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相关改革不提速,如果相关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如果工会不硬起来当好工人的娘家人,如果工人的权利弱势得不到根本扭转,依然资强劳弱,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的趋势就难以遏抑
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日前接受中工网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5月12日《新京报》)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年下降,并非新闻,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就曾显示,我国劳动力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尽管这组数据与全总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提供的数据稍有出入,但剑之所指有共同之处,即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进一步而言,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是以“劳动力报酬被低估,工资被利润侵蚀”为代价的。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释放危险信号。首先这与体面劳动背道而驰。“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胡Jintao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劳动的一大题中应有之义,即是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其次,加大贫富差距。日前有媒体报道,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已经走到亟须调整的“十字路口”,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贫富差距拉大绝非虚妄之谈,而且分配差距正呈现危险的“穷降富升”两头拉大的趋势。而这种态势,显然与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有极大关系,当一线职工的收入不升反降,自然贫富分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