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媒:马英九闯大祸了,在中国大陆掀起“滔天巨浪”!
马英九总统拍板,政府同意**访台,已在北京涉台部门掀起「滔天巨浪」,去年五月以来,两岸好不容易积累的互信将消减,还可能掀起两岸间新的政治风波,北京的处理,可能会压低调门,但一定会严肃应对,两岸关系势聚阴霾。
**处理对外及两岸关系的原则单下划线,有「三个不能碰」:*和****不能碰、台独不能碰,「*」不能碰,谁碰了,**和谁翻脸。例如,**到访一些国家,**立即强烈反应,德国和法国,到现在还在与**修补关系。
北京严肃看待**访台,有三个背景:第一,是民族地区的稳定;第二,下个月**将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全会汇报报告重点包含民族地区稳定、两岸关系等,由之形成下一步的任务决策。
第三,**访台,马英九拍板;*作为总书记,亲自负责两岸关系和西藏问题。有胡任职的政治渊源,也有西藏问题的现实状况。
接下来,北京会观察马政府后续动作,以及**在台湾情况,会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沿用对西方国家模式,全面「冷冻」两岸经济和政治关系,直到台湾「纠正」作法,主动修补;二、调降两岸政治关系,经济和其他方面交流降温,静观事态发展;三、台面上不谈或少谈,两岸私下磋商,直到得出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风暴」种下两岸互不信任根苗,不只「胡马会」短期内难实现,两岸关系未来充满说不准性。
马英九办公室:**访台不会影响两岸关系
台湾在这次莫拉克台风受创严重,民进党执政的南部七县市宣布,将邀请****到台湾为罹难者超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27号表示,同意**访台进行宗教活动,不过国民党立委质疑,民进党此时邀请**,有政治的考量。
八八风灾台湾南部灾情惨重,以高雄市长陈菊为首,民进党执政的南部七县市,宣布要邀请****到台湾为罹难者超渡,为灾民祈福。
消息一出,马政府紧急会商,二十七号马英九公开表示,同意**访台。
**访台,牵动两岸关系敏感神经,马英九办公室定调,此行是基于人道关怀,单纯的宗教活动。
王郁琦数度强调,**访台是单纯宗教活动,不过蓝营普遍认为,民进党县市首长,此时邀请**有政治目的。
国民党立委罗淑蕾说:“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去做一些有争议的事情吗,为什么要操作这个,民进党是嫌台湾还不够乱吗。”
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王郁琦认为,相信应不会造成两岸关系的伤害。**预计三十一号抵台,停留五天。
凤凰卫视 黄家腾 台北报导
**访台 国民党高层不主动见面 **,国民党
台海网8月29日讯 **明天抵台,国民党人士今天表示,国民党高层不会主动与**见面。至于外传国民党派人赴对岸沟通,国民党说,沟通两岸重要议题,国共平台会适时发挥功能。
“中央社”报道,**8月30日至9月4日将来台抚慰灾民,“总统府”表示未规划马英九与**会面,萧万长也表示不会会见**。“立法院长”王金平则表示,“不排斥,看机缘”。
外传国民党派高层主管赴对岸沟通,不希望**访台影响两岸关系。对此,国民党发言人陈淑容与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皆表示毫无所悉。陈淑容低调表示“沟通两岸重要议题,国共平台会适时发挥功能”。
至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与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会否与**见面,党务人士说,两位国民党高层不会主动见**,目前****西藏宗教基金会也未向国民党提出会面邀请。
据了解,吴伯雄明天下午将出席一贯道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主办的祈福法会,并委由吴敦义代表国民党出席高雄县政府邀请的各大宗教联合祈福祝祷大会。
**赴台“吹翻”大陆对马英九的信任
“莫拉克”台风给台湾南部地区造成重创,灾民因这场自然灾害带来的人财损失尚未安抚,如今却又再次为人为制造的“**赴台风暴”而背负沉重的政治风险。按照大陆方面对**“无论以何种名义到境外活动都会反对”的一贯立场,此次**赴台几乎可以肯定将严重影响目前两岸良性互动关系,大陆对此既不会置之不理,更不会“低头默认”,只是在目前台湾方面以抗灾救灾、恢复灾后重建为当务之急之时,暂不强硬对应。但必须指出的是,此次台湾当局做出有损政治诚信的行动,将会大大降低大陆对马英九的信任度,台湾也会为此而付出一定代价。
“难道远来的和尚就比较会念经?”这是国民党立委罗淑蕾的质疑,也颇能反映台湾部分关切两岸关系会否因此而出现波澜的人的心态。据台湾媒体报道,有关台湾马英九当局释放出无疑拦截“**政治风暴”的消息传出后,很多具远见的专家学者均在第一时间提出不同看法。例如,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潘锡堂教授直言,大陆对**赴台早有政策立场,而且一贯反对,如马英九政府允许**来台,对目前的两岸关系恐造成不利影响。他说:“南部县市长在此时以祈福为由要**来台,别有用心!”。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则表示,如果**以“祈福”为由来台,马政府无法阻挡,但**还有别的活动,就会给马政府和两岸关系增加麻烦。国民党立委罗淑蕾直言不讳地疾呼:“民进党此时还在操弄政治议题,真是无聊。”
其实,在“莫拉克”袭击台湾后不久,**就开始见机行事了。他在8月12日曾致电马英九,表示“我希望总统阁下知道,在这个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感同身受,我的心与您及您的人民同在”,表现出一副同情关怀台湾民众疾苦的样子,而实际上是在为准备赴台做铺垫。只遗憾马英九并未对此心存预警,也完全没有意识到一旦**获民进党阵营以“祈福”、“需要宗教家给与灾民心灵抚慰与力量支持”为由“邀请”来台的话,将会立即陷其于政治不利境地的风险。结果果真如此。民进党南部7县市长8月24日联名邀请**来台举办“祈福会”,以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和“强势姿态”给马政府下了“政治挑战书”,马团队(包括“国安会”)在8月26日深夜急忙召开连续5个小时的会议研究对策,但最后只得以“人道与宗教考量”为由,考虑放**入台。而从8月12日**致函马英九到8月24日民进党邀请**,马英九至少有12天时间可以认真思考对待此事,也有足够时间征询各方面的意见,但马英九却全然罔顾事态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这不能不说又是个重大遗憾。
到目前为止,大陆对台机构仍未就**赴台做出正式回应。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昨晚在接受采访时也只表示“对于此事的最新发展仍未了解,暂时无法回应”。笔者认为,如果台湾当局正式宣布允许**来台的话,大陆方面为遵循对台湾灾民持续关爱和支持的善意,或许不会在当前台湾灾民仍在备受灾害与困难煎熬的情况下,做出强硬的回应,但这绝对不是大陆在**境外活动上的立场表现有所松动,更不是对马英九政府在处理**赴台问题上的认可。当前,在大陆面对不少“对台(主要是马英九)强硬派”批评大陆现行对台政策是“韩国‘阳光政策’台湾版”的压力下,大陆对台政策也正处在微妙的“冷静期”,大陆正密切关注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动向,特别是未来在两岸政治议题上的互动究竟何时启动、往何处发展、会有何种结果等问题上,将会根据马英九的政策和言行,重新拟定新的对台策略。而笔者认为,在“莫拉克”风灾后马英九接连对大陆犯错,将只能导致大陆不得不调整对台政策,放缓各方“益台政策”,让马英九清楚知道大陆的两岸政策并非只是“赐给台湾当局的福利政策“,同时也是与两岸政治关系息息相关的“国家统一大业政策”,而这一政策的基石就是“政治互信”。马英九不能只考虑赚取大陆的“经济利润”而无限透支和扩大“政治互信赤字”,这是必须要予以扭转的。
马英九同意**来台 小心多败俱伤
台海网8月30日讯 台湾《联合晚报》冷眼集发表文章称,马英九同意**来台,一年来和缓的两岸关系是否就此逆转,挑战才开始。如何让**来台后宗教活动的定位不会走调,马当局应如履薄冰。
马当局尽全力降低**来台的政治性,但**方面是否也愿意努力维持让此次宗教行的纯粹?不但关系“流亡政府”与马当局未来的互动,也可能影响藏传佛教未来在台湾的发展。
**议题的高敏感性,严厉考验马当局的因应能力;尽管一年来两岸关系迅速进展,但马英九的中间路线,让大陆始终有所保留。马当局在**议题上正面接招,北京就算理解其中的思维,仍要观察后续“政府”行动以为印证,蓝营“府院党”分头协力,一方面为化解北京疑虑,一方面也希望确保降低**来台活动的政治性,以免一年来改善两岸系的努力功败垂成。
**来台对马当局有所冲击,对“西藏流亡政府”是否全然正面,各方也有不同看法。马当局两度婉拒**都有条件前提,但**在绿营政治操作下来台,却缩减了“流亡政府”和马当局的转寰空间。且在台藏传佛教信徒向来没有明显政治倾向,**在此时空来台,如不能和绿营有一定的切割、降低行程的政治性,将难保非绿营的密宗信徒情感不会受到伤害。
在蓝营高层的协调下,陈菊与****基金会都倾向同意取消国际记者会,显示议题的主导者都体会,对**来台过多政治性操作,难有加分反可能多败俱伤。既然**来台木已成舟,如何让宗教的归宗教,让此行真正达到为灾民祈福的目的,需要的不只是政治的智慧。
“**访台”彻底撕下马英九伪善的画皮
化学家前几日刚刚质疑过,高雄的“灾民”是否值得救助(见“这样的台湾灾民还值得救助吗”一文),果不其然啊,民进党高雄地方官员联名“邀请**”喇嘛访台为“灾民祈福”,马英九则公开撕下画皮,同意**“访台”——不知一向表达要对台湾表示善意的大陆对台领导部门,看到台湾当局这样“回报”大陆善意,究竟有何感想。
化学家乃一介平民,不忍见到堂堂13亿人口的所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被宵小之徒当成猴子戏耍,故而在此疾呼,请看在笔者一向爱国的的表现的份上,请某些部门不要跨省追捕,更不要以所谓“造谣”的罪名加害。下面我将阐述台湾当局的蓝绿阵营,借着88风灾,如何狼狈为奸“扩大台湾国际空间”,如何与国际反华势力“真诚合作”实现“外交突破”,如何假借救灾挑战大陆底线,并对事态进一步发展作出某些预测。
风灾发生后,大陆人民,上自国家领导,下自平民百姓,无不为台湾同胞的安危而焦急,除捐款捐物外,国台办不断询问(说的难听点是恳请)是否需要大陆人员赴台救助。面对大陆的殷切,台湾是如何“感谢呢”?表面上,首先是绿营发难,横加猜测大陆的救援物品“有毒”,大陆的飞机肯定有军事企图,尽管大陆一再声明,恨不得脱光裤子表明自己是“太监”,绝不会“强奸”,然而早就与绿营心有灵犀的马英九却以此为借口,“婉拒”大陆的好意,转而允许美国军事人员“赴台救援”——这是中美建交后的首次!美国军事人员和设施能够顺利进入台湾而且没有遭受大陆抗议,对于台美双方而言,都是台美军事合作的 “重大突破”——对此,已经习惯于对马政府让步的大陆,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看到大陆的底线被轻易突破,台美当局自然是欣喜若狂,于是进一步冒险——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危险(大陆当局忙着过寿,稳定第一,难有闲工夫管这些“小事”)——由民进党出面“邀请”**为灾民“祈福”,马政府则顺水推舟“批准同意”,由此,蓝绿共同完成了“台独*合流”。
****是什么人,台湾的蓝绿阵营自然清楚。就算高雄的灾民都是藏传佛教的信徒,难道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和尚能够祈福?其他的和尚都不配为灾民祈福?!祈福是假,挑战大陆底线是真,两毒合流是真。打着祈福的幌子,干着***国家的勾当,马英九这一次彻底撕下“和平”的面皮,狠狠的掌掴了大陆的某些外交精英。
自马英九上台,两岸关系好像一夜间“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什么陆客游台,又是什么“三通”,很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做起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美梦,幻想着两岸间通过“国共平台”进行最高领导人会话,以求兵不血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的某些“肉食者”啊,实在是幼稚啊。马英九的政策很简单:所有这些看似“善意”的举措,无非是借大陆的钱,救台湾的病,至于所谓统一,让它见鬼去(参看马英九的三不政策:不统就是拒绝统一;不独,实际是让大陆找不到战争的借口;不武,是单方面对大陆的要求,比如撤除飞弹,台湾方面则是不遗余力的从美国引进先进武器)。马英九早就说过,台湾蓝绿的矛盾再大,也大不过两岸的矛盾,所以在他眼里,绿营的人物再不济,也比对岸的**要好,尽管这个对岸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台湾经济输血,然而在事关台湾“外交空间”和“台美军事合作”的问题上,蓝绿马上就能一拍即合,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显了,蓝营当红脸,不时的骂几句“台独”以换得大陆领导人“维持现状”的希望,继续为台湾经济输血;绿营当白脸,不断地寻求“外交突破”:高雄的那位女市长,先是跑到大陆来“降温”,紧接着在世界运动会开幕式上马英九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场(大陆沉默!);88风灾发生后,绿营大造舆论,血口污蔑大陆的救助,马英九心知肚明,半推半就,美国人择机登陆,顺利实现美台“军事合作”突破(大陆继续沉默);现在绿营要“邀请**”祈福,马英九自然是“投桃报李”,立刻“恩准”,至于大陆人怎么想,好办啊,不是已经有蓝营的人士“开骂”了吗?这就是给大陆台阶下了。大陆要是识趣,就继续沉默!要是不识趣,就是“蔑视台湾灾民”,大帽子早已准备好了,等着**呢。
这样的低级伎俩,为什么能够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呢?!这次**访台的闹剧,已经证明,台湾的蓝绿,实乃一丘之貉;看似温良谦让的马英九,是个地地道道的“暗独”分子,其实比陈水扁更可怕。
化学家估计,按目前的形势,大陆会不痛不痒的发表几点声明——主要是给大陆人民听的。化学家担心,如果这次台湾“外交”突破得不到大陆的痛击,接下来就是“五毒合流”,热比娅访台不是没有可能啊。
联晚:绿营邀** 国民党特使密赴大陆灭火
台海网8月29日讯 马当局同意****来台,一年来和缓的两岸关系是否出现变局,各方高度关注。联合晚报报道,国民党已密派高层主管赴大陆沟通,不希望此事让两岸关系逆转,导致大陆对台鹰派抬头,进而影响后续ECFA签订等两岸重要事务的推动。
另一方面,“总统府”定调马英九只出席当局9月7日主办的联合法会,因此不可能与**在法会上相遇;高雄县政府临时决定明天举办联合祈福会并邀马英九出席,由于高雄县是重灾区,去与不去?形同对“总统府”抛了新难题。“总统府”上午研究后确定,因为祈福法会下午才正式开始,马英九已排定探视屏东佳冬乡灾民安置状况行程,因此将由“总统府秘书长”詹春柏代表出席。
对传出国民党派高层主管赴大陆沟通一事,党内高层不愿证实,但低调表示,大陆对**及西藏议题一向非常严肃对待。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大陆对台湾的政治情势愈来愈了解,但此事会不会影响未来两岸关系,双方确实需要沟通。
据了解,在马英九决定拍板同意**来台后,“府”“院”党对如何因应此事对两岸关系可能造成的冲击,有一番讨论。除了**来台后的行程要避免政治性,官方的言论也务求审慎,以免政府被卷入,蓝营重量级人士也出面与高雄市长陈菊沟通,希望取消可能擦枪走火的国际记者会。国民党中央也派人赴大陆沟通,在紧急因应达报事件,避免破坏两岸和谐关系上,蓝营高层展现高度团结的立场。
党政高层指出,对**来台一事,大陆至今的发言只对针对民进党,没有批评马当局或国民党,显示北京很了解台湾复杂的政情。但后续大陆会不会对台湾有所DIZHI,例如缩减来台陆客人数、或是推迟ECFA的签订,状况很难讲,彼此还需要持续沟通。
文章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