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时:审慎解读胡奥联合声明的讯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9:3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评社台北11月19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虽已离开北京,但是他与**国家主席胡Jintao所签署的联合声明,在美中台三地所引发的动荡,依旧余波未息。这项联合声明或许是继美中三个公报之后,规范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文件,称它为第四公报,也许有人认为言过其实,但这项联合声明绝对会是奥巴马执政期间,中美关系的指导纲领。  

  中国时报社论指出,中美两国过去也曾签署过公报与协议,但胡奥联合声明中的台湾部分,却与过去所有文件,有几点明显不同:  

  首先,是核心利益的提出与确认。声明中特别强调,中美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是确保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美国的核心利益并不是重点,重点在确立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尽管所指为何没有明讲,但胡Jintao在记者会上进一步表示,“在台湾等问题上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奥巴马表示尊重“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都明确化了核心利益,指的就是台湾与西藏事务,而美国必须尊重,无权干预。  

  其次是,没有提台湾安全。过去任何关于两岸的声明或谈话中,美国向来把《台湾关系法》、或“对台湾的安全承诺”,与美中三公报并提,可是竟然在这个正式文件中没有,虽然也许美方会在稍后重申,但是效力总不及两国元首的联合声明。  

  前一天奥巴马与上海学生见面时,未提《台湾关系法》,已经是个警讯,联合声明签署后,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补提,似想求得平衡,但马上被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驳斥,他表示“联合声明”才是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则文件,中国坚决反对《台湾关系法》,以及反对售台军备,“这一点没什么好含糊的”。  

  其三是,美国对政治谈判的期待,与中国的态度逐步趋同。过去美方期待两岸对话云云,只是希望降低紧张,但在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正符合大陆对台的最新政策。  

  近日,无论是连战在新加坡与胡Jintao见面,或是郑必坚所率领的来台访问团,大陆都提出政治对话或谈判,但是马政府向来坚持先经后政,与国安单位有密切关系的学者提出启动政治对话三条件说,其中之一就有“国际社会接受”的前提,可是现在美国态度如果与大陆一致,将有违华盛顿过去六项对台保证中“不会促谈”的承诺。  

  奥巴马会倾斜到这个程度,其实有迹可循;《金融时报》比喻此行有如负债人上债主家拜访,态度不可能硬得起来,除了中国手中持有六千亿美国政府公债之外,从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甚至全球安全等等议题,美国都必须与中国合作,承认中国的崛起,接受共治全球的事实。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独霸已不可能,但不甘被中国推出亚太,相反的,更想要积极参与,奥巴马在东京演讲时公开宣示:“美国是太平洋国家”,驻日美军坚持要留在冲绳,美国开始成为东协对话伙伴,亚太自由贸易新机制更不会缺席。  

  在这些因素交错之下,美国以退让出中国核心利益,来交换中国不反对美国继续留在亚太,在全球事务上与美国积极配合,这算是个合算的交易,美国满意、大陆高兴、亚太各国安心,唯一被牺牲的,恐怕就只有台湾与西藏了。  

  联合声明是美中台关系的重大变化,虽然有国际结构的因素,但马政府的“国安”团队有责任了解造成此情势的前因后果,首先,如果美国事先通报内容,而“国安”决策单位没有慎重以对、严正反应,显有失职之嫌,如果美国事先连招呼都没有打,或是台湾方面没有听到风声,那就更令人担心了。  

  据说下周美国要派人来台说明,台湾方面应该藉机向美国表达不同意的立场,让美方经由高层公开发言,或如军售等实际行动,确认对台湾的安全承诺,以逐步修正联合声明的方向。同时在联合声明之后,大陆要求和平谈判的压力将接踵而来,可以想见北京一定会把ECFA与谈判挂勾,处理的不好,不是让ECFA触礁,就是将会引发朝野对立,小则影响选情,大则造成岛内***,当政者不可不审慎因应。  
11月17日,胡Jintao与奥巴马在北京举行会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9:36:14 | 只看该作者
台湾政坛、马英九如何应对此局势,值得关注!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0:1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