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九为何比不过温Jiabao?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4:2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英九为何比不过温Jiabao?

       一场被气象部门紧密关注、早早预报的莫拉克台风在两岸过后,却立即在台湾引发一场政治台风。原来年年要迎战台风的台湾却被台风打了个惨不忍睹,到目前为止已有百多人死亡,随着救援的进一步展开,死亡人数还会上升。灾区高雄县救难单位已向“中央”申请2000个尸袋作最坏的打算,其伤亡和损失之大可见一斑。而同样被莫拉克过境的大陆却仅8人死亡。考虑到双方的人口对比,损失悬殊可谓天壤之别。顿时,台湾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包括美国三大电视网、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NHK、纽约时报、**、美联社、法新社与路透等知名媒体,均大幅报导台湾灾情。并对台湾的应对失策提出尖锐批评。CN*直言,台湾在救灾方面表现得手忙脚乱。香港明报新闻网也指出,马政府的救灾能力备受批评,莫拉克台风可谓马政府执政以来的一场“生死考验”。台湾政府名主持人陈文茜引用台媒消息说,面对灾难,马英九的表现明显不如温Jiabao。

  根据目前披露的消息,共有三大原因导致此次灾难。一是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疏散。这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最直接因素。相反大陆则成功疏散一百余万人。二是救灾指挥混乱而缓慢。直到第四天,军队才进入现场。第三是救灾设备不足。台湾目前共有三十四架救灾直升机,其中十四架已老旧不堪使用。平均机龄从八年至三十二.八年不等。这也是救灾过程中一架最老的直升机坠毁的原因。
  
  然而,根据台湾相关救灾法规,疏散和强制疏散是当地“政府”应尽义务和责任,而且在两蒋时代就是如此操作,从未遇到障碍。而且根据现在的台湾地方自治法,县长的权力极度扩大,根本不存在行政权力有限的问题。何以民主化二十年后的台湾竟然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如果追本溯源,根源就在台湾的民主制度身上。由于年底县市长选举将近,当负责疏散职责的警员遇到当地民众拒绝和反对后,却不敢强制执行。事实上,不仅选举临近如此,平时也是同样。每遇警察或执行公务人员与百姓发生冲突,不管是非,县长必定讨好百姓。从而导致警察不敢执法。其实这一点从陈云林去台湾访问时,民进党非法*会、大学生非法抗议(违反台湾《*会游*法》)得到验证----这些*会和抗议均未得到批准。民进党甚至在拒绝后声称非法也要进行,迫使当地警局追认合法。
  
  至于救灾指挥的混乱和问题,根据曾参与过“九二一”地震救助的前“陆军副司令”刘湘滨中将批评如下:一是没有立即建立灾区指挥系统。救灾部队没有有效整合投入。二是马英九跑到第一线打电话给台北市消防局长,成为天大的笑话,显示他连指挥体系都搞不清楚。而其他部门如“行政院长”、“内政部长”搞不清状况,国安会则在睡觉。甚至“行政院长”(职能相当于总理)刘兆玄孤家寡人跑去睡高雄国军英雄馆,一点用也没有。三是马英九身边跟着的竟然都是候选人!(县市长选举马上到了)。此时还在做秀!四是一直到第四天,特战队才到小林村等灾区,而这应是第二天就该做的事!最令此位中将不满的是马英九到了嘉义只想到以前台北市有救生艇,却不知道旁边就是陆战队,突击舟多得是,军队有装备,有救灾能力,马英九却不用。台湾救灾指挥的混乱,在民主社会并非个案,几年前美国受到卡特琳娜飓风袭击的时候,也是如此。事先疏散不力、甚至由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疏忽,路易斯安那州漏列紧急状态之中,事后救助更是缓慢。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几天内甚至不知道新奥尔良体育场有成千上万的人等待救助。小布什总统是三天后才终止休假去指挥救灾。由于秩序严重混乱,以致最终到达的士兵接到的第一个命令不是救灾而是枪杀已泛滥成灾的暴徒犯罪。其恐怖之状以致士兵惊呼宁可待在伊拉克!
  
  救灾设备不足颇令外界质疑。如果说指挥能力、反应能力属于主观性的软件,何以曾高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创造台湾奇迹、人均GDP一万多美元的台湾连救灾设备都缺乏?事实上,几年前在民进党执政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这个问题,而且规划分六年编列近六十亿元购置新机,但接连三年因流标或预算遭冻结而未能执行。流标的原因官方说法是“可能因为国际航材涨价、飞机制造成本增加、欧元汇率大幅变动…”,但期间不断传出因标案所涉利益庞大,多方介入交战才导致流、废标。说白了,除了在野党国家党不配合,朝野对立,更是由于利益集团摆不平罢了。2008年政党轮替,即未再编列相关预算,购机计划因此停摆。从而造成灾难出现后,无机可用的窘境。一个与民生有关的购机案,竟可以拖到好几年,算是让世人领教了民主的效率。可惜承受民主代价的却是平民百姓。正如台湾媒体批评的:除非淹了“总统府”,否则不会有效果。
  
  此外,民进党指责马英九拒绝国际援助,马英九则予以否定,认为只不过表示有能力自救而已。其实,这又是政党恶斗。都什么时候了,政党恶斗还不能够休止。就算马英九拒绝援助又如何?当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就坚决拒绝外援进入。美国的飓风灾害,不仅外国援助不接受,甚至本国联邦的军队都由于路易斯安那州州长的反对也进不去。象中国汶川地震第二天就接受外国救助队进入,什么是以人为本,明白了吗?
  
  其实简单的讲马英九不如温Jiabao,并不公平。毕竟他们都是各自制度下的代表,是制度使然。试想,如果此次大陆不能成功疏散上百万人,将造成何等灾难?如果灾难发生后,再象台湾一样救助缓慢,将又会是一种什么后果?实事求是的讲,灾难等紧急特殊情况恰是考验一种制度良劣的机会。平时说的再好,关键时刻表现一塌糊涂,这种制度岂不会被人民抛弃?况且这次台风毕竟是得到了预报,去年的地震突发之后不过两小时,温Jiabao总理已在赴灾区的飞机上了,军队当天就已出动。两相对比,台湾百姓是要好好的问一个、想一个为什么了。
  法国巴黎宋鲁郑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1/forum_tw090814b.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4:23:04 | 只看该作者
用某些个口号党的话说:“一个省长怎么比的赢国家总理呢?” 我的回答是:“在气度,见识,实际操作能力,执行能力,对自己和人民的定位等等方面,马无疑和温总还有很大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4 14:23:07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国民党也比不上共产党,国民党从没体现出能掌控中国这么大国家的能力来,别说他们没当政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4 14:23:10 | 只看该作者
这有啥好对不起的,本来就是嘛~~~~要不然KMT也不会迁台~~~

你倒啥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4 14:23:13 | 只看该作者
相当同意汉语同学!!国民党确实不能和共产党比,以前在大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拿治军来讲,偶军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前抗战的口号之一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国军可是差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4 14:23:16 | 只看该作者
救灾劣马暗搞台独
救灾劣马热衷于搞自己的小朝廷,一心一意的去巩固“一中国一民国”政治基础,把大中国的统一一直往下拖(至少到他死)。温总,什么时候把他灭了?人民会更爱戴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4 14: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4 14:23:24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其实也很难做了。。。

一要强作样子,在目前台湾还未适合【台湾现在制度】的条件下勉强维护台湾的【民主人权制度】;
二面对台湾人的【普遍民意】,又不能【指导前进方向】;
三还要兼顾【美日】关切。。。

嗨,,国民政府的弊端从1912年到现在都没办法根本解决。。。不禁让我想起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来实际上是这么难,不仅仅是喊口号那么简单。。。

体贴一下马英九吧。。。

马英九:将思考以何名义实现与胡Jintao会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7 22:52:59  



马英九表示,会好好思考“胡马会”以什么名义实现。联合报图
  中评社台北8月17日电/马英九在接受台湾《经济日报》专访时表示,会好好思考“胡马会”以什么名义实现,最重要的是希望不要影响国共平台的功能。他在专访中就国共平台、开放陆资来台、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等问题作出相应回答。


  “胡马会”会面名义不能影响大局

  谈到外界热议的“胡马会”问题,马英九说,国共平台是二00五年连战主席与**中央总书记胡Jintao(相关)谈好的,这部分不但放进国民党十七全政纲,现在马上开的十八全也会放入政纲,这都是既定政策,而且这是两岸关系重要的基石,我们不会放弃。

  他说,“不过我希望未来国共平台变成真正的两岸论坛,不要只有国民党,可以谈海基会、海协会两会还没有时间谈的议题。”

  有关今后是否参加国共平台,马英九认为其实参加不是很关键的问题,他认为也许可以想出一个方法来,让国共平台继续办、继续做,“但不会影响我们跟对方合作的诚意。”

  “经过一年多,现在跟大陆高层慢慢建立互信,所以这个平台绝对有必要的。因此,我用党主席名义或是他(胡Jintao)用总书记名义参加,这些问题我们都会来好好思考,最重要的是希望不要影响平台的功能。”

  开放陆资来台是摸着石头过河

  马英九说,松绑半导体产业登陆投资,台湾一向都是依据有关原则开放。以前当局开放台积电八寸晶圆到大陆投资,那时候已经足足比美国晚了两年,晚两年的后果,使得台积电在两岸乃至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地位受到影响。

  “大陆有中芯半导体,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开放得晚,中芯没有发展空间,我不是在保护某个企业,有时候政府不敢说能多帮企业的忙,但至少不要变成企业的障碍。”

  至于其它产业能不能去大陆投资,马英九表示要看会不会对台湾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两岸有合作关系,也愈来愈有竞争关系,要考虑比较多因素,过去两岸合作赚欧美的钱,将来策略上不会把欧美当做唯一的外销市场,大陆的内销市场也是最近外销市场多元化重要的一环。”

  “就像是我们开放陆资来台政策,现在只开放一百九十二项,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确定一下对我们台湾会不会有负面影响,有人说我们‘一头栽进大陆怀里’,并没有这个情况,我们非常小心。”

  明年上半年有望签ECFA

  对于外界高度关注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马英九在专访时表示,两岸签订ECFA就好像“合写一本书”,架构要先写好,明年上半年有机会签订。

  他说,“这就好比两岸合写一本书,我们先把书的题目定下来,要看他们愿不愿意,例如ECFA这个名字是我们取的,如果大陆愿意就用这个名称。”

  马英九说,ECFA这本书一定有相当多的内容,而要有其中几个项目先达成,急迫性的问题就是early harvest(早期收获),目的是先处理迫切问题,例如关税减免,石化、机械、汽车零件乃至于纺织都会先受到影响,这些产业产值有一百八十亿美元,对台湾影响很大,“石化等产业的关税仍有百分之五至十五,如果不签ECFA,这些产业一定会搬去东盟国家或是到大陆投资,最后结果就是离开台湾,我们不希望发生这种现象。”

  马英九表示,今年要签ECFA可能性不高,不过未来几个月是关键,大家看是否能快一点,“因为东盟加一(中国大陆)明年一月一日就生效了,而且东盟的泰国与印度尼西亚有石化产品卖到大陆,我们要小心,希望能快尽量快。因为我们还没有开始谈,时间只能尽快,难以预测,我们不希望拖太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4 14:23:27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如何保住“总统”的头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4 14:23:31 | 只看该作者
整天想着怎么受媒体关注,民生是没有时间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6 11: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