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ung 于 2010-4-21 17:47 编辑
从去年暑假开始到最后的名单公布,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不曾想过要留下任何文字来记录期间的任何一件事。一来我并不习惯于记录生活诸事,二来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既没有那么痛苦,结束之后也未有如何的欣喜,只是平平淡淡的感觉,这让我毫无记录的动力。但是一天晚上,我突然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同学走在校园的路上,那时比现在要温暖的多,春天的气息也来得浓厚,我问同学:“那个考研是几月份啊?”于是招来了惊奇兼带“鄙夷”的目光:“大哥,你也太不关注了,这个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与我那时一样,只是知道自己要考研,其它则一无所知。我很幸运自己因为地利之便,可以找个学长把一切都搞得清清楚楚,但是那些不在人大,甚至不在北京的同学,他们更需要通过网上平台来获得信息!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经验对他们能有一点点的帮助!
时间应该倒播到去年的4月份,我下定了决心要考研,但是却有一大堆“幼稚”的疑问。诸如:考研什么时候?考场在自己学校吗?考几科?专业课要考什么?。。。脑袋空空,所以我决定去找个学长问个明白。我没有熟悉的国关同学,而且求人不如求己。因此,我在打听完国关研究生的住宿地址后,我自己前往咨询。我随便按了一楼(我也不知道他们住几楼,楼管可能刚好上洗手间了,不在),走出电梯后,往走廊里走,发现宿舍门口贴着“国际关系学院”的标语。很庆幸自己找到了“根据地”,于是选了一间,敲了敲门。。。之后我就碰到了可爱,善良的张学长。他是人大国关本院考研,倾心于学术,算来在国关待了4年多,我想我再也不可能碰到更好的“导师”了。首先,他和另一位外交的学长问我是不是心意已决,因为国关的就业情况在人大诸系中真的不算好。我明白无误的说:我要跟着我的兴趣走!张学长把考研的科目,时间以及其它我问的很琐碎,很白痴的问题都告诉了我!以下是他告诉我应该看什么书:
政治学理论: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够了,注意区分西方政治学和马克思政治学,杨是系主任,试卷就是他出的!
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王绳祖《国际关系史(近代—1945)》够了,殖民地,第三世界可以次要掌握。陈岳《国际政治概论》,参考倪世雄以及李学军版中的开头理论部分,够了。外交就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够了!
(后来我参照人大之前的推荐书目,发现很多书目都被他直接忽略掉了。事实证明:真的只要这些就够了。不过我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是尽量的看全,比如殖民地史和第三世界,复试时就很多人被问到了,没有看过,只能“干抖”。还有他说没必要看相关杂志,但是我觉得有时间看下的话,对你初试,特别是复试都有帮助,考虑到你研究生学习的话,更是应该看)
5月份的时候,我把书本都买回来,但是并没有开始看,因为我的学习任务很重,不仅有本专业的课,还有我副修的第二学位的课,,,那学期的考试破纪录的要考13门。很多要考研的同学时间空闲,慢悠悠地看着书。事实证明,如果你没有一颗紧迫的心,看过的东西就像流水般流过,不长记性!
备考(课程考试)轰轰烈烈,颇有点进入考研时的那种感觉!结果我顺利的考完了试,而且还确信自己可以拿到大三的学习奖学金,暑假就开始慢悠悠地看考研的书!家乡的夏天热得让人睡不着,只日日夜夜无良地祈祷着台风快来!白天看电视,上网,吃饭,睡觉完全没有看书的动力。最后只是大概地浏览了《大格局》《大外交》以及时殷泓的一本书。看的都是些“考研边缘书”,不过增加了考研的兴趣和动力,还发现时殷泓确实是个做学术的料!哈哈
开学我“准时”地于前一天回校,和同学交流了一下,发现他们暑假都去报班学习英语和政治了。我抽了一下,觉得自己落下好多。我连政治大纲都还没买!于是奋不顾身赶到“宏图”。拿到那本红宝书时,心里踏实了一点点!(事实证明考研的时候,人比人可以让人吐血身亡,也可以催人向上)。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我注意到新的专业考试目录里,国际政治一门不考中国外交了,改考“西方政治思想史”,于是我上网看一下大家的帖子,去买了徐大同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后来复习中,总觉得这门课太杂,太多了。我问了国关的本科生,他们上的是“西方哲学史”,我更加不知道出题的范围会有多广了。于是后来,我经常到图书馆借各种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书,尽量掌握更多人,比如福柯,哈贝马斯我都看了!(事实证明:考试只考了那几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洛克之类,今后如果考的话,应该只要对一些人做重点把握就行了,非主流的可以忽略,赌一把吧!)
从9月份开始,我就开始认真地看起了书。一般来说本专业这学期课很少了,但是我还有副修的三门课,一个礼拜还要去明德楼三次!加起来我这学期还有6门课。我并不觉得这些课阻碍了我的复习,相反在上课的时候,反而可以让我调节和休息一下!(事实证明是福非祸)考研除了认真的看书,还要不断的调节自己的状态和心情。也是在考研的期间,我才发现学校图书馆每天晚上6点都会放电影,后来我就经常去。有时放一些英语片,还可以学习下英语!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是晚上尽可能自习到12点多,白天的话,因为长期以来就有点失眠,所以早上至少要9后才能起床!不考研的同屋说我:“你又变懒了”!我有点不高兴,从大一到现在,我基本都比“你”早起!不过,话说,只要你说要考研了,别人就会给你贴上传统考研模式的“标签”,这意味者他们认为你如果不早起晚归就不正常!不管那些家伙了,我还是一如既往的9点后起床(除了早上有8点的课)!
应该特别提一下,开学不久之后,我在校内上随便搜了个国关的大一研究生,我想他们刚考来或许有一些新信息,约出来请教。很巧他也姓张,又是一个姓“张”的师兄(统计下,说不定姓和录取概率有关联),听他叙述考研经验时,感觉他已经成“考研专家”了,事实上他已经是,也且“还是”。收获了新经验,非常感谢他!
从9月到开考的时间里,是考研真正的奋斗期,我一直以来最害怕的竟然是政治。拿着那本红宝书,我觉得内容好多!记都可以记死人了!我一直没有做真题,直到10月末才买了一本历年考研真题开始做,其它的都没碰过。后来心虚,就去报了个考研冲刺班。事实证明:这种课还是很有益的,梳理知识,增强信心,我觉得什么都不报的话,最好也要报个政治冲刺班!英语我买了一本词汇书,翻了几遍,然后就是一本作文,另外就是真题,最后到临考前,我历年真题都没做完,结果只能作罢!英语我没有做太多准备,这似乎是对的,因为像2010年这种卷子,我再多花费一倍时间,最后也可能同样是60出头的结果。唯一遗憾的是,我考研前没去趟JIALEFU,因为考后我去中关村时发现流动电梯中间有个牌子:hot pot festival。我要是早来,就不会把火锅写成:cooking pot了,最惨的是,pot竟然拼错了,写成port。“一个煮的港口”?太丢脸了。关于政治学原理那门课,我去上了杨光斌的课,事实证明:如果有条件应该去上。我那本书都没什么背,只是上课听了,下课翻翻,结果基本记住了,并且也了解了他的可能出题方向和答题方向,最后轻松的拿到了125分。至于其他专业课,我想去听,但是 不是这学期不开,就是课程冲突,扼腕叹息!
时钟一直推到考研的那两天。我的心情异常的平静,大概经历高考和时间历练的人就再也难以紧张起来了!那天,排着长长的队伍进教二,可以看见人群呼出的暖暖的气,可以听见来自各地的“后援团”在说加油,仿佛,也可以感受到一股热流在1月的冷空气中穿梭!“加油吧!各位!”——“一定!”
1月9日,冷天气。早上考政治,拆试卷信封的时候,发现没有准备小刀,后来借了一把,又弄不好,差点把试卷弄破。监考人员赶紧过来帮我,浪费了5分钟!试卷好像不难,很多人提前交卷,我决定还是慢慢做,好好做!最后交卷又发现没带胶水,真是。。。!所以,考前应该准备好一切,拆试卷千万小心,不行让监考帮忙,她们很乐意,很友善!下午是英语,由于平时我晚起,今天为了考试早起,又那么紧张地考完政治,中间休息时间几乎只有1个小时(而且怎么可能好好休息),所以下午已经不行了。。眼皮疲惫,迷迷糊糊!考前的前几天我还感冒了,没完全好,所以英语考试一开始就不在状态,试卷又比较难,当时我以为是我个人的原因造成,期间有种直接走出来的念头,感觉没希望了!但是后来还是迷迷糊糊的做完了!教训是:作文先做是对的,但是我浪费太多时间,以致阅读后2篇,我都是5分钟做完,也没时间校正!最后,铃响了我还有2格没填涂,还好监考从前面开始收试卷,我最后得以“圆满完成”!出来后,就听到有人打电话说:“我一篇都看不懂”!我才想,还好我四篇都大致看懂了,这样还是不错吧。。。
1月10日,我讨厌的阴冷天!第一门专业课,政治学原理。如前所述,这门课我比较有把握!之前我知道最新的诺贝尔奖给了一位研究“公共治理”的家伙,所以就着重复习了治理的部分。结果真的是压轴题!教训是:我想答得完美些,前面的小问题写得太多,结果答题时间不充足,后面写得很潦草!急了。
宿舍有个保研的同学去做巡考。许多人早上考的是数学,他告诉我,昨天考完英语后就有很多教室空了20%~50%的座位。今天考完数学,又少了很多!我扫描我的考场,大家都在,当时想:“这么倒霉,碰到的都是这么厉害,这么有毅力的人啊!”下午是占据复习大部分时间的“国际政治理论和实践”,很多题目感觉就是: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开头就是现实六原则,我只能说我长期以来都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记忆,所以这些东西我懒得去认真背,所以对我很不利。历史考了古巴危机,复习没覆盖战后,只有凭着高中历史记忆答题,,,最让我吐血的是,最后大题出得“神乎其乎”,什么“人性的高度“道德”啊之类的,我想人大的老师再怎么着也没到这种境界啊,凭什么让我临时来做关于道德人性的论述!人类几千前年来都还没参透呢!以我评价:这份试卷出得很不咋地,过于虚,难以体现考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种卷子明显对人大考生有利!反观自己和身边同学,哪个不是“瞎编”的料!尽管我觉得自己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颇为满意!但是最后的分数我并不高,110左右,关键教训是:备考要脚踏实地,该背的背清楚,不要停留在“大概”!
考完之后,又考了一些专业课,之后回家!开学之后,大家都在等消息!人大网站总是公布说“某某日宣布结果“,然后前天傍晚或者晚上就出来了!查了成绩,还可以!可是我又迷糊了,我不是很清楚人大基本线和最后的复试线有什么关系!咨询过来人后的结果是:一般和学校出的基本线一样,除了个别年份考分普遍高涨,就会提高最后的复试分数线,也就是说,知道了自己的分数过了基本线,还是不知道是不是能进复试! 一直以来就流传着自己学校照顾自己本学生的说话,我没经历过,不敢瞎说,只是大家都是没问题的,你的分数都高出基本线二三十分了,又是人大的,敢刷你?不过我还是很谨慎,不到最后复试名单出炉,我绝不和别人说我进复试了!结果当然是顺利进了复试!离真正的复试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我主要是看了看初试时的专业书,因为据说复试时会考!我觉得还是再问个学长比较好,于是我请那个外交学的张学长给我介绍个国际政治的学长。电话中,是个学姐,听起来很友善。不过很可惜,后来我短信2,3次要约她出来请教复试的事,她不是不在学校,就是没空。我本不好意思再打扰国际政治的张学长,最后想了一下还是发了短信。他要考博,约好了某日才有时间。很巧我几天后在自习室碰到他,他自己考过研,又帮老师做过复试记录,还是那句话: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导师”了!
他说:如果之前的专业理论忘了,最好拿起来再看看,只要看国际政治的理论就可以。复试笔试只要过了就可以,面试比较重要,因为据说笔试一般不单独改,到了面试时会结合你的情况,看你的试卷,直接给出笔试分数。也就是说你的面试和笔试成绩都是在那十几分钟内被决定了!不同专业不同面试风格,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是一起面的,英语关键是不停的说,不要结巴,至于内容是次要。。。我问,要不要准备自我介绍之类的,他说一般不要吧!最后,他强调了人大的学生,只要正常发挥就可以,让我不要有心理压力!复试真的没什么好准备的!
事实证明复试真的没什么好准备的。复试当天,早上考笔试,分为中文和外文两部分。中文100分,外文50.都不难。特别提出:“国家利益”命中率很高,初试考了,复试又考!英语部分就是两段英文翻成中文,再把一段中文翻成英文。实在要准备,就上人民网看些涉及国际领域的英文文章。最后我的笔试成绩还行,中文部分89,英文部分45!
其实关键真的是复试。北京天气干燥,我那天以为很快可以搞定也没带水去,结果在那边渴了一两个小时。准备室里基本所有的人都在背英语自我介绍,手里拿着一大本,我又抽了一下,我没准备。不过后来想,只是个介绍而已,临时发挥其实不难,平静了自己的心态!前面出来的人很容易被围住,大家问个不停。发现:国际政治没有英文自我介绍。我暗自得意自己“目光远大”哈哈!
不过,从出来的人看,他们的最重要问题是心态问题,心一急说话就结巴,说话结巴,会的也答得乱七八糟。还有就是很多人真的只是拼命的背专业书,很少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今年的面试主要集中在:核问题,战后历史等问题上。很多人没有吸取初试出战后史的经验教训,还没去加强,实在不应该!
我应该谈下自己的经验。从复试科目名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理路就那几个流派不用说了。“当代”字眼已经告诉你会问什么问题了。所以我战前的东西都没有去care。只是看了一些杂志。很多同学貌似刚好相反!轮到我的时候,老师们大概都累了。所以我想自己一定给老师一种“精神十足”的影响,尽管我都快渴死,等死,困死了!我进去后,在坐下之前,用比平时洪亮和清晰的声音对他们说:各位老师下午好!这样,本来所有的老师都低着头看不知道什么东西,现在都被我“叫醒”了,面试真正开始!我抽了一个中文题,是关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关于合作的异同。可见都是些基础题。答完后,最左边的一位身材十分高挑的女老师,又接着我了我许多问题,诸如你认为冷战后世界的最大特征是什么,我的回答中包含了“合作”的字眼,她又问我安全合作是什么。从的回答中,又继续发问,问到了欧盟,问到了上合组织的性质。。。都是些当代问题和涉及的理论。之后还问我看了什么现实理论的书,理想主义的书(很巧的问题,问题中包含着问题,你首先要明确你看过的书到底是属于哪个流派的。)我如实回答,由于本科是学社会学的,我没怎么看过国际政治的书,只看了两本,刚好分属两个流派。之前学长一直告诉我最重要的是:诚实。因为他们会问书的具体内容。 这点要谨记!这位女老师总结说:有些点答出来了,但是有些“模糊”,不是很确切!不过我想,那些上台演讲的专家级的家伙,还不是一样说得虚无缥缈!h后来这部分150我得了141.
之后是英文部分,我说我要抽第一个,很巧那个就在他们桌子靠近我的最外边,老师笑着说:被你看到啦!我忙笑说:看不到! (以我的近视眼怎么可能看到,就算看了,其实也没什么用,之前都在回答问题呢!)题目:先是一段关于核武器的论述,听说可以跳过,所以我也只是扫描了一下。关键问题是:what’s America’s standing with the nuclear weapon!有两分钟准备,我大概想了一下就说可以开始答了,尽可能的从国际利益,现实主义的角度论述,还使用些较新词,比如巧实力。比较惨的是我说二句就有一个词不知怎么的发了三次都发不出来,结果老师盯着我看,,,后来我只能一直说,以扭转他们认为我口语不流利的最初看法。完后,有个男老师,又谈及最近美俄的核谈判和奥巴马政府的声明,问我的看法!我基本把之前的意思用另外的话重述了一遍(最后这部分50分,我得了42,关键还是那种情景中发音很容易变调)。到现在为止,面试基本结束。还有个老师问我社会学和国际政治有什么关系啊!刚才那个问我英语的老师又问我,你是哪里人啊(我的普通话别人一听就基本猜到我是哪里人),最先的那个老师又问我看英文原著吗?。。,之后最左边的女老师还想问什么,最右边的老师已经说出:好了,可以了! 我站了起来,和他们说了声谢谢! 走人!
之后,就是等待。。。等待的每一秒都可以很漫长。。。直到那天晚上,我在看纪录片《大明宫》,宿舍的同学说:某某同学问你怎么不回短信! 我赶紧拿起手机一看,上面有好多未读短信,,打开一看:“恭喜你哈。。。”! 好吧,很感谢你们“通知”我,我已经被录取了!
(竟然写了近7000字,我疯了~~~国际关系这个论坛不错,可以看到很多人的经验。不过很多资料都有积分啊,威望之类的限制。我注册到现在都还是最低级,,,什么都下不了,什么都没下过,只好愤然离去,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