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外游客在园区内,纷纷交换收藏的徽章
茅台、速溶咖啡、热狗、汉堡包等品牌或商品皆因世博会而走红,卖到全世界。世博会是个商家比拼营销智慧的大舞台。在上海世博会,本报特派记者发现,一些不知名的企业把商品卖遍园区,非赞助商们也想出办法让品牌LOGO成功抢镜……
迅速升值,小册子变身收藏品
世博护照全印章3天内脱销
“还有世博护照吗?哪个款式的都行。”这是记者在世博园内的特许商品专卖店听到最多的询问。世博园开园仅3天时间,这个不起眼的小册子就一度脱销。
世博护照最早起源于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在早期兼具门票功能。按照传统,上海世博会也推出了世博护照,并按颜色分5种。其中,典藏版发行量较小,价格50元。其他4种护照的发行量达到数百万个,售价30元。发行量最大的普通版世博护照,在世博会开园后几天就一度脱销。
上海世博会开园第一日,世博园内的特许商品旗舰店内就聚集了大批购买世博护照的游客。由于商品刚刚上市货源充足,游客可以挑选印有自己心仪号码的世博护照。记者看到,超过半数的游客都拿着4个不同版图的世博护照。仅过了一天,购买世博护照就由“挑号”变成了“碰运气”。记者在一家特许商品店看到,一位工作人员拿着几本世博护照刚进店,随即就被一抢而空。上海世博会护照的热销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收益。
世博护照备受游客追捧,牵出了一系列商机。与此类似,一些企业利用世博会的纪念、收藏意义,推出概念产品,既宣传品牌又获得销售业绩。记者在可口可乐馆看到,一种通过摇晃瓶身即可产生冰碴的可乐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游客喝完饮料后,都将瓶子留下收藏。此外,可口可乐馆也吸引了众多徽章收藏者。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告诉记者,特意来到世博会与其他爱好者交换徽章。在收藏行为的背后同样蕴含着商机。
![]()
北京银行冠名的游轮,每日都会航行在黄浦江上,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进行品牌营销
善打LOGO,非赞助商成功抢眼球
北京银行LOGO登上夜间游轮
因为能够获得巨大的宣传效应,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等大型活动受到了众多知名品牌的追捧,这些企业往往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才能成为活动的官方赞助商。此时,一些非官方赞助商们也绞尽脑汁,借势世博会挖掘出许多周边产品和讨巧的营销手段。
非官方赞助商在上海世博园外也发挥着自己的营销智慧。在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外滩,每到夜晚,印着“北京银行”大幅红色LOGO的游轮就缓缓行驶在黄浦江上,俨然成为移动的景色,距离百米之外的游客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上海世博会开幕后,每日都会有大批国内外游客在黄浦江边游览拍摄夜景留念,无不把此LOGO收入镜头。
在银行总部林立的外滩地区,北京银行作为外埠品牌,通过自己的营销智慧成功抢了“眼球”。
在上海世博园内的民营企业馆,记者还发现馆内销售的一款特许商品普洱茶“别有洞天”。这套礼品茶的外包装没有非官方赞助商的信息,但在盒内,每个普洱茶的独立包装上都分别印有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企业的商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