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廖国勋呼吁加强贫困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3 17: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遭遇了严重旱灾,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农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来自贫困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地区地委书记廖国勋呼吁,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破贫困山区发展瓶颈。

    廖国勋说,2006年水利部、贵州省政府在贵州铜仁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扶贫试点,通过大规模实施水利工程,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14万亩,旱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18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试点前的0.36亩提高到0.45亩,人均保灌面积从0.24亩提高到0.35亩。

    水利扶贫项目对抗御旱涝灾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7月至9月,铜仁地区出现严重的夏秋连旱,与旱情严重的2005年相比,尽管持续干旱的天数超过2005年10天左右,但受旱总面积约130万亩,比2005年的206.8万亩减少近78万亩,减少粮食损失20万吨,仅此一项水利工程抗旱效益为4亿元左右。在人畜饮水方面,去年最旱时困难程度分别为比2005年下降近30%。

    廖国勋说,通过3年的水利工程建设,全区呈现出有工程水源保证的地方丰收、无水利工程依托的地方遭受损失的局面,试点规划区内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7万人。

    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长期的落后和贫困,工程性缺水仍然是贫困山区当前面临的严峻现实。

    廖国勋说,从今年旱情来看,铜仁地区仍然有78万亩农田受灾减产,涉及到100多万人受到减产影响,占全区农业人口的28%;灌溉水源工程和灌区建设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薄弱环节。旱情再次暴露了山区水源工程少、灌区不配套,难以抗御大旱的窘况。

    为此,廖国勋呼吁,针对贫困地区底子薄、经济基础差的实际,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解决贫困地区饮水灌溉问题,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水利基础。


    特别推荐:

    链接标记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    链接标记会议直播系列

    链接标记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18:0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