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骚扰我国护渔编队的马来西亚军机
广州日报5月6日报道 昨日上午,随着汽笛长鸣,首批南沙巡航护渔的中国渔政编队徐徐驶进海南三亚港,顺利结束长达35天的在南沙群岛海域执行反海盗、反抓扣等4项任务。
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南沙巡航护渔编队为276艘次我南沙生产渔船提供保护和服务。
记者了解到,中国渔政311船、202船返回三亚前,中国渔政301船、302船已经在南沙接替311船、202船的任务,继续为我国在南沙作业的渔民保驾护航,捍卫祖国的海洋权益。
渔船走到哪执法船走到哪
据悉,南海、东海区渔政局所属中国渔政311、202船编队,于4月1日至5月5日在南沙重点渔场实施伴航护渔,对我生产渔船进行现场管理、服务和保护,并带领国家有关部委人员组成的南沙巡航考察团,开展考察活动。
这次巡航护渔行动在巡航方式上有了新的变化,南海区渔政局负责人表示,即从以前考察、慰问式的巡航执法,转变为在南沙西南部渔场、东部礁盘渔场等两个重点渔场进行贴身式、伴随式的巡航执法,渔船走到哪里,渔政执法船也跟随到哪里。
“本次南沙巡航护渔一路下来,航程达3363海里,护渔区域覆盖南沙西南部渔场5万多平方公里,岛礁区渔场2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为276艘次我国生产渔船提供保护和服务,登临我国渔船调研、慰问8艘次,观察外国渔船204艘次,登临、考察我驻守岛礁7个,观察敌占岛礁13个。”
缺少蔬菜便秘很常见
“南沙的渔民很辛苦。”回忆起此次南沙之行,中国渔政311船上唯一一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医生告诉记者,“35天下来,一共有90多人次生病,其中对于渔民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蔬菜导致便秘,体质虚弱者出现皮炎、湿疹的症状;部分严重的人出现发烧,肠胃不好的病况;而由于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的则是家常便饭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