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1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殷弘和日本学者谈中日关系[转贴]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0 15:30:30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殷弘和日本学者谈中日关系(转贴)
<br>
<br>
<br>
<br>8月31日日本朝日新闻(日本第二大报纸,读者群以知识分子和****派为主)刊登了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和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小岛朋之对中日关系的采访录,现全文照翻。\r<br>
<br>小岛朋之是日本目前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之一,总的立场在中国人看来有些中右,即表示理解日本政府的立场,也反对中国威胁论,亲政府但并不是御用文人。\r<br>
<br>全文
<br>[如何改善中日关系]
<br>时殷弘、小岛朋之采访录
<br>
<br>时殷弘采访录
<br>问:您对亚洲杯中国球迷的“反日”情绪有何看法?
<br>时: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中国老百姓也有缺点。但是同时,也请你想一下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是否有助于缓解反日感情。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反日意识的直接原因。因为这件事(亚洲杯)就怀疑中国能否举办2008年AOYUNHUI是不是太夸张了。但中国各界也得到了教训,就是必须防止中日关系的恶化和两国国民感情的对立。\r<br>问:在日本也有人指出这是90年代(中国)开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r<br>时:这并不是事实,爱国教育并不是针对日本等特定国家的。抗日战争是当代中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同日本人眼中的明治维新,是一件大事。就算中日关系良好,这段历史即使再过一万年也会讲的。\r<br>    但是在教育中对战后日本的介绍很少。对当代日本的知识比较肤浅,就算知道了发达的经济技术和新干线等,也并不理解日本社会。中国政府今后应该将教育向可以全面了解日本的方向进行引导。\r<br>问:您主张中国应该对中日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
<br>时:日本对于中国,在地理环境、日本的实力、对美关系和台湾问题这4个方面很重要。近邻日本是一个拥有1亿以上人口的经济技术强国,同时也具备了成为军事大国的条件。如果双方敌对,对于中国追求的将来的安全与和平发展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日美军事同盟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如果中日关系良好的话我们(两国)处理对美关系的能力和地位也会增加的。台独势力强烈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援,日本的一部分势力也试图鼓励台独。如果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一部分势力在日本的影响也会增加。\r<br>问:但是中方并没有表示出同意中日首脑互访的姿态。\r<br>时:只要小泉首相继续参拜靖国神社,首脑互访是不可能的。中国已经多次表明了强烈反对的态度,改变这种态度从国内政治的角度讲是行不通的。胡Jintao主席和温Jiabao总理尽管具有改善双边关系的战略性考虑,但是必须在历史问题上理解中国老百姓的心理。\r<br>    小泉首相可能就没有对日本在亚洲之地位的战略性构想。中日两国都明白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可是日本没有改善的愿望,中国则没有改善的勇气。\r<br>问: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现状呢?\r<br>时:关于中日关系的紧张原因,历史问题只是冰山的一角。发展的中国和渴望成为普通国家的日本会有摩擦碰撞,但是没有解决对立的机制。中美之间有“游戏规则”,即使有麻烦相对来讲也可以保持安定关系。而中日关系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r<br>    历史问题不仅仅是政治问题,也关系到日本人的心理和性格。可以让中国满意的解决长期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将这个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应对其他的战略性问题。至少今后4年间对日关系的核心是台湾问题。(历史问题)搁置的前提是日本不能支持台湾独立,并不在历史问题上有重大的后退。要使日本首相说了“同中国的战争不是侵略战争”的话,中日关系就无可挽回了。\r<br>问:日本申请成为联合国安保常任理事国,会不会影响中日关系?\r<br>时:对希望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日本,我认为中国会和德国印度等其他国家同等对待。不会专门针对日本提出特别条件。但是,如果小泉首相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而不顾及中国人的感情,中国会(对日本的举动)持冷淡态度的。现在不要企望会从中国得到多么大的支持。\r<br>
<br>
<br>小岛朋之采访录\r<br>问:亚洲杯上中国球迷的反日行动象征着最近中日关系的恶化......
<br>小岛:这种举动在中国也是少数,过激行为主要发生在运动场内,也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针对日本的。但是,年轻一代中存在着反日感情这个背景也是事实。主赛场之一的重庆在中日战争中遭受了日军的空袭。在中国,近20年不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就是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反日感情。\r<br>问: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何导致了如此强烈的反日感情呢?\r<br>小岛:爱国主义教育从1985年开始得到了加强。这一年,中曾根首相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在中国最高领导层中出现了年轻一代不知道抗日爱国战争这段历史的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其目的在于告诉人们正是毛**和中国***实现了中国的民族解放和独立,以显示共产党执政的正统性。为此强调取得中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这个势头在江**时代的90年代中叶后进一步强化了。\r<br>      倾向于反日的教育内容很明显走过了头,近代的160年里,日本并没有一直在侵略中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直到20世纪初叶也是中日两国为了对抗来自西洋的冲击而携手尝试实现现代化的时期。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对东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但是,在中国只传授侵略的历史。希望可以修正偏重反日的爱国主义教育。胡Jintao政权出现了抑制反日(社会)因素的举动,这是值得期待的动向。\r<br>问:至今没有看到小泉首相为改善关系而做出积极的姿态......
<br>小岛:小泉政权缺乏对中战略这一点无论如何被批评都无话可讲。很明显他是为了优先考虑内政和政局而参拜靖国神社的。如果要去参拜,就应该在8月15日去,并明确说明参拜的理由。提前到8月13日或元旦参拜很奇怪。\r<br>问:如果继续参拜中日关系就很难向前发展......
<br>小岛:首相要是还按照目前的做法去做,很难解决吧。\r<br>问:也有建设新的国立追悼设施的方案......
<br>小岛:靖国神社是追悼用的中心设施,但是在宪法上不能将它作为国家的设施。如果这样,有别的追悼设施也可以。首相顾及外国的心情去那里(新的设施)而不去靖国神社也可以。\r<br>问:全面改善中日关系有何良策吗?
<br>小岛:反中和反日的根源在于因双方都没有传递对方的正确信息而导致的误解。中日关系不仅仅是侵略或被侵略的关系。但是,现在传递的只是单方面的历史。即使没有共同的历史认识,也可以了解历史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共同研究将这一点传给后世非常重要。\r<br>      日本如果大肆宣扬狭隘的爱国心来对抗中国的民主主义就错了。日本对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是事实。(日方)应该记住这段历史,继续不断地提倡在东亚中国和日本是命运共同体这样的观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4-10-11 15:19:2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日本人没有什么太多的可说的!确实太贱了!
<br> 中国之所以让王毅去日本当大使,估计是怕中日之间的局势日趋恶化\r<br>  为了改善环境才这么做的!
3#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1 18:08:04
也有可能是准备应对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甚至常理国之后的外交升格问题……\r<br>呸呸呸,千万别让我说中呀~
4#
发表于 2005-8-21 12:37:38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r<br>这样的采访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5#
发表于 2005-8-23 20:49:17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真是让我无语~~~~还是动武算了
tulip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5-8-26 12:51: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6-9-12 18:03:12 | 只看该作者
<p>对日本人只能是以其之道还以之身!!</p><p>本人盼望着对日战争的开始,决心让小日本再尝尝“小男孩”“小胖孩”的滋味!!!</p>
8#
发表于 2006-9-20 10:18:20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希望中日友好
9#
发表于 2006-9-28 12:21:16 | 只看该作者
<p>不要太悲观,2006了,中日现在已经有了战略对话和初步危机处理机制,再加上中美关系越来越好,中韩越走越近,日本日益被亚洲孤立。</p><p>在外力和国内逐渐增大的压力下,日本改善与中国关系到不冷不热的愿望不会比中国少多少,以日本新首相表示不以官方身份参拜为契机,特别是如果自民党今后中期选举不能取得2/3优势的情况下,中日问题今后几年会比较稳定甚至有可能奇迹性升温(在自民党小于半数议席、第二大主张对华友好的政党议席接近第一大党,自民党因此急于扭转颓势的情况下)。</p><p>中国政府目前的关键就在于配合日本对华友好派对安倍政府尽量施加压力,使中日不出现负面大波折,尽量赢取多一些的日本人民好感,力争最重要的对日中期目标——日本不要实质性修宪。</p><p>等5-10年后日本就更没有实质性修宪的资本了,届时凭借中国世界第二的综合实力与中美分割不了的全方位利益联系,修宪会收到全世界全方位的外交孤立。</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7: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