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共将领后人共采抗日战场土壤存入大鼎/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8: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标题1.JPG (22.58 KB)
两岸百名抗战高级将领后人会聚长城脚下。  星岛环球网消息:经过一夜大雪,八达岭银装素裹。10日上午,两岸百名抗战高级将领后人会聚长城脚下,将采自著名抗日战场的土壤放入大鼎,永久保存于长城博物馆。
  中新网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共两党高级抗日将领后代为主导举办的系列活动。从上月16日起,两岸采土团队二十名队员分乘六辆车,从北京卢沟桥出发,沿途精心采集了平型关、台儿庄、武汉、长沙等战地圣土,以及台湾阿里山之土,最后回归长城,铸鼎奉土。
  刚过立冬的北京寒风掠面,奉土现场不乏似曾相识的面孔:左权将军之女左太北、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粟裕将军之女粟惠宁、赵登禹将军之女赵学芬、张治中将军之子张一纯,还有前新党主席谢启大等台湾名流。广场上临时竖起大屏幕,反复播放往昔中国军人投身抗战的感人画面,背后的长城在沉默中更显沧桑。
  上午11时,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莹(原国防部长耿飙的长女)、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特别代表等一起为“华夏宝鼎”揭幕。随着一面大幅红绸从鼎身上飘落,一座高达3米的青铜铸鼎显露真容:长方形双立耳四方圆柱形,正面配以长城图案环绕全身、局部配以阿里山、日月潭图样,宝鼎身姿挺拔,造型古朴。
  紧接着,两名分别来自北京和台湾的小朋友携手出场,将装着两岸六地之土的长城垛子模型“合”在一起,共同敬奉填筑于“华夏宝鼎”鼎禁之内。这些曾经浸染了国共两党抗日英雄鲜血的土壤,终于在事隔六十多年后相聚相融。
  耿莹介绍说,鼎在古代是立国重器,也是见证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之物。古时每逢大庆大典都要铸鼎,胜表恭敬,“华夏魂”活动是两岸对华夏文化、中华民族的一次认同之会,也是两岸民间共商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盛世之会,当以立鼎记之。
  她强调,这不仅表明没有忘记近代英烈的足迹,也彰显了华夏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永世一统的理念。“今天我们海峡两岸同胞在长城共立宝鼎,意在向世人宣示:两岸人民语同音、书同文,我们都是华夏儿女,都是龙的传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筑辉煌。”
  全国台联首任会长林丽韫也莅临现场。她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二战期间,尽管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台湾同胞也曾发起爱国反抗运动,不少人被关进监牢,甚至牺牲生命。“在抗击外来侵略这一点上,两岸同胞都是一致的。把大陆抗日主战场与宝岛阿里山的土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明中华民族这种血脉是切不断的。”
  该仪式也标志着由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华夏魂——海峡两岸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期间,国共将领后代合议启动“长城保护专项基金”,并与八达岭风景名胜区等单位共同发出倡议,在八达岭长城景区兴建“长城和平公园”。

  
W020091111313667193021.jpg (43.79 KB)

  
W020091111313667239326.jpg (43.22 KB)

  
W020091111313667284585.jpg (44.04 K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11:2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