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为上好初中考证59个 家长称分量不够(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8 11: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既有数学、英语等学科类竞赛奖项,又有书画、朗诵、声乐等才艺证书——不少小学生很“全能”,获奖证书装满了家里几个抽屉。近日,记者在武昌武珞路奥山中学、粮道街厚朴中学“小升初”咨询现场采访发现,有小学生每年要“挣”10个证书!

  考证故事——

  获59个证书还觉分量轻

  小芸(化名)是武昌区昙华林小学六年级学生。她报名择校的简历中,绝大部分是各类获奖证书的复印件,从学校的“星级学生”、“三好学生”、“守纪小模范”、“爱心大使”、“科技小博士”、“文艺小明星”等荣誉称号,到校外的“区级优秀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绘画比赛一等奖”等奖项,到目前为止,她共获得了59个证书。

  “女儿正在培优呢,我们还觉得证书不够。”24日晚8时,记者联系上小芸的妈妈刘女士时,她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咨询后得知,初中学校嫌女儿的证书分量轻,“虽然孩子是全面发展,招生人员却觉得她学科特长不明显,比如奥数证书太少了。孩子现在周末就在培训奥数。”

  记者调查——

  111人交上1304个证书

  在某“公参民”初中,记者随机抽取了111名小学生的简历进行统计,发现他们共交上来1304个证书,平均每人有12个证书。

  证书类型五花八门:奥数、英语大赛、作文竞赛、花灯制作、古筝考级、首义知识比赛、语文诵读、涂色大赛、计算机小能手、围棋比赛、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播音员……部分小学对思想品德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实行期末“免考”政策,一些家长连“免考证书”也放进了简历,还有的将在培优机构测试中的荣誉成绩证书也纳入竞争的“资本”。

  孩子辛苦——

  从早6点忙到晚11点

  孩子们这么多的证书是怎样获得的?一位小学校长介绍,除了常规的一些证书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习表现的肯定外,另外约有一半的证书是要通过校外培训、参赛获得。

  昨日上午,在武珞路奥山中学门口,记者碰到了先后两次请假来替孩子咨询的刘先生。他向记者抱怨道:“现在的伢们累死。儿子才六年级,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读英语,晚上经常做作业到11点,周末还要培训,否则哪会做奥数比赛的试题。”

  武大附小学生刘肖逸的妈妈说,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培训奥数和英语,每天放学后去培训一个半小时,周末培训一天,“早上7点多起床,晚上9:30以后才能睡觉。”

  教育部曾发出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10小时。不少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理想睡眠时间是8.5—9小时,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能少于10个小时,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非常重要。但在记者的采访中,鲜有家长回答孩子能睡足10小时。

  家长无奈——

  “择校热”下,不敢不培优考证

  孩子累,家长于心不忍,却又感到无奈,正如刘先生所说,“‘小升初’择校没有统考,孩子想进入好的学校必须用各种证书来做‘敲门砖’。”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近30名家长,六成以上坦言,让孩子培优为的是进入好初中。武大附小学生家长夏先生还告诉记者,自己也打听到一些门道:“部分重点初中委托培训机构组织选拔考试,暗中招录一些在奥数方面拔尖的学生。”

  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认为,孩子成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是靠多一两个证书所能代替的。为追求升学盲目培训考证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乐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6 17: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