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一个故事
中国时报去年减张裁员时报社一个有名的中层管理员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说过一件事,八十年代时他自己在美国的一家台湾当局的外宣媒体工作,由于经营原因报社到了,这时老共也刚刚在当地办了一家外宣媒体,老共的媒体就把这些下岗的来自台湾的原报社人员聘用了.运行了一段时间后老共才发现不对头,原来这些台湾来的人竟然是为台湾当局说话,这样这些人就再次下岗了,那家媒体也被批了,负责人也被调回了.
二,
中评社的问题
中评社是老共的外宣媒体,主要针对台湾问题,台湾的中国时报这几年来一直在垂死的边缘挣扎,中评社就吸收中国时报的一些人员在台湾开了一家中评社台湾分社.在我的记忆中从马英九与王金平竞选连战后的党主席时中评新闻是支持马英九跟着抹黑王金平的,在马英九辞党主席时,吴伯雄补选党主席时中评新闻社都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马英九抹黑王金平.在国民党赢回政权后中评社跟着马英九又开始抹黑王金平,放黑话逼退吴伯雄.在马英九的赖幸媛人事案后老共捧吴伯雄,这时中评社才开始转弯捧高吴伯雄,马英九被冷冻.
从吴伯雄登陆到再登陆着一个时期中评社都是捧吴伯雄的,在马英九确认要选党主席后中评社的工作方向就开始失态了,如何为马英九的回锅定位?中评社没有把屋住马英九以至于高层急召社长与台湾分社长赴京汇报.当马英九以两岸论坛取代国共论坛与高雄市运后跟着抛出来的互不否认浮上台面后,中评社也跟着露脸了,挺马英九为马英九护航.
有一些人认为,中评社地位重要,如果没有高层的认可是不会这样表态的,我的看法是,从中国时报的一贯立场看历来是不择手段的维护马英九,当马英九复辟李登辉路线的底牌亮出后,在老共还在研究讨论时以先斩后奏既成事实的手法为马英九护航,中国评论新闻社被借壳了,就如同那家在美国的老共外宣媒体披着老共的外壳为台湾当局做事.
中评社的教训是深刻的,自己的外宣自己做,依靠别人最终就是这样的结局,到现在中评社还没有组建自己的政治分析团队,还是靠台湾分社那些马英九的地下党,中评社要向何处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