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必坚:扩大交流消弭两岸历史隔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8:4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郑必坚表示,只要不断地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就能够形成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把握和共同开拓。(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11月13日电(记者 倪鸿祥、康子仁、黄筱筠)**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今天上午在台北出席“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时指出,面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只要不断地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就能够逐步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融洽彼此的感情,扩大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而形成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把握和共同开拓。

  郑必坚表示,从中国历史大变局来看,称得上大变局的时期有三,第一次是春秋战国,第二次是19世纪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间的社会大变动,第三次是20世纪,19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发端,世界出现新的大转折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他指出,60年来,两岸走过二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就大陆来说,这是历经艰辛探索而开创出一条全新发展的道路。而台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台湾同胞的辛勤努力,创造了使台湾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值得所有中华儿女骄傲。然而,台湾社会面对历史大变局的整体转型尚未完成。

  他说,尤其是近20年来,台湾岛内台独与反台独这两种思想、力量和道路选择的激烈冲撞,对台湾的社会意识、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种突冲对立固然不是台湾社会矛盾的全部,却攸关台湾的命运和前途。这一较量虽然至今没有完全结束,但台湾主流民意否定台独和期待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走向是十分清楚的,台独的没落与衰败也是必然的。
 郑必坚表示,30年前,大陆方面作出重大政策调整,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用对话、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确立“一国两制”,就意味着在两岸之间不再搞意识形态之争、社会制度之争,而是谋求双方和平相处、两岸共同发展,总结起来,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壮大复兴。

  他指出,屈指算来,自1895年以来的115年间,两岸同胞真正有密切往来,只有不到25年,近百年来两岸间曲折的分分合合、历史造成恩怨与隔阂,使台湾社会形成某种悲情意识或特殊的台湾意识,一些台湾同胞对大陆缺乏了解,存在误解,甚至包有一些敌意,这些都是大陆必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加以面对,并要以最大耐心予以化解。

  郑必坚强调,台独路线大陆坚决反对,但台湾人民爱土爱乡和要求当家作主的“台湾意识”,绝不等于“台独意识”。两岸关系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历史造成的这些悲情与隔阂,是完全可以、也能够在两岸同胞共同开辟两岸关系前途道路的过程中得到消弭的。只要不断地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就能够逐步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融洽彼此的感情,扩大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而形成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把握和共同开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4 06:2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