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株潭城市群规定决策失误致资源浪费将追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5 09:0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席记者 岳冠文
  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理顺长株潭环境管理体系;把环境诚信记录纳入诚信体系;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源浪费和环境事故的要追责……记者昨日从省两型办获悉,省政府日前正式批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专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透过《方案》中的五大机制,可以预期“两型社会”中的蓝天、碧水不再遥远。
  “大环保”理念理顺环保管理体系
  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框架设想中,“环境友好型”被摆在了最优先的位置,并成为新型城市群建设的生命线。
  在“两型社会”的12个专项方案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专项方案”日前率先获得省政府批准,将开始组织实施。
  《方案》提出,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理顺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管理、监察、监测管理体系,基本形成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形成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框架,基本建立领导干部的环境资源问责制度,基本建立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同治协调机制,基本建立形成环境保护管理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出现了“大环保”理念。
  《方案》提出,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责、权、利相匹配的环境保护行政体制,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同建、污染同治、执法统一”。用大环保的理念,理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环境保护综合部门,减少部门之间的行政摩擦、行政扯皮。
  突发环境风险企业或入“黑名单”
  《方案》中提出了需要建立三大体系。
  其一就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要整合环保系统资源和社会资源,解决环境监测监控功能分散、重复建设、资源共享度低等问题。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和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各类环境监测信息。
  二是要建立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一类污染物产生排放单位等可能突发环境风险的企业情况,建立“黑名单”。尤其创新的是,《方案》提出把环境诚信记录纳入商业、外贸、金融机构等综合诚信体系之中,让企业的环境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个则是探索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围绕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经济发展全过程,在产业准入退出、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等方面,探索试验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地方法规、政策和标准。
  建立部省合作机制研究“两型”问题
  据介绍,改革方案由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实施,省直相关部门、长株潭城市群各市人民政府共同参与,改革任务将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市。同时,还将建立由环境保护部和省政府之间的部省合作机制,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保护重大问题,指导改革试验工作。
  《方案》还明确,长株潭三市作为改革试验主体,周边五个城市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主动改革,大胆试验,做好与长株潭的衔接互动。
  《方案》还表示,各级财政要视财力状况逐年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环保投入的长效机制。同时,还将制定、修订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为《方案》提供保障。
  相关链接:
  拟发行湘江流域综治收益债券(主)
  ----《方案》五大机制解读
  一直以来似乎存在这样一个怪现状:守法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直接造成企业运营成本上涨;可违法企业偷排污染物,即使被处罚也“划得来”。在《方案》中,对这一“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弊端找出了良方: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环境问题。
  1、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机制
  解读:实施有区别环境政策优化产业
  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有区别的环境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以内,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政策,规范“区域限批”、“企业限批”措施。
  2、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
  解读: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开展多个试点   
  改变以往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环境问题。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开展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和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实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污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治污谁得利。制定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来。发行湘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收益债券,创新投融资模式。
  3、环境资源问责机制
  解读:领导干部实行资源环境一票否决
  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资源环境主要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公布考核结果。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实行资源环境一票否决。建立资源环境问责制,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源浪费和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资源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严肃追究责任。
  4、长株潭环境同治协调机制
  解读:制定统一协调的产业准入退出政策
  编制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同治规划,以湘江污染防治为中心,以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建立长株潭城市群环境同治机制。做到“五个统一协调”:制定统一协调的产业准入退出政策;制定统一协调的治污目标;制定统一协调的环境功能区划;建立统一协调的环保联动机制;建设统一协调的环保共享设施。
  5、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
  解读:建立完善环保决策听证制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01:2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