力很强。
但印度军备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印除了向俄购买军火外,还向美国、以色列、法国等国家进口武器。向其他国家购买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其他国家研制出新式武器时,当初所购买的所谓先进新式武器也必将会被淘汰,而本国无力开发研制,仅通过向外购买,所花费的资金将是一个无底洞。除此之外,购买武器也势必会对本国军工业造成一定冲击。
社会上流传着”俄印挟持中国“论,虽不能完全认同,但我国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中俄早已进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俄边境相对安全,中俄关系的重要性相信俄不会不知道。而印度一直对中国怀有敌意,也一直企图超越中国,所以印方的目的并不纯洁。俄印军售不会我国多国防安全的信心,只会更加激励我们研发更先进的技术保卫我国的海陆安全。
美国一直觊觎印军火市场,且有“拉印制华”的企图,但俄印军火交易打破了美的幻想,实际上,即使印向美提出军火交易,以印俄交易价格来看,美也未必会答应,因为价格实在太便宜。
“牵一发而动全身”印俄一个小小的举动,背后却牵扯着多方利益和力量的权衡和较量,国际社会便是如此,此类事件在天天上演,且会一直演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