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韬光养晦”再思考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0 15:32:33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韬光养晦”再思考\r<br>
<br>
<br>
<br>送交者:秋风
<br>
<br>  ■大国之间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所谓“和平共处”实际上是在和平竞争的状态下共处。关键是合作要有诚意,竞争要讲规则,结果要求双赢。
<br>
<br>  ■中日关系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减少磨擦,共谋发展,积极拓宽双方合作领域,努力为稳定发展两国关系增添一切积极因素
<br>
<br>  ■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都要始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多做增信释疑的工作。如果中国不发展,倒真正会给周边国家带来麻烦和威胁
<br>
<br>  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运用到外交工作实践中去,就是要全力争取中美关系的相对稳定,与其他大国建立稳定发展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以巩固和增强我在国际上的有利地位,为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
<br>
<br>  中美:不对称的合作
<br>
<br>  中美关系事关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国际关系的大局。我们要抓住机遇,化解矛盾,增加共识,共创未来,使中美关系朝着对我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br>
<br>  美国的对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国的发展是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国的稳定发展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与中国搞对抗会给美国带来损害。今后无论谁当美国总统,都不愿看到中美关系发生灾难性危机,相互需求和寻求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导方面。
<br>
<br>  实际上,中美在共同维护国际安全方面是有许多事情可做的,如反恐、防扩散、打击跨国犯罪、环境保护等等。随着全球性问题日益显露,中美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中美还需要寻求持久稳定的区域合作基础。亚太地区是对21世纪美国安全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区。中国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对该地区事务有着重要影响力。美要想在亚太地区有所作为,就不能没有中国的建设性合作与参与。
<br>
<br>  中美日益密切的经贸合作,是稳定中美关系的“助推器”。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国,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0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804亿美元,是两国建交时的33倍。目前两国已有31个省州和110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每年来华的美国游客超过90万人次;中国大陆赴美留学人员达20多万;除军事外中美在科技、文化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br>
<br>  从本质上来说,中美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合作关系。这是由两国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决定的,美强我弱的态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今后在合作与斗争交织状态中求发展,是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中美关系就是在不断出现麻烦和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运用于处理中美关系的实践,必须注重:
<br>
<br>  一是要用战略眼光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中美要正确认识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双方的分歧。
<br>
<br>  二是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妥善处理两国间存在的分歧。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中美出现一些分歧是正常的。
<br>
<br>  三是掌握斗争艺术,正确处理合作与斗争的关系。大国之间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所谓“和平共处”实际上是在和平竞争的状态下共处。关键是合作要有诚意,竞争要讲规则,结果要求双赢。只求自己永远当赢家是不合理、不现实的。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存在接触与遏制的两面性,我们要以“两手对两手”,既要与美寻求利益汇合点和扩大合作,又要妥善处理分歧和在关系我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坚持斗争。
<br>
<br>  四是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也是中美关系中一个带全局性的根本问题。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影响中美关系时间最长和最大的问题。美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战略不会改变,但中美间有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国的“三不”承诺,美国如果守信用的话,相信应不会走得太远。
<br>
<br>  中俄:协调中美俄大三角
<br>
<br>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受到很大削弱,但它仍然是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的国家,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东山再起的潜力。中俄在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相互支持对方维护领土主权完整,促进中亚和朝鲜半岛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双方经贸合作和扩大民间交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点。与俄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br>
<br>  中俄关系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两国的战略协作对双方都极为重要。中俄都需要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都主张世界多极化,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双方在台湾和车臣问题上相互支持,在政治、经贸、军事、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潜力等等。
<br>
<br>  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运用于处理中俄关系的实践,重要的是正确处理中美俄大三角关系。目前的中美俄关系呈现出“合而有度、斗而不破、联而不盟”的特点,是冷战结束后新形势下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的一种新型大国关系。“9·1l”事件后,美俄关系出现明显改善势头,如俄在反导条约上让步、拉近与北约的关系等。然而,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不可能完全融入西方和投入美国的怀抱。美国视俄为潜在威胁的基本判断、挤压俄战略空间和实施“遏俄弱俄”的政策也不会变。俄美即使没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对立,两国战略利益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br>
<br>  中欧:积极因素在增加
<br>
<br>  欧盟是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欧没有直接利害冲突,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立场一致或接近,都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中欧关系特别是发展与法德英等大国的关系,对我国的战略全局和扩大我在国际上的回旋余地,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等十分重要。我应多在“有所作为”方面下功夫。
<br>
<br>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的对华政策出现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稳定。从1995年到2001年,欧盟共发表了4份对华政策文件,其基调一次比一次积极和务实,强调要全面提升对华关系。目前,西欧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欧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二是独立。欧盟同我发展关系不再满足于经贸和投资领域,而更着眼于我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积极谋求与我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磋商与协调。欧美间虽然存在同盟关系,但相互在经济利益和全球战略等方面也存在矛盾和分歧,特别是法德等国对美日趋严重的单边主义非常反感,不同意美国来主导欧洲事务,在涉及对华政策等重大问题上,欧盟与美国保持着一定距离。三是也有两面性。欧盟与美国有相同的价值观,无论分歧多大,也是盟友内部的争执。中欧尽管总体上不存在直接对立和利害冲突,但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也是存在的。
<br>
<br>  总的来说,我与欧盟在国际上的共同点增多,中欧改善和发展关系的积极因素在增加,消极因素在减弱。这是推动中欧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良好时机。
<br>
<br>  中日:消极因素还会增加
<br>
<br>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与我交往复杂、历史恩怨最多的一个国家。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和在亚洲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与之建立稳定发展的关系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保持第一位,中国也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目前已突破1000亿美元,日本还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两国在政治、文化、科技、民间交往等方面,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
<br>
<br>  但是,日本近年来加快了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步伐。“9·11”事件后日本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法案,完成了向海外派兵的立法程序,扩大自卫队在海外的活动范围。日美同盟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意在“随美制华”。中日关系近年来时有起伏和磨擦,有时斗争还比较激烈。1990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的8倍,到2000年缩小为4倍,这一势头仍将持续。于是有人视我为潜在对手和威胁,大肆鼓噪“中国威胁论”。
<br>
<br>  随着我进一步发展壮大,日本对华政策的消极因素可能还会增加,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日本对华政策的主导面还是会与我谋求合作。日本对华政策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中日关系既有协调合作、又有竞争磨擦的基本特点,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中日要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通过对话与交流妥善解决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关系良性互动。中日关系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减少磨擦,共谋发展,积极拓宽双方合作领域,努力为稳定发展两国关系增添一切积极因素。同时,对日本少数极右势力和军国主义残余要保持高度警惕,对其否定历史和干扰破坏两国关系大局的行径要进行必要回击。
<br>
<br>  中印:不存在相互威胁
<br>
<br>  印度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在亚洲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发展中印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将造福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印关系要“有所作为”,要切实做好几点:
<br>
<br>  一是妥善处理边界问题。只要双方采取“互谅互让、合情合理、求同存异”的态度,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不应该妨碍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br>
<br>  二是增强政治互信。双方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南北关系、人权、反恐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广泛共识。离开中印良好合作,就谈不上真正的南南合作和“亚太世纪”。中印两国政治家应该十分清楚: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br>
<br>  三是避免磨擦,加强沟通。实际上,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也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为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双方应相互信任和支持。除了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中日韩的10+3会晤机制外,中印双方应加强交流,建立高层定期互访的机制。
<br>
<br>  四是加强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关系全面发展。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快速增长,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经济上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经贸合作近年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有望在2005年突破100亿美元。此外,在政治、科技、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对改善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br>
<br>  周边:中国不发展才是威胁
<br>
<br>  中国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周边有20多个国家,总人口达20多亿,占全球人口的40%以上。周边形势的变化和我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统一大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只有立足周边,才能走向世界;只有经营好了周边,才能增加我“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余地。
<br>
<br>  周边国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另一类是其他中小国家。这些邻国情况十分复杂,大小不等、贫富不均、强弱不一,多种宗教和文明聚集,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交织。我们一贯主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互信互利,平等合作。这不是权宜之计,是保障我国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近年来,我们以北面的上海合作组织和南面的“10+3”合作机制为两个支点,广泛开展与我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目前总的看周边国家对我积极面多于消极面,我几乎与所有邻国都建立了正常关系。随着我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对周边的影响力还会扩大,必然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
<br>
<br>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周边环境仍然存在一些消极因素。一些国家对我迅速发展存有疑虑;美以反恐为名加强对亚洲特别是中亚地区的渗透,对我构成新的威胁;我周边地区一些热点问题存在变数,特别是朝核问题的解决变化难测;印巴克什米尔争端错综复杂;民族***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等对我维护边疆稳定带来的威胁等。
<br>
<br>  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都要始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多做增信释疑的工作。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中国一定永远不会搞霸权主义,这是中国早已向世界做过的庄严承诺。中华民族要争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中国不发展,不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和稳定问题,倒真正会给周边国家带来麻烦和威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13: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