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方媒体猜测俄罗斯借阅兵与西方和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0 18: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俄罗斯“苏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曾经说,“战争是军队的节日,选举是政客的节日,阅兵是人民的节日。”苏联的阅兵传统影响了中国、越南、朝鲜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它的红场阅兵又被西方当做解读苏联政治的最敏感窗口。冷战时期,西方甚至出现了“红场学”,研究俄罗斯领导人在红场的活动。


  红场上上一次出现这么大规模的阅兵还是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1995年胜利日50周年时,执政的叶利钦认为和西方关系不错,邀请北约国家领导人参加庆祝,起初据说几十个国家报名,但得知有重型军备出现,就威胁说不参加。压力之下,在红场走的是徒步的步兵和二战的老兵,北约一些国家参加了这一部分,一部分重装部队是在另外一个广场举行,一次阅兵实际上分了两个地方。叶利钦因此遭到国内批评。2008年,重型装备重新出现在红场,西方普遍称这是俄罗斯在展示肌肉。就在去年,红场阅兵似乎还象征着西方与俄罗斯的某种紧张。当时英国《每日电讯报》写道:核弹发射器和战斗坦克驶过莫斯科全城,而空军轰炸机从上空飞过,这是俄罗斯在庆祝64年前战胜纳粹德国。梅德韦杰夫下令进行苏联式的阅兵式,提醒世人俄罗斯军力仍然强大。当时,梅德韦杰夫说:“对于所有人来说,对法西斯的胜利是一个伟大的例证和教训,今天仍然有意义,尤其是当有人欲重启军事冒险时。”《每日电讯报》说,一些观察人士说,总统的讲话似乎主要针对格鲁吉亚,但也可能是拐弯抹角地警告美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8:55:37 | 只看该作者
路透社认为,通过邀请北约国家参加2010年的红场阅兵,俄罗斯“伸出了橄榄枝”。香港《亚洲时报》在线写道,阅兵式未必关乎现实政治或预示着军事同盟。但克里姆林宫堡垒响起美军的脚步声时,政治象征意义是显然的。《莫斯科时报》6日的文章说,俄罗斯的反美声音许多来自鹰派记者、退役将领和智库。他们在政府控制的电视节目上的黄金时段声音很强。文章称,克里姆林宫支持极端保守阵营在媒体上发声与政府自由派想改善同美国关系并不矛盾,政府反而可以借此获得更多外交声誉,把“脏活”推给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3 01:21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