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棋局:红楼梦?三国志?还是战国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3 18: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静静的他来了,悄悄的他又走了,带来了一部指导创作的歌剧《红楼梦》,带走了多少东西还不知道?但一定不会空手的。


  他是金正日,金日成之子,金正银之父,朝鲜最高领袖。


  古风之国


  领袖是现实的。金正日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谈中有一句至关重要的表述--"不会因时间推移和世代交替而发生变化。"可见,托孤大概是他此行的首要目的。


  朝鲜前财长朴南基就没那么幸运了,今年货币改革失败。这位"大地主的儿子"以"潜入革命队伍,蓄意置国家经济于死地"的罪名被枪决。这是一幕活脱脱的曹操"借粮官之头以安军心"的现代翻版。


  古书新翻,确有意蕴:染重疾的人主,流放中的长子,刚正位的太子,神秘的影武者,护国的大将军,名声很不好的厂卫,终年辛劳只求一饱的百姓……这些场景一一浮现,让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慨。


  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是国际政治中的四大支柱是。长期被封闭和自我封闭的朝鲜,被隔离在全球化繁荣之外,一直是在苦寻找解题之道。朝鲜的特殊之处在于是军事上较强,"先军政治"一切以军队为先。外交上处于隔离状态。政治上是经常出人意料。经济上已基本可忽略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8:24:35 | 只看该作者
 十年"抚"局


  长久以来,韩国对朝的政策一直是在"抚""剿"两字间摇摆。军政府时期主要是"剿",从金大中执政时期开始的"阳光政策"是"抚"。金大中本人也因2000年访问平壤,得到了当年诺贝尔和平奖。但从2008年开始,李明博上任伊始,就放出口风要裁撤"统一部",开始对朝冷处理。


  有意思的是,金正日与金大中(2000年6月)和金正日与卢武铉(2007年10月)的两次首脑峰会都是在平壤举行的。韩方曾一再邀请金正日回访,但朝方不置可否,一直没有回应。李明博上台后也曾表示愿和金正日会晤,但要求根据礼节,这次应该是金正日回访首尔。


  与此同时,韩国也对"阳光政策"进行反思。经过统计,在金大中和卢武铉两任总统期间,韩国共为朝鲜提供了5600亿日元的援助。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金家已是有核初长成。2006年朝鲜进行首次核爆,导弹问题成了核子危机,"抚"局失败。


  对朝"冷处理"并不是韩国单方策略,在东北亚诡谲的六国棋局中,美韩日这方中,美国才是定调的老大。和富裕的美国建立直接联系,获得认同与援助是朝鲜一直以来隐晦的梦想。


  朝鲜也曾离这个梦想很近,2000年10月奥尔布赖特访问了朝鲜,在平壤,她受到了隆重款待,金正日在陪同她观看大型团体操时表示,朝鲜1998年进行了"第一次卫星发射,它也将是最后一次发射"。当时,奥尔布赖特说她发现金正日是"一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人,一个很好的对话者,一个果断和务实的人。"对于美朝,那都是一个令人回味的蜜月。


  2001年,共和党人小布什入主白宫,重新审视朝鲜。2006年他在"国情咨文"中把朝鲜称为"邪恶轴心",敌我身份已分。接着美朝就吵吵和和,谈谈断断。2008年6月,朝鲜用炸毁宁边核反应堆的冷却塔来把昭示天下自己的去核决心,美国为此次爆破支付了250万美元,多国进行了直播。


  在被朝鲜牵着走了八年后,2009年1月,非洲裔的奥巴马就任总统。已有些不耐烦的朝鲜开始军事冒险,在战争边缘滋长。2009年5月,进行了二次核爆,给奥巴马下马威,逼其表态。2009年4月朝鲜又发射了飞越日本的"光明星2号",裹挟日本进彀。接着,今年3月,又发生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又都不好说的"天安舰事件",造成韩方沉舰一艘,亡46人。


  已很明显,在金融危机和两场战争重压之下的美利坚是无意再陪朝鲜玩了,奥巴马政府一直都是在敷衍着"冷处理",让千斤之力踢在棉花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8:27:14 | 只看该作者
但又没有糖。另在口头上,把维持东北亚安全的议题,更多的托付给了中国。


  三点看法


  梳理种种,朝鲜问题的核心大体可见三点:一是朝鲜核武只是工具。选择这个是因为这个最吓人,容易吸引注意力。今年4月希拉里称朝鲜拥有1至6枚核武器。朝鲜2009年的"光明星2号"未能进入轨道。也就是说,有弹射不了(远),或就是朝鲜目前核武现状。


  二是币改与托孤,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权力的"承上启下"。为了保障"后金日成时代"顺利传承的手段。挥舞大棒去威骇四邻,也是为了给子孙多留几分腾挪"议价"的空间。细细看去,倒也有几分孔明北伐时,"不伐贼王业也亡,与其坐亡不如伐之"的困境与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8:28:10 | 只看该作者
三是根据历史,美韩对朝政策上大的调整往往是随着领导人更替变化的。只是奥巴马2009年刚上台,李明博也是2008年才上台的,如无大的意外,俩人都会有第二任期。在三国故事中常出现一句"以待时变",意思就是先耗着,等待时局变化。朝鲜曾等到过自己想要的,那么下一次呢?会不会是别人等到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7:2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