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九率领台湾“拚经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9 20: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马英九上周六在台湾**选举中胜出后,欢欣鼓舞的国民党支持者在党总部彻夜庆祝。当股市周一开盘时,投资者仍在欢庆,股市当日上涨4%。


在这种欢欣的背后,人们相信:国民党重新掌权可能成为历史性的一刻——它将帮助台湾走上与中国大陆经济更紧密融合的道路,让台湾分享应得的那一份中国增长带来的利益,并将亚洲地区最危险的潜在冲突消弭于无形。经纪公司里昂证券(CLSA)驻台北研究主管苏廷瀚(Peter Sutton)称:“国民党与中国的领导人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动海峡两岸的经济增长,及缓解紧张局面。他们将致力于经济一体化及重振台湾经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27:09 | 只看该作者
其结果是,1992年开始的半官方会谈——自国民党在1949年内战中败于共产党、并逃往台湾后双方最富成效的对话——从1998年起就陷于中断。台湾方面辩称,面对一个如此强大而在政治上又如此具有敌意的国家,台湾必须限制自己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为此,台湾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规定,以限制两岸之间的人员、货物与服务流动。

但台湾现在选出了一位与这一主张意见相左的总统。马英九承诺在一年之内开通与大陆间的空中直航,并将允许大量大陆游客赴台,欢迎中国投资者购买台湾地产,取消许多针对直接投资大陆的限制性规定,并废除那些严格限制台湾基金投资大陆证券的法规。“中国大陆对台湾是威胁、也是机会,”马英九表示,“应该将威胁降到最小,把机会提到最大。”

台湾改变思路是因为当地经济停滞。尽管台湾电子产品出口商实力壮大,不断在全球市场中抢占份额,但随着制造业岗位转移到中国大陆,资金为寻求更高回报而流向离岸市场,以及跨国公司越来越不愿在台湾扩张,台湾当地行业已受到冲击。近年来,台湾企业羡慕地注视着香港、韩国和新加坡,它们感到,曾经与这三个地区一道被誉为“亚洲小龙”的台湾正落在后面。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27:3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在上述四个地区中,台湾经济的年增长速度最慢,其预测增长率略高于4%。台湾的人均收入约为1.5万美元,也不及其它三个地区。在2001年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经济衰退中,台湾私人消费大幅下降,目前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机关就业增长恢复到了历史平均水平。固定资本形成占当地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位列亚洲地区末流,地产价格也低于香港、韩国和新加坡,且差距正不断扩大。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应归咎于台湾与大陆令人不安的政治关系,以及台湾对与中国大陆经济交流的限制。他们认为,问题不在于缺乏经济上的互动,而在其被扭曲的本质。

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台湾政府最新估算的数据显示,过去15年间,台湾企业已将其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转移到大陆,对大陆累积海外直接投资可能接近3000亿美元——这将使台湾成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来源。

“但迄今为止,这些限制使经济联系成为了一条单行道,”摩根大通(JPMorgan)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吴向红(Grace Ng)表示。“(台湾设定的)台湾企业对大陆投资不得超过企业资产净值40%的上限,未能打消台企投资大陆的热情。它只是促使台企不愿将利润返回台湾,因为它们担心自己无法动用这些资金,在大陆进一步扩张。”

个人投资者已表现出类似的倾向,他们将资金转向离岸市场,并保存在那里。此外,分析师认为,台湾方面对与大陆联系的限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难辞其咎。首先,台湾政府禁止在岛内销售只不过小额投资大陆相关股票的共同基金。其次,40%的规定使企业无法在台湾上市,以募集在大陆扩张的资金,使希望分享大陆经济增长的台湾投资者只能转投离岸市场。

其结果是,去年台湾金融账户流出389亿美元,超出了经常账户盈余,导致其总体收支10年来首次出现赤字。

对海峡两岸直航的禁令也起到了类似的效果。从台北到上海,理论上飞行时间不超过1小时,而目前要花费6小时以上,因为旅客必须在香港中转。这意味着在大陆投资的台商,没有可选的两岸通勤方式。许多人已搬到大陆,估计目前约有200万台湾人住在上海。吴向红表示:“这一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群体的缺失,肯定会对台湾经济产生影响。”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28:04 | 只看该作者
“但迄今为止,这些限制使经济联系成为了一条单行道,”摩根大通(JPMorgan)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吴向红(Grace Ng)表示。“(台湾设定的)台湾企业对大陆投资不得超过企业资产净值40%的上限,未能打消台企投资大陆的热情。它只是促使台企不愿将利润返回台湾,因为它们担心自己无法动用这些资金,在大陆进一步扩张。”

个人投资者已表现出类似的倾向,他们将资金转向离岸市场,并保存在那里。此外,分析师认为,台湾方面对与大陆联系的限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难辞其咎。首先,台湾政府禁止在岛内销售只不过小额投资大陆相关股票的共同基金。其次,40%的规定使企业无法在台湾上市,以募集在大陆扩张的资金,使希望分享大陆经济增长的台湾投资者只能转投离岸市场。

其结果是,去年台湾金融账户流出389亿美元,超出了经常账户盈余,导致其总体收支10年来首次出现赤字。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28:22 | 只看该作者
对海峡两岸直航的禁令也起到了类似的效果。从台北到上海,理论上飞行时间不超过1小时,而目前要花费6小时以上,因为旅客必须在香港中转。这意味着在大陆投资的台商,没有可选的两岸通勤方式。许多人已搬到大陆,估计目前约有200万台湾人住在上海。吴向红表示:“这一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群体的缺失,肯定会对台湾经济产生影响。”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29:48 | 只看该作者
对两岸直航的禁令,加上台湾对大陆公民的不欢迎态度,也使跨国公司不愿在台湾增加的员工和区域部门。多数分析师预计,这种局面在马英九治下将发生改变。苏廷瀚表示:“台湾将向大陆资本和民众开放,这样台北可以成为大中华地区的一个服务业中心,就像香港和新加坡那样。”

并非每个人都持这种乐观看法。“我认为(与大陆的关系)不是主要问题,”瑞银(UB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吴德恺(Duncan Wooldridge)表示。“台湾已经是世界上与大陆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韩国和日本均存在国内消费疲弱的问题。为什么只有台湾应通过密切与大陆的关系来改善呢?”他预计,马英九这届政府将享受一个“蜜月期”,但从更长期的角度而言,它将无法满足市场的预期。

马英九强调,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只是其经济政策议程的一个方面。作为补充,他还将努力推进其它双边及地区贸易协议,并计划通过一项规模为4万亿元新台币(合133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来刺激当地需求。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31:2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释放台湾从其与大陆强大贸易及投资联系中获取更大益处的潜力,仍是未来时期一个关键的心理驱动力。吴向红认为,香港的经验可以提供一个宝贵的范例。“1997年回归后,香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为当时有人觉得香港将在大中华区被边缘化,”她表示。“尽管存在不同,但这也是台湾目前面临的问题。”

在香港与内地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后,香港的命运发生了转变。该安排允许香港的银行投资内地银行,并准许内地一些省份的居民赴港旅游。

就台湾而言,经济学家表示,主要的影响可能来自于以下情况:企业放弃以往那种不愿在当地投资的态度,因为在预计台湾的吸引力将上升的时候,税收变动和劳动力成本不断飙升影响了大陆的投资环境。“签署CEPA后,香港年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了6%至7%,高于2003年以前的3.5%至4%,预计台湾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效果。”

台湾人目睹了台湾从威权的一党制转变为亚洲最具活力的民主政体,他们可不愿意拿台湾与香港作比较。因此,这种比较无法超越纯经济学的范畴。自1987年解除戒严令和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民主以来,台湾逐渐发现了自己的身份。目前,岛内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未来与其强大的邻居统一的想法。
8#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32:1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释放台湾从其与大陆强大贸易及投资联系中获取更大益处的潜力,仍是未来时期一个关键的心理驱动力。吴向红认为,香港的经验可以提供一个宝贵的范例。“1997年回归后,香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为当时有人觉得香港将在大中华区被边缘化,”她表示。“尽管存在不同,但这也是台湾目前面临的问题。”

在香港与内地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后,香港的命运发生了转变。该安排允许香港的银行投资内地银行,并准许内地一些省份的居民赴港旅游。

就台湾而言,经济学家表示,主要的影响可能来自于以下情况:企业放弃以往那种不愿在当地投资的态度,因为在预计台湾的吸引力将上升的时候,税收变动和劳动力成本不断飙升影响了大陆的投资环境。“签署CEPA后,香港年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了6%至7%,高于2003年以前的3.5%至4%,预计台湾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效果。”

台湾人目睹了台湾从威权的一党制转变为亚洲最具活力的民主政体,他们可不愿意拿台湾与香港作比较。因此,这种比较无法超越纯经济学的范畴。自1987年解除戒严令和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民主以来,台湾逐渐发现了自己的身份。目前,岛内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未来与其强大的邻居统一的想法。
9#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0:32:41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认为这些曲折是让选民接受自己的必要条件,这证明了目前这种新身份何其根深蒂固。在竞选初期,马英九曾表示,其政党的长期目标仍然是最终实现两岸统一。但眼下他的立场是: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这一观点最早是由民进党提出,多次遭到了北京方面的强烈反对。他还强调,自己不会就统一问题进行谈判,而只会围绕如何处理双方的敌对展开谈判。

国民党代表表示,该党目前和未来的重点都是台湾的权力,而非在未来统一后中国的角色。台湾国立政治大学(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政治科学教授何思因(Ho Szu-yin)表示:“即便在马英九之后,也很难想象任何国民党政客会认真考虑统一问题。”何思因也为国民党工作。

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主要区别,可以描述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差别。民进党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旨在反对国民党独*的一党政体,该党公开鼓吹台湾独立。过去,国民党试图给台湾施加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并坚持其最终实现统一的目标,但自从为了政治上的生存而进行民主化改革之后,国民党已转向了中间路线。“我们也爱台湾,但我们是以一种现实的方式来爱。我们认为,如果我们没有财富,就没有权力,”何思因表示。“经济实力就是台湾存在的理由。”

这肯定与大陆的长期目标有所不同。台湾的两岸关系知名专家之一、中国文化大学(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教授蔡玮(George Tsai)表示:“大陆领导人希望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实现和平统一。”但他认为大陆领导人眼下是满意的,因为马英九已经表示,他这届政府不会考虑正式独立问题,这令大陆领导人感到安心。

因此,北京与台北之间新的开始可能远不止商业方面的问题,即便这不会将台湾推上统一的道路。

蔡玮表示,到马英九首个任期结束前,大陆与台湾可能会实施一些构建信心的措施,例如交流武器部署和军队调动的信息,以及建立军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以降低爆发冲突的风险:“这对另一个4年(任期)来说是个好的开端,远远超越了1949年以来所实现的任何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 21:3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