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要学郭靖
考研绝对是硬碰硬,你基本功不扎实,必将被碰的头破血流,甚至被撞到在地,被考研的千军万马踩才脚下.
如果你问我考研有什么诀窍,我希望能学郭靖,发扬憨大傻精神,把书上的基本知识都学个溜熟,背个死烂,使英政专业课知识象怀在肚子里的小孩子,考试那天就是考生小爸妈胜利分娩的时刻!
2,要学令狐冲
不管自己原来是什么门派,只要看到好的就要跟着学.风清扬是个疯疯癫癫的老高手,考研技术达到教授水平,甭管人家是什么出身,来路,考研方法有多么荒唐,大可拿来学用.此种风清扬大抵是考研有4-5年的骨灰级考虫,有整套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如若碰上,一定不要轻易放过.
3,要学杨康
杨康为了成就自己的大业,不惜和亲娘分道扬镳,不认亲爹,投靠有权有势的少数民族养爹,还把个痴情的女朋友交给叫人害怕的梅超风师傅照看.
考研大可借鉴杨康的投入精神,老妈啥时候都能一起玩儿,老爹啥时候都能一起打羽毛球,女朋友啥时候都能上街买衣服,考研的独木桥可只为你开放就那么一会会,还有千万个人挤破头和你抢.所以只要有钱,赶紧别和家人缠绵,去报名参加质量好点儿的考研辅导班,向那些来自外校的"民族养爹"考研教授们多学点衣钵,争取早日成为比他们厉害的木材!
(注:不可因考研不成,向家人下"毒手",咱只是要学杨康为事业不顾一切的精神!)
4,要学黄蓉
黄蓉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融会贯通.
具备天才的记忆力反应能力的毕竟也是极少数,考研不是轻小武功的比赛,是短兵相接的大血战.所以还是要选好了兵器,保住基本功综合比拼这一座襄阳城.没有基本知识,再聪明的脑袋也无米下炊.
5,要学成吉思汗
考研,要考就考好学校,拣一块小小鸡肋啃啃有什么意思 要考就考名校那些平常想都不敢想的大肥肉,再配以适合的考研计划方案,投入排山倒海的实施.记住:水滴石穿,实施切不可一注而泄,空自晒网.
6,要学杨过
断臂不改其志,等小龙女一等十六年.考研,不只是考场上的三二一,更是人生设置的老虎卡.有了断臂也不回头,十六年弹指一挥间的精神,不只考研,天下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这是箴言.
7,要学洪七公
再苦不能苦考生.要学洪七公虽然公务繁忙,却勤于锻炼,将那一条老身板舞的呼呼生风,更兼平时特注意营养,没事就啃个鸡腿,牛肉干,鱼片啥的,更补充了大脑的需要,满足了身体健康不缺油水的需求.考研的同学,学习再苦再烦琐,别忘了锻炼,身边再缺钱,别忘了一星期最少吃俩三根鸡腿儿!
8,要学老顽童
老顽童被黄药师囚禁海岛十五年,要换别人,憋也憋死了,闷也闷疯了.考研的同学要学老顽童过人的心理素质,平静心魔,冷静学习,只要活着就能走出考研连绵不断的题海围城,爬上硕士研究生的高山.
再学老顽童把武功当玩儿的举重若轻,功课,不就是一场好玩的游戏吗 没有压力,尽力发挥自己玩儿的潜能,说不定你是这场不是游戏的游戏最后的赢家.
除非你自己放弃,否则根本没人能逼你考不上研.现在是考研的最关键阶段,冲刺阶段,人的智力记忆力被时间的紧逼冲开了一个大大的口袋,这一阶段往往能创造学习的奇迹.考研!不就是往脑子里面塞东西吗
只要不停的塞,管他塞的是啥,都有希望考上,要是现在放弃,此前一切等于白干.
晨读
每天早上大声朗诵,并尽量背诵下来.书籍可使用,大学英语教材等.
单词: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3---4月(或者3---5月):把单词全部记下来(主要是词形,词义和读音),并结合朱泰齐的《英语复习指南》巩固单词.
第二个阶段6月: 为迎接6级考试,针对6级单词复习(只需注意词形,词义,辨析)
第三阶段7----9月:进行考研词汇第二轮复习,侧重记忆搭配和用法,辨析;并结合《英语复习指南》巩固.
第四个阶段11月:最后一轮复习,侧重记忆记得不牢的单词,并翻看《英语复习指南》做错的题.
听力:听力要保证每天练习,即使再忙,每天听一刻钟也比隔三四天听一个小时有效.
第一阶段3---5月:把《新概念英语3》上的60课听写完.具体做法是:先连续听三遍,在这个过程中记下所有听到的内容(可用自己的话表达).然后开始精听,即听写,把每局话反复听若干次,直到自己听写出来,听写完一篇课文后,与原文对照,然后有针对性的反复听自己没有听写出的内容.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但只要走完这个阶段,听力也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第二个阶段6月:针对6级考试做听力联系.依情况进行精听和泛听结合.
第三个阶段7—8月:再使用其它听力资料,如《中级英语听力》.
第四个阶段9----11月:使用专门的考研听力资料,依情况进行精听和泛听结合.
阅读:和听力一样,每天都要坚持.
第一阶段3月: 掌握科学的阅读复习方法
第二阶段4---5月:完成《精读100篇汇粹》(吴永磷)(初级,中级部分和少量高级部分)
第三个阶段6月:针对6级考试进行训练.
第四个阶段7----8月:重点分析《历年考研阅读真题》,并穿插做《阅读专项辅导书》
第五个阶段9---10月:重点做《阅读专项辅导书》(对较难的文章进行精读分析)
第六个阶段11月:回过头再次分析《历年考验阅读真题》,总结归纳技巧.
作文
5月份时翻阅《万能作文》,目的在于了解考研作文的难度,题材,特点等,但不背诵作文模式.
6月份时,针对6级考试训练作文.
从11月开始,进行考研作文训练.
翻译
4月: 开始学习翻译理论,并做历年考题,可使用朱的《英语复习指南》;若有时间,翻看《难句分析》或我寄来的难句分析资料.
5月---10月(6月除外):进行英语-汉语-英语练习.可使用《新概念英语3》或者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建议每周拿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这样训练,但最好不要一口气完成;而是每天都分配一点.
11月开始:进行专门的考研翻译训练.
以上各项(听力,阅读,作文,翻译等)在12月开始套题的全真模拟训练.
2005考研英语备考热身(二)——复习用书
一,阅读方面
《历年考研阅读题》(适合所有考研人,必备,复习前期,即上半年使用) 强烈推荐
历年考研真题是最好的练习题.从这些题中可以分析出考研题的出题方式角度难度等.其好处有二.其一,历年考题都是很多出题专家仔细斟酌讨论的结果.虽然考过的题不会再考,但对其进行分析思考有助于把握考题的走向,掌握解考研题的方法思路.其二,分析历年考题,使考生明确考题的难度,特点等,有助于挑选接近全真题的练习题模拟题等.所以,每个考生都要对其细细琢磨(而不仅仅是作作).
对于英语,最主要的是阅读全真题.分析其中的文章特点,文章结构,出题角度,出题特点等(详见本人关于阅读题复习的帖子).
《英语世界》杂志 (适合所有考研人,复习整个过程中使用)文章有一定难度,中英对照,文章短小精悍,题材涉及世界各个方面.
阅读练习:除了其中的小说外,其它文章都很适合考研阅读练习.注意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有看不懂之处也不要看翻译,要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分析复杂句,长句.其中的道理是,惟有全文一气呵成的看下去,才能通过文章的前前后后关系,从整体以英语思维推出局部不明白处.这样才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语感.
翻译练习:可以在每一期中选出一篇(如议论文)做全文翻译练习,并把自己的译文和书上的译文比较.
《美国文化背景(教程)》三个老外编,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适合没有达到四级或勉强通过四级的水平,复习前期即上半年使用)强烈推荐
本书语言地道优美流畅.涉及美国文化的根源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此书一方面可以激活久不接触英语的人的语感,提高对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进知识,增加对美国文化深层的了解(附带说一句,97年的四级考试的一篇阅读就是源自此书).阅读,要把握每一小节的中心,掌握论点和论证论据的关系(这点在全书中体现的很清晰),阅读全书,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理清文章线索,把握主旨,论证思路的能力.但此书阅读难度小,适合丢掉几年英语的考研人和刚好过四级的考研人.另外,此书用做早晨朗诵是本相当不错的教材.
《网上英语短文.眉批本》(毛容贵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适合没有达到四级或者丢掉英语多年的考生,复习前期使用)
此书文章短小精悍难度较小,并有精到的点评,对一些重要的词汇有用法详解.比较容易在短期内恢复原有英语水平.推荐.
《石春祯的阅读220篇》(适合6级水平,考研复习全程使用;或4级水平考研复习后期使用)
本书难度大.具体说是,语句长且交复杂;生词多. 文章多选自外刊.但有小部分文章形式,格式考研是决不会出的. 题目出题角度一般,单调.通过一定总结就可以摸到规律,如:部分否定的必是答案.但是此书有个特点,就是对长难句不但有分析翻译还有成分的划分---这对于难句过不了关的人是有裨益的.
《吴永鳞的精读100篇》(适合所有考研人,尤其是4级水平的,考研复习前中期使用) 强烈推荐
文章有部分选自《赞成与反对》(FOR OR AGAINST).文章难度逐渐增大,同时对文章给出了大量的注解和翻译,所以决定了这本书只适合做精读(效果不错的). 出题方式非常简单. 使用该书的朋友,一定要再做另一本.
《王长喜的280篇》(适合所有考研人,考研复习全程使用)
文章很多出自外文书(而非外文期刊).选材范围相对来说较窄.文章难度大.出题方式不太好,有的正确选项简直没道理可言,或者要凭常识及文化背景(与考研意图违背).但对每篇文章都有较长的大致翻译,这点还是很不错的.
《博士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适合阅读想冲刺38分以上的考研人,考研复习中后期提高使用)
本书多选自SCIENCE等权威外刊,涉及范围很广,难度很大,但并不是考研人不能读的.相反,很多考研辅导班的内部资料上都有其中的文章片段.其中的单词虽然较多,但并不会对阅读理解有大的影响.对于有志考高分的人,是不错的资料.
《阅读手记(考试虫系列)》(适合4,6级考研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阅读章节,只能在考研后期,冲刺阶段使用)本书太着重技巧.其实决定阅读成绩的是实力和阅读方法,而不是阅读技巧.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为这本书有多大价值.书中说的什么是解,什么不是解,绝大部分都是牵强附会,或者单凭阅读此书而不听作者亲自讲解是完全不得要旨的.况且,经济学中有个众所周知的"木桶理论":决定盛水量的是箍成木桶的最短的木条.英语阅读中,阅读实际能力就是短木条,而阅读技巧是长木条.所以,在阅读复习的前中期一定要立足于提高实际能力,着重阅读方法,注重快速阅读中把握线索的能力等.
二,作文方面
《全国大学生作文点评100篇》毛容贵和一个老外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适合所有考研人,复习开始至考前两个月)强烈推荐
本书收集了全国许多大学生优秀作文,并对每篇文章针对中国学生的弱点进行详细的点评.此外,选文涉及各个方面,题材广.如果在细读本书时,一边摘抄下记下其中的优美语句,一边品位文章及其点评,完全是一种享受.每天一篇,100天即可看完.
万能作文(考试虫系列)》(适合4,6级考研人根据自己情况选读,考研复习中期使用)正与研究技巧而不是方法往往导致失败一样,本书也是个半失败品.书中把历年考研作文题都归纳成一个个模式,要人去背去记.试问,考研命题人又不是傻子,难道会命一些能够套用模式的作文题吗 这里交代一句,作文命题趋势是灵活性和规范性.所谓灵活性,就是要考生自由发挥,从中决定考生的真实水平,比如要考生自己举身边的例子(2001年作文题);所谓规范性,就是要考生所写的要有一个范围,不能胡乱写,比如是写原因,结果,评论(2002年作文题).虽然规范性有一些格式和固定的词组等,但毕竟在更大的程度上是要个人凭实力发挥的.试问去年那些觉得推荐此书,叫好此书的考研人,考场上用到其中的模式了吗
但是,本书也不是一无是处.其中对文章写作分两步(先粗略打草稿再精细修改)阐述是不错的,尤其对那些作文功底很差的人来说,是本较好的启蒙书.在使用时,我提醒大家,要着重文章是如何修改点石成金的,而不要去背模式.
三,词汇方面
《谢振元的词汇书》(适合所有考研人,考研复习前中期使用) 单词比考纲上的多,有例句.针对阅读补充的单词有1000多个.这点是一个特色.但单词的例句举的不好,不便在作文中模仿;并且几乎所有的单词都举了例句(实际上很多单纯的名词不需要例句的).此外,缺乏对常用动词搭配的阐述.另外要说明的是,就我当初指导的经验,考生使用此书时,记忆比较费力;因为他们都是在记单词的过程中看例句,胡子眉毛一把抓.我建议分开记忆,先记忆单词,等把所有单词都记下后,在看例句等.
《马德高的词汇书》(适合所有考研人,考研复习前中期使用)
本书是形象记忆和联想记忆的典范.对于记忆不佳的人来说,不失是一本好书.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见词都给出了其中的特殊义项,或容易忽视的义项.美中不足的是,此书太厚.
但今年新出的《考研英语词汇星火式记忆和难句破译》是很不错的书.
《海文学校组编的词汇精选 》习天辉编,张锦芯主审(适合所有考研人,复习中期,后期使用)强烈推荐
本书精选了2500个重要词汇,并有词汇搭配(如动词搭配,形容词搭配),惯用语和简短的易于写作模仿的例句.是我认为最好的一本单词书.但白璧微瑕,词汇收录不全,所以还是要先把考纲上的单词背下后,再精读此书.
但今年全书改成《考研英语词汇一本全》,编排更加适合我介绍的单词复习方法.
四,听力方面
《中级英语听力》(适合4级75分---6级水平的考研人,复习前期,中期使用)
在题型上有些和考研题接近.语速上也适合练习提高.可精听也可泛听,但做泛听更合适.
英语沙龙系列的诸如《西方风情精听音带》,《泛听音带》等(适合所有考研人,复习前期,中期使用)
此系列分为精听,泛听两种.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词汇略有超纲,语速略慢.但精听系列是非常值得一买的,因为其编写目的本身就是针对精听练习的.
《新概念英语3》极其辅导材料(适合四级水平---六级60分水平,复习前期,即上半年使用)强烈推荐
(详见下)
五,综合方面
《英语考研复习》朱泰琪编(适合所有考研人,考研复习全程使用)
本书的精华在于语法词汇和翻译.考研题虽然不再专门考语法词汇,但是在完行填空,阅读题,作文中有所考察.所以,掌握语法词汇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书的另一特色是把历年考研翻译文章全部翻译出来,并请国内翻译专家审阅过,其译文是比较权威的.
在使用此书时,切记要反复看,尤其是语法词汇部分.这部分内容很多,光做一次是不够的,要反复看,多看.
《新概念英语3》极其辅导材料(适合四级水平---六级60分水平,复习前期,即上半年使用)强烈推荐
练听力: 对每一篇课文,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先泛听一至三遍(最好不要超过三遍),然后在纸上写出大意(可根据听力理解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尤其注意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等). 接着,一句一句的听写(精听),直到每一句再也多写不出一个词为止.然后,对照原文,一一校对.
提高语感:如果要我找出最好的培养语感的书,我觉得首推新概念3.每天早上读半小时,最好是统统背下来.此外,读背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熟悉其中的词语用法.还有,最重要的是,对每篇课文要精读.精读读什么呢 首先明确用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提高阅读能力,而是语言功底.所以你要做的是着重研究课文中词组习惯语的意思和用法.
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新概念3的语言是非常地道纯正的.学习她的语言(是一种新概念式的表达)就非常有意了.对着课文的译文,把它翻译成英文,再对照原文推敲原文的表达.久而久之,表达能力就提高了(包括作文,口语和词汇短语运用的能力).
2005考研英语备考热身(三)——背单词
一,关于方法
有人复习单词,一开始就找本大部头的书背.其结果,单词没背牢,反而时间过去大半.阅读也因此受到限制.
这里介绍一个方法.虽说不上是最科学的,但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
把复习单词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记下单词的大概.所谓大概是指,单词的大概意思呀,大部分意项啊什么的.主要是照着考纲背.如果你找不到考纲,就背四级,六级考纲.(方法见下)所用时间约1,2个星期.
第二步,找本好的单词辅导书,一个意思一个意思的巩固记牢.并要学会运用,记住搭配等,尤其是那些动词性强的名词,重要动词等,要学会造句---这对作文有好处.
下面就介绍快速记忆单词的方法了:
单词循环记忆法
人脑有一个特点,对某个信息要反复刺激才能记住.循环记忆法,就是基于这点.它的诀窍,就是二二循环,在不断的快速循环记忆中记牢单词.我国在五十年代广泛推广俄语时,就是采用这个方法来达到俄语速成的.
一般的人,在叫熟练掌握它后,能每小时记住100个单词.有的人还可以记住150个单词.而我的平均速度,达到225个(曾表演过).其具体步骤如下:
先根据自己的记忆力,将需背的单词分成若干组(为方便叙述,这里设为 a,b,c,d,....组),平均每组4-6个单词.当然,这也要依单词难易而定.若单词较长,或词义教多,则每组单词少一点;反之,多一些.
然后:
(1)学习A组,学完后,复习A组一次.(关于如何记,见后注意事项)
(2)学习B组,再复习B组一次.
(3)把A,B组和起来复习一次.
(4)学习C组,复习C组.
(5)学习D组,复习D组.
(6)把C,D组和起来复习一次.
(7)复习A,B,C,D组一次.
(8)仿照前面七个步骤,学习,复习E,F,G,H组.
(9)把A,B,C,D,E,F,G,H组和起来再复习一次.
(10)再仿照前九个步骤,学习,复习I,J,K,L,M,N,O,P组.
(11)把A,B,C,........M,N,O,P 组再和起来复习.
(12)按这种方法,学习,复习接下去的第17组---第32组.
(13)然后把这32组单词和起来复习一次.
(最好把以上记忆程序在纸上画下来,促进理解)
这样,若以每组6个单词记,则学了32组192个单词.整个过程中,每个单词对大脑都刺激了7次.从而记得比较牢.
注意事项:
1)精力必须集中,否者效率很低
2)对于每个单词的字母组合及中文义,不必非得一次就记住(你也不可能办到),但要熟悉它们.在这个循环记忆法中,所有的单词是"看"的,而不是"记"的---不用记,很轻松的浏览单词就行.每次"看"单词,时间在2-5秒左右.
3)整个记忆过程一般在一个小时内,否则,效率会下降.
4)关于复习:
有关科学实验表明,当人脑第一次接触某个信息时,该信息在大脑里仅维持1毫秒的时间;第二次接触该信息,记忆维持1秒左右;第三次接触,维持一分钟左右;第四次接触,维持半个小时;第五次维持一,二个小时;第六次,维持七八个小时;第七次可维持十几个小时.若在第二天复习一次,则记忆可持续更久.
若以每"看"一次单词花时5秒记,则用以上方法在1个半小时内可把192个单词熟悉7次.且记忆效果良好.
记忆单词中,记忆占三分,方法占一分,而复习占六分.光学习,记忆而不复习,则劳而无功,甚至功亏一篑.建议白天复习后,晚上睡觉前再复习一次;第二天早上又复习一次,三天后再复习一次(或一个星期后复习一次).这样才能记牢单词.
再罗嗦一次,记忆单词本身是个艰辛的过程,无捷径可走,需要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复习-----这是记忆单词最重要的环节!
2005考研英语备考热身(四)——攻克两大堡垒:听力与阅读
听力
一,听力的方法
听力提高需要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所谓精听,就是听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听一句,写一句.如果听不懂,就反反复复听,直到听懂了,写得出来了.如此听完一段录音,然后对照录音原文,检查自己的听写文字.把错的改正过来,再对照它反复听录音原文几遍.听的时候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听错,是单词不熟悉,还是连读,破读没有听好
精听的要求是:把录音的每个字,每个词都听写出来,听懂100%的内容.
这种方法很麻烦,但绝对是最好的有效的方法了.建议买个复读机,这样可以省去倒带的麻烦.
所谓泛听,是指只听不写.听一篇文章不超过三次.然后作所附的题.
泛听的要求是,只听大概内容和少量细节,不要求100%的听懂.
初练听力的人往往认为精听很麻烦,泛听很方便,所以倾向于泛听.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须知惟有精听和泛听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听力.
关于精听和泛听的结合问题.对于听力很不好的朋友,精听的比例要大些,比如每精听一篇文章,泛听1篇文章.等到听力有了一点进步后,再改为每精听一篇文章泛听2篇;再依次改为精听一篇,泛听3篇.但无论无何,精听量:泛听量 不能小于 1:5.
精听在于培养你的分辨单词,读音能力.泛听在于培养你的一次性抓住文章大概要义的能力.
尤其要注意的是:听之前一定不要看录音原文,否者没有效果!!!
我自己在刚进大学时,连新概念英语2上的文章都要听个20遍左右才能明白大概.自从用了这个方法后,我的听力日渐提高.后来可以很随意的听VOA,BBC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