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6日讯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数据,2010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7%。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场研究专家刘艳芳认为,CPI较2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占主要比重的食品类价格涨幅缩小,而食品类中以猪肉价格大幅回落贡献最大。而3月份CPI下降不代表通胀预期减弱,后期猪肉价格的上升预期,会对脆弱的CPI构成一定的上涨压力。
在CPI的构成中,猪肉占相当比重,生猪及猪肉价格的波动对CPI的影响不可小觑,故有"CPI涨跌,猪说了算"之说。据测算,生猪价格的同比增速与未来2个月的CPI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2、如果不考虑其他品种价格的波动和外界条件,生猪价格同比每上涨1个百分点,未来两个月CPI将上涨0.03-0.04个百分点。
受供给增加及季节性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节后猪价下跌明显。国家政府网站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10.08元/公斤,环比下降8.8%,同比下降13.3%;白条肉出厂价格为13.86元/公斤,环比下跌8.6%,同比下跌10.35%;同时,据调查,全国鲜猪肉批发价格为15.4元/公斤,环比下跌5.6%,同比下跌7.1%;精瘦肉零售价格23.9元/公斤,环比下跌1.2%,同比下跌8.8%。根据以上数据测算,3月份猪肉价格的波动对CPI同比增速的贡献率为-11%,对CPI环比下跌的贡献率为5.1%。
3月份CPI下降不代表通胀预期减弱。目前生猪及猪肉价格已经接近本轮周期的低谷,随着生猪存栏结构的调整及国家收储冻肉消息的刺激,加上"五一"节日因素对需求的刺激,未来1-2个月生猪及猪肉价格降幅将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反弹。这将对脆弱的CPI构成一定的上涨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