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港媒:自称不知ECFA内容 那民进党在反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5 07:1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网记者范凌志报道,马英九日前公开邀请蔡英文辩论ECFA,而民进党要求马英九先公开ECFA草案内容与签订时程后再谈。香港中评社14日的分析文章说:民进党坦承不了解ECFA内容,之前铺天盖地、危言耸听的指控不都成了瞎说!蔡英文表示“连ECFA是圆的还是扁的都不知道,从何辩论起”;同样这句话也可以改成民众的疑问,“连ECFA是圆的还是扁的都不知道,怎能说签了一定没好处?” 文章摘录如下:  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涉及各项协商、谈判工作尚未展开,多数细节都尚未敲定,距离文本的定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从年初开始,绿营即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声浪,彻底将ECFA妖魔化。蔡英文3月接受《自由时报》专访时断然表示,台湾签了ECFA会被中国大陆“锁住”。李登辉4月也攻击马英九称之所以大力推动ECFA就是为了“终极统一”。此后类似的论调在绿营和中南部快速扩散。  这还没完,立场亲绿的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宣称,“与中国大陆签署ECFA只会让台湾更边陲化。”他年初还替群策会编印了一本“ECFA答客问”手册,详列ECFA遭到刻意忽略的冲击面向,将马英九的ECFA定位为“一个把台湾带向中国支配的‘终极统一架构协议’(Eventual Colonization Framework Arrangement)”。这本手册绿营名嘴人手一本,并广泛在绿军内部发送,做为反ECFA的教战手册,指导那些其实不懂ECFA的人去反ECFA,统一绿军谈ECFA的口径。  今年中,民进党启动ECFA公投连署,蔡英文还强调,民进党已经准备好和专家学者与社团联手面对台当局,“如果政府要辩论,我们就辩论”,经过社会广泛讨论,才是真正民主。但到马英九上周接受电视节目专访公开喊话要求辩论后,民进党不止缩了回去,也主动承认了根本不知道ECFA的内容。 民进党会突然拒绝辩论,一定是经过内部的沙盘推演,认为不利才会找藉口拖延。道理很简单,假设今天双英开辩,蔡英文必然端出绿营学者那套论述,炮轰马英九推ECFA就是要“搞统一、会牺牲台湾权益”云云。马英九只要抛出一句,“内容都还没出来,你怎么知道?”绿营声势马上就矮了一截。民进党很清楚他们反ECFA的弱点,当然就不辩为宜了。  不止民进党终于坦承,之前对ECFA的抨击都是在不知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曾一口咬定马英九为了统一才要签ECFA的李登辉,上周六也承认了,“政府都没说明,连我都不知道ECFA到底在搞什么,希望蔡英文与马英九辩论时能问个清楚。”李登辉同样也犯了根本搞不清楚状况就乱批评的矛盾。  由此不难看出绿营对两岸议题习惯性的“见到黑影就开枪”,以及“为反对而反对”,将支持者弱智化的操作。就以绿营学者所编的“ECFA答客问”手册来讲,如果是一个很严谨的学术性做法,既然要编出一本厚厚的答客问,就得以具体内容做基础,再根据ECFA内容逐条去批驳,既然还没有内容,能答些什么?骂些什么?如果民进党没看到ECFA内容不敢与马英九辩论,不就承认了过去那些无端的指控都是抹黑!那些所谓的答客问都是负面文宣!在ECFA端上台之前,没有人敢说,马英九端出来的版本一定是十全十美。既然这是攸关台湾2300万利益的公共政策,也是台湾要避免边缘化的重要步骤,朝野之间就应该要有更多的讨论,在支持与反对之间找出最大公约数。民进党如果够负责任,就不能把ECFA当成零和游戏,变成是只有签与不签两种选择。   民进党现在对ECFA议题,很明显完全是“选举操作挂帅”,因为利用ECFA议题可以咬到马英九要“终极统一”、要推“一中市场”,看似有助于凝聚绿色选票。不过,以台湾明年就要面对“东盟加三”的现状,签ECFA几乎是势在必行的事,民进党“零和式”的反对,只会凸显自己遇到两岸政策就只会永无止尽的阻挠,不但没有政策监督能力,也没有处理两岸事务的能力。就一个在野党来说,这其实是最坏的示范,也是最大的损失。 http://taiwan.huanqiu.com/opinion/2009-12/659917_2.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5 07:18:07 | 只看该作者
反国民党在做的事!相反,如果国民党有朝一日做绿的事,民进党会做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8 01:5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