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恐龙化石到《清明上河图》 中国馆国宝齐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8 11:3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活的《清明上河图》让参观者如同置身于北宋繁华的开封府



许氏禄丰龙化石

    在中国国家馆和省区市联合馆内,各版《清明上河图》缓缓展开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长卷,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珍品争奇斗艳……因为世博会,才使这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珍贵展品汇集在一起,让游客在一个展馆内就仿佛游遍了五湖四海,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国家馆两版图传递“城市智慧”

    在中国馆内,站在长128米、高6.5米,被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复活的《清明上河图》前,参观者如同置身于北宋繁华的开封府中。而在该馆的国宝区,还展示了一幅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同的是,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明代中期江南城乡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它由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日前被借到中国馆展出。

    观赏真迹不能“驻足”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被置于高约1.2米的特制展柜中,展柜上面有几盏光线不很明亮的射灯,既方便游客在昏暗的展示内观看画卷,又不对画卷造成损害。

    与其他展品不同的是,《清明上河图》展柜前,设置了一条长10米左右的传输带,也就是说,参观者只能站在传输带上观看此真迹,而不能驻足观看。工作人员说:“这么做,一方面是担心有参观者拍照,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参观者过多影响画卷安全。”据介绍,该展区的温度与湿度都处于24小时监控下,还有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画卷状况,以保证画卷展示时不被损坏。

    “仇英版”显明代繁华

    仇英《清明上河图》的高度为0.3米,长度为9.87米,比宋本要长一倍,画中人物超过两千,结构大体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景物顺序布局,描绘的是明代中期江南城乡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画卷中有苏州郊外的青山绿水,有牛背上悠闲的牧童,也有村头热闹的社戏,种种风情跃然纸上。

    与呈现开封府风土人情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中的房屋建筑更为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的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裱画店、银楼、香楼、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兴的行业,加之歌舞弹唱、骑射练武等场面,一幅明代中期城乡的风俗画跃然纸上。

    武警哨兵24小时值守

    据了解,两名武警哨兵在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真迹两侧24小时值守,至今已有大半个月。

    带队干部熊加峰说,哨位一端连接着古代名画真迹,另一端连接着现代高科技视觉盛宴,仿佛跨越了时空一般。

    看了动漫长卷,游客有时会围着守护真迹的哨兵问个不停。经过专门历史知识培训的战士不会让游客失望,对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一一解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5-18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兵马俑模型手牵“海宝”



青铜艺术珍品“凤鸟尊”

    宋代开封是现代城市雏形

    泱泱中华,珍宝无数。为何会选《清明上河图》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河南大学宋史研究所所长、中国馆《清明上河图》项目终审专家程民生表示:谈论中国城市发展史,必讲宋代开封。1997年,美国的《生活》杂志列举的“1000年影响世界的100件大事”中,有7件发生在中国,其中宋代开封酒楼名列其中。这正是《清明上河图》契合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智慧点之一。

    据介绍,宋代开封是古典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的重要过渡形态。当时,因为印刷术、火药等新科技的出现,商业空前繁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经商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清明上河图》中,人们看到的正是这一盛景。

    其次,中国的城市中,只有开封被这样好的一幅图给描摹下来,并流传后世。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秦奋教授表示,选择《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原因是开封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代表了当时城市的最高水平,《清明上河图》是一幅表现城市生活的历史画卷。

    40件国宝大放异彩

    除《清明上河图》外,馆内“文明传承”区域展示了从全国数十家文博单位借展的40件珍贵文物,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家一级文物,分为金属冶铸、丝绸染织、造纸印刷等八个主题,采用幻影成像配合文物实物的方式展示,表现中国古代智慧在今天的传承。中国馆馆长徐沪滨介绍说:“例如,在展示古代造纸印刷术的同时,我们展示了计算机时代的汉字输入和传播科技的创新,在展示古代罗盘的同时,展示了今天的北斗导航卫星等。”

    徐沪滨还表示,中国馆要感谢全国各地博物馆和有关展览馆对本届上海世博会的支持,他们纷纷把本馆的很多珍宝甚至是“镇馆之宝”拿来展出,才使得中国馆有了更多亮点,让游客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无价之宝。

    河南馆根雕《清明上河图》

    走出中国国家馆,你也可以到河南馆里看看巨型香樟木根雕的《清明上河图》。据介绍,世博会开园至今,河南馆一直是省市展区最热门的展馆之一,许多参观者慕名而来,对河南馆现代的设计风格及展出的文物赞叹不已。

    记者来到河南馆,许多游客正与放置在展馆中央前方的司母戊大方鼎合影,一位外国游客拿着放大镜对着一侧的甲骨文文物展品细细鉴赏。一位游客告诉记者,在世博会试运行期间,他的一位朋友参观过河南馆,并向他极力推荐,所以一大早他进入园区后就直奔河南馆。

    河南馆以展现中华文明为主题,一走进河南馆便能看到上千个白色“小人”组成的墙壁,之间穿插着不同年代的各种文物,以体现中国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传统。此外,在河南馆一层的宝藏厅内,还展示了河南馆的镇馆之宝——香樟木根雕作品《清明上河图》,这件根雕是由一棵1500年的香樟树完整树根雕刻而成,28米长,重3000多斤,雕刻了近800个人物。北京评估公司评估其价值为5.6亿元。

    这一作品的原木是一株生长在东南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香樟古木,树龄在2300年以上,树高百米,树干直径4米,根径20米,完全暴露风干近10年。后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版本,由福建35位艺术家和工匠历时5年精雕细刻而成。作品长18米,高2.56米,宽2米,重12吨。它非常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城市鼎盛繁荣的景象,而作为城市景象根雕,也有呼应“城市之源”的意味。

    位于河南馆地下层的珍宝室也是人头攒动,参观者啧啧称奇的声音不绝于耳,手机、照相机、摄像机,长枪短炮齐上阵,闪光灯亮个不停。据悉,河南馆展示的珍品文物很多都是真品。“真品展示,安保压力比较大。”河南馆常务副馆长表示,但如果展示赝品,震撼力将大打折扣。据悉,馆方从安保方面考虑,原准备用高仿真展品参展,但最终他们选取文物真品参展,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5-18 11:39: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省区市联合馆

    ■福建馆:最大汉白玉妈祖祝福世博

    福建馆虽然面积不大,却陈列着四大“镇馆之宝”。其中一座3.23米高、重达8吨的汉白玉妈祖雕像最夺人眼球,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馆方人员介绍,3.23米的高度,意指妈祖的诞辰是农历3月23日。传说保护海上航行平安的妈祖,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江苏馆:《螳螂白菜》价值超1.3亿

    走进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南门,就能看到全国最大的一棵翡翠玉雕大白菜,这是江苏馆的镇馆之宝。在名为《螳螂白菜》的玉雕前,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流连忘返。据参展方表示,目前这件玉器价值超过1.3亿元人民币。据了解,《螳螂白菜》的设计者是被业界称为“白菜王”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这棵白菜是他指导徒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时庆梅,在2004年制作雕刻完成的,雕刻过程耗时4年。

    ■云南馆:珍贵恐龙化石将留守上海

    云南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两件恐龙化石,它们来自于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的世界恐龙谷,分别是巨型禄丰龙化石和许氏禄丰龙化石。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两具化石将作为云南省赠送给上海市民的珍贵礼物,长期留存在上海科技馆。

    这两具恐龙化石一小一大,小的是许氏禄丰龙,体长6.4米,站高2.5米,生存于距今约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据了解,两具恐龙化石均出土于1997年,此前一直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展出。

    ■辽宁馆:“中华龙鸟”揭秘鸟类起源

    引入化石珍品的地方馆可不止云南馆,辽宁馆的镇馆之宝也是恐龙化石,名为“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全身还披覆着一层原始绒毛。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独一无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140多年来,长期困扰古生物领域的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课题,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广西馆:中国最大天然珍珠抢眼

    广西馆内,一尊洁白如玉名为“珍珠神女”的美人雕塑立在那里,她头戴的皇冠由228颗南珠、1880枚钻石和18K黄铂金镶嵌而成,上面的珍珠最小的直径6毫米,最大的直径15毫米,堪称“海之皇冠”。另外,神女的手里还托着一颗汤圆大小的珍珠。这颗珍珠王直径约25毫米,光滑圆润,在射灯的照射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辉。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天然海水珍珠,是1990年一名珠农偶然在北部湾海域发现的。

    ■陕西馆:兵马俑“牵手”玻璃女孩

    走进陕西馆,你就能看到闻名世界的兵马俑仿制品,4米高的仿制将军俑将和玻璃钢小女孩牵手。同时还展出被称为“中华第一狮”的唐顺陵石狮,它是唐陵石刻之冠。

    ■山西馆:青铜凤鸟尊“一鸣惊人”

    山西馆的镇馆之宝来自山西博物院的凤鸟尊。凤鸟尊整体造型为高冠凤鸟形,造型极为生动。凤鸟作回首站立状,头上有一高冠,嘴上后部有两个月牙形鼻孔,圆眼、钩形眉。两翼上卷,尾部一只大象探出脑袋,长长的鼻子向内卷起,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凤鸟的稳定性。凤鸟尊身上饰有羽毛纹及云雷纹,两翅和两足饰卷云纹。据专家介绍,这在中国同期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设计,也使其成为了中国青铜艺术的珍品。

    ■四川馆:金丝熊猫座盘迎八方客

    位于四川馆进门厅堂的正中间,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座盘,这就是四川馆的镇馆之宝“金花丝芙蓉熊猫座盘”。讲解员说,制作该座盘的材料为9999纯金6011.4克、红珊瑚15粒、红宝石6粒、翡翠231粒、绿宝石18粒。

    ■天津馆:中国最老邮票大龙邮票

    天津馆中的镇馆之宝是一张小小的纸片,但意义非凡,这就是中国第一张邮票——海关大龙邮票。据介绍,1878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象征清皇室的云龙。(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5 04:2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