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丙坤:两岸ECFA协议不可能有“一个中国”
2009年10月16日 08:32台海网
台海网10月16日讯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15日接受专访,证实第四次江陈会将确定ECFA谈判时程,在第五次两会领导人会谈中签署ECFA协议,以启动ECFA正式协商。江丙坤同时强调,ECFA协议只是个框架,绝对没有政治内容,也没有敏感的文字,协议中更不会出现“一个中国”的字眼。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社会对两岸签署ECFA仍有诸多疑虑,江丙坤昨天接受中时专访时表示,台湾的产品不怕竞争,就怕不公平。
江丙坤表示,两岸洽签ECFA,让很多尚未与台湾签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决定加快脚步,与台湾展开磋商,这将加强台湾出口与投资的竞争力,为台湾争取公平竞争的机会。
江丙坤说,许多国家对两岸ECFA持肯定态度。以瑞士为例,与台湾签订避免双重课税协定已经两年,但迟迟没有得到立法机关的通过。但在知悉两岸将签订避免双重课税协议之后,瑞士政府也加快立法过程。
ECFA有助拓展台湾国际经贸
江丙坤说,这正是两岸签署ECFA有助于台湾拓展国际经贸关系的直接证明。
江丙坤用企业界友人实际遭遇为例指出,台湾最主要的竞争对手韩国,与美国、欧盟都签订FTA,享受出口零关税的待遇;然而台湾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还必须计入关税成本,导致台湾产品出口竞争力降低,连带也使得投资转移到韩国。
两岸洽签ECFA逐步推进,对于民众顾虑的政治定位问题,江丙坤强调,ECFA中“完全没有政治的东西”,也不可能有“一个中国”的文字。江丙坤说,ECFA是经济合作架构,其中会包括关税减让、服务业开放、投资开放等,以及每个国家自由贸易协定(FTA)最关键的原产地证明等内容,只是很一般性的经济合作架构。
第五次会谈将签署架构协议
江丙坤说,两岸洽签ECFA是参照东协的模式,先签署架构协议,再进行关税减让等议题谈判,因此签署ECFA之后协商,如下一个阶段的关税减让,才是真正的课题。
江丙坤表示,目前两岸相关部会已经就ECFA优先实施项目展开沟通,预计十月下旬会进行非正式协商。
至于何时完成非正式协商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待第四次江陈会将ECFA正式列为下次会谈议题时,ECFA将迈入正式谈判阶段。
台湾完成周边大陆架勘测 意在联合国彰显“主权”
2009年10月16日 13:26新华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台湾《联合报》10月11日的一则消息揭开了台湾调查周边大陆架的神秘一角。而《国际先驱导报》按图索骥的调查发现,原来,台湾早已经悄然开始了长达5年的勘测工作。
台湾《联合报》这则消息披露说,“联合国海洋事务相关人员”曾于上周访问台湾,“听取台湾方面对东海、南海大陆礁层的探测情况”。台媒借此声称台湾争取“大陆架权益”的努力已获得国际社会的注意,“这是台湾争取周边海洋权益的重要突破”。
向联合国彰显“主权”
据台湾媒体报道,此次“联合国海洋事务相关人员”来台,是“经过政府的努力”。联合国能给这个面子,台湾方面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据《联合报》报道,宾主座谈中,“我方官员和专家,也趁机表达未来协商相关权益时,不能把台湾排除在外。”
今年5月13日是有关沿海国向联合国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信息资料的规定期限,但台湾因为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没有大陆架申请的主体资格,自然遗憾不已,不过台当局对此事并未死心。
台“外交部”当时就发表声明称,对于超过200海里的延伸大陆架的主张,不受2009年5月13日期限的限制,台湾继续保有对于东海、台湾东部海域及南海海域主张超过200海里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权利。
中国社科院海洋法专家王翰灵认为,台湾想借联合国人员来台的机会,彰显自己所谓的“主权”。至于这次访台人员,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应该是来自联合国下设的国际海底管理局。专家认为,这些联合国人员来台可能是与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有关,本身倒也无可厚非。
三艘科学船勘测五年
据本报记者了解,台湾早在2004年就已经悄然启动大陆架调查工作。据参与这项调查的一名台湾学者向本报透露,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台湾各大学的学者,人数有30名左右。
“调查区域主要是200海里经济专属区以外的海域,包括东海、南海及菲律宾海域。”这位学者称与中国大陆相比,台湾的调查规模显得逊色得多。“我们只有3艘科学调查船,分布在在不同的海域进行调查,而且经费不足,台风和季风等恶劣环境也成为一大考验。”此外,调查船到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调查时,经常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干扰。
作为参与者,这位台湾学者从2004年开始,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海上,据他介绍,目前台湾在深水海域已经初步完成了大陆架的勘测工作。“我们得到的资料非常多,”他称这样做也是为了防范权益遭侵犯时,“我们手上掌握资料也好应付。”这位学者多次强调自己只是一个科学家,做好科学家的应该做的事。据他介绍,台湾大陆架调查与大陆方面至今没有合作。
尚不愿为大陆提供数据
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李金明教授看来,台湾目前所做的勘测工作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他们获得的数据可以判断大陆架是否可以延伸,对我们当然是好事,如果这些数据能够实现共同利用,对两岸维护争端海域的主张是有利的。”
不过,王翰灵指出:“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我们一直主张两岸合作,但台湾方面却一直纠缠于政治议题。愿不愿意与我们合作,愿不愿意给我们数据,台湾掌握着主动权。”就在2009年10月9日,还有民进党“立委”误以为大陆在5月13日向联合国提出的大陆架申请是利用台湾的调查资料,指控“国安会”人员将台湾大陆架的调查结果交给大陆。事实上,据台官员后来澄清,大陆用的是自己调查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