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甘肃玉门发现先秦古城遗址 残存城墙长84米(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 10: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位于玉门市区西南50余公里处的古城址



古董滩上的古代陶器碎片


  在历史长河中扼要冲、置关塞的玉门,时不时给世人带来惊喜: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玉门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该市柳湖乡小康村普查到一处青铜器时期至战国时期的古冶炼遗址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据初步考证,这座古城是河西地区目前发现的最远古的一处古城址。
  古董滩上
  发现春秋战国古城址
  玉门市区向西南50多公里处,曾经是玉门市花海镇辖区,后因河东移民迁移至此而设立柳湖乡。柳湖乡小康村处于一片红柳丛生、沙砾交织的戈壁边缘,这里因散见古董碎片而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当地老人讲,四五十年前,在古董滩捡拾或挖掘到古董的村民不少,可惜大都被毁坏了。时至今日,漫步于古董滩,时不时仍然可以看到古代陶器碎片。
  古董滩渐渐在当地百姓的眼中失去了价值,可对于文物考古工作者来说,这里仍然不失为一片富矿。
  玉门市博物馆馆长伍东民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研究有关“冶炼技术从西方传到东方”的课题时就盯上了古董滩。借助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多次实地勘察考古,最终确定玉门古董滩为古冶炼遗址,初步推断该遗址的形成为距今3700多年的青铜器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与金塔县境内的北山铜矿遗址的形成时间相近。
  据伍东民介绍,玉门古董滩古冶炼遗址面积约3.6万平方米,有多处文化堆积层,地表散落着大量的残陶片及少量的铜渣。
  更让专家们惊喜的是,就在他们三番五次对古董滩冶炼遗址进行研究期间,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址在此地被发现。
  记者采访了解到,玉门古董滩所在的戈壁上红柳浓密,杂草遍野,偶有寸草不生的地段流沙堆积,其中散见的一部分夯土建筑引起了玉门市文物普查工作队的注意。
  伍东民说,接到报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多次考察研究,发现这些夯土竟是一座古城址的城墙。经测量,现残存的一段城墙长达84米,高约2米,大部分被流沙掩埋,其余城墙已经不甚清晰。专家初步分析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址,也是河西地区目前发现的最远古的一处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
  令火烧沟遗址“相形见绌”
  在玉门市,提起古遗址,位于玉门市清泉乡境内的火烧沟遗址应是其中的鼻祖了。然而,与新近发现的古董滩冶炼遗址和战国古城遗址相比,火烧沟似乎相形见绌。
  记者了解到,玉门市清泉乡境内距玉门新市区70公里、中心面积约0.2平方公里的一处地带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山沟山峁多呈火红色得名火烧沟。1976年,玉门市清泉公社选址火烧沟修建公社中学,施工队伍在此处挖掘大批墓葬,毁坏了大量文物,所幸来自兰州的几名知青鼎力保护并多方求援,引来文物专家考古,发掘了火烧沟文化。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省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3700多年,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甘肃省文物考古队1976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1981年,火烧沟文化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玉门市政府投资在火烧沟文化遗址西侧建成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旅游景点——火烧沟原始部落村。
  伍东民告诉记者,据专家分析,新发现的古董滩遗址和战国古城址遗址,与火烧沟文化遗址处于同一范围区,属于同一文化形态,对研究火烧沟文化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值得一比的是,火烧沟文化遗址是典型的四坝文化类型,文化类型比较单纯,而从古董滩冶炼遗址和古城址附近提取的文物碎片和标本来看,其历史时间跨度更长,文化类型复杂,既有四坝文化的遗存物,又有骟马文化和上坝文化类型的遗存物。“省文物考古专家实地勘察后认为,此次发现的冶炼遗址和古城遗址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冶炼技术如何从西方传入东方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明。”伍东民兴奋地说。
  伍东民还说,如果专家们的这种分析和推断得到进一步证实,河西地区古城遗址的历史将被改写,古董滩古城址将成为目前河西地区发现的最远古的古城址,意义非凡。
  据记者了解,目前,玉门市正在着手为这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址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特殊“身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8:0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