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9|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台湾灾后重建中两岸共建家园的合作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9:1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索台湾灾后重建中两岸共建家园的合作模式?
探索台湾灾后重建中两岸共建家园的合作模式?

得知于灾后助援之情,应验于共建家园之心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ffice" />

关于八八莫拉克风灾的应变措施和应对能力,台湾方面的效率和组织工作确实不如大陆高效有力。这可能是两岸的行政制度所致,台湾是地方自治制度和五权分立制度,大陆是民主集中制和一元化行政管理制度。军队救灾的运作体系也完全不同,所以,两岸面对灾情的第一反应,台湾相形见绌输在了起跑线上。这不能完全责怪马英九和它的团队。尽管马英九没有身临重灾区小林村现场视察,但是他在全盘组织救灾物资和协调整个救援工作还是尽责尽职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灾后共建家园的合作新模式,积极为台湾灾民和灾后重建排忧解难,从而彰显两岸【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共建家园,振兴中华】的时代特色。

灾难当前,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民心的凝聚力。同样是“莫拉克”台风,大陆一夜之间转移几百万有危险民众到安全地方,避免了人员财产的重大损失。面对台湾南部的灾情,大陆第一时间向台湾表示了“根冲不断,血浓于水”的无私援助的立场和态度。在台湾灾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少村落还有不知多少罹难者深埋土石,无数流离失所的灾民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过上正常生活的时候,台湾当局和台南地方官员却唯恐政治亲中“泥石流”的因素,拒绝大陆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人道主义真诚援助,我们深圳南山雅致集成房屋公司生产的高质量组合屋抵台后遭到地方流言蜚语的干扰,以及多项救援器材如大型直升机也遭到婉拒,实属台湾方面的不够理智,耽误的是救灾时间,影响的是台湾当局和地方的救灾效率,这就势必会加剧岛内民众对当局救灾不力的抱怨。据我所知深圳雅致组合屋的板材符合2008年 ISO9001国际标准,甲醛含量远远低于台湾建材标准。每平米价值要400元/平米。也就是1600元新台币/平米。这1000套两房一厅的56底面积平米需要六面体的建材。所以价值2000万人民币,是目前最大的一笔捐建项目。职工们日夜加班加点,尽心尽力,表达一份情深似海的责任,实属难能可贵,真不能戳伤和辜负了大陆同胞的一片深情厚意才是,

我们去年512大地震中得到过台湾各界及时伸出援手的无私关爱,患难见真情,大灾面前有大爱。两岸同胞危难中彼此扶持,礼尚往来。所以我们讲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为贤之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既然我们急台湾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就不能不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讲,如何尽心尽力尽快尽善尽好地解民倒悬,排忧解难。除了这些急需的物资材料以外,安置灾民,安抚社会,灾区防疫,重新规划选址,可谓是百废待举、千头万绪。岛内又临县市长选举,这些,都在严峻考验台湾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可以坦率地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台湾遭受如此灾情,仅仅依靠台湾的力量和友邦的援助十分有限,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也正是台湾南部人民以往所轻视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然这种凝聚力在台湾本身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实胜于雄辩,能识实务者为俊杰。
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共建家园,聚同化异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既是历史的延续,又是具体的现实,还是务实的未来,因为它是不断正视现实,搁置政争,消弥歧见,以民生为本,共建家园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两岸人民之间的中华情感是一样的,而且当前面对全球一体化和金融危机的威胁,大家有很多的共同和平发展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在灾后重建方面,台湾有九二一大地震的重建经验,大陆有四川大地震灾后系统重建经验,结合世界城乡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潮流。一个是灾后安置工作,一个是灾后重建系统工作。还有一方面就是前瞻性:两岸正在走向农村城市化,城市国际化,彼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各具优势,也各具特色,相反相成。

最重要的是临时安置房屋要尽早完成,而且建了以后,至少要有可以度过两年的准备,或者可能更久。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赶快搭建临时教室。及时采取此类措施将使灾区社会能够尽快安定下来,恢复秩序。“这些事情要在半年内尽快展开,临时搭建的教室要重视通风采光,及时开展学生辅导。”从眼前的灾民安置工作来说,稳中求变,稳中求生存,稳中另辟蹊径,谋求更大发展是上上之策。为何这么说,农民意识就是土地意识,就是固守本土的小农意识,这是几千年的习惯势力所造成的社会文化现象。要想让农民像工商人士那样善于流动是非常艰难的事情。现在一场水灾,家园冲垮了,从长远规划考量,不得不更集中优化环境,更具备城市化功能,更适应长远发展,所以,一方面,灾民需要学习适应新生活的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尽社会力所能及地安排一些恢复重建的工作,以补充一些自力更生的资源。灾后重建会需要不同角色的劳动技能,所以当下应该提前安排一些职业培训。关于中小学生如期上学的问题,肯定需要异地安排就读。这里希望大陆一些台商比较集中并有台生子弟学校的地方,也能接纳一些台湾灾区学生就读为好。

还有一些具有台湾特色农业技术专长的农民兄弟,也可以在安顿稳定下来以后,组织到大陆的福建海西经济区和海南岛经济区考察当地台商台农投资和经营的成果和经验交流。假如有意愿留在祖国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灾区农民,可以适当采取优惠和政策鼓励的贷款等措施。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资源。我们既要看到台湾灾民真实的困境,也要看到他们潜在的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他们也是未来联系两岸同胞更紧密关系的血缘纽带。因穷思变,变为谋达。然通则达,不通则痛。能让台湾灾民亲眼看到台商和台农在大陆所取得的成效,他们思想想通了,也就不会痛苦了。

至于灾后重建过程是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不外乎重建集成规划管理和灾后重建监督保障体系两个方面。

根据大陆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灾后建设的实效性,在全世界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建设大军。如果台湾人民需要,大陆救灾工程人员和施工人员,当然会在台湾人民面前展现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程效率,一流的工作敬业精神,一流的遵纪守法素质。工程结束即可返回大陆不会造成什么对台湾利益的侵害,这一点请台湾各界放心,因为台湾尽快恢复家园的崭新面貌既是台湾的荣耀,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能让【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共建家园,振兴中华】深深在台湾社会扎根这就足够了!

至于灾后重建过程是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不外乎重建集成规划管理和灾后重建监督保障体系两个方面。
台湾在921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重建会)成立,由行政院长任召集人,召集相关部会、灾区政府代表组成,负责重建工作的协调、审核、推动及监督。此外,在各级地方政府也设立重建会,并把规划权下放至直辖市与各县市。县、市一级政府,负责生活重建、产业重建、公共建设、社区重建4 项工作。最基层的社区内的重建会,则负责与灾民息息相关的生活事务。
各级重建会遵循的《重建条例》,内容广泛而细致,共六章75 条,涵盖了众多牵涉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厘清了新旧法令的关系,使得土地、金融、就业、环保等政策适合新的变化。各级重建会亦聘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作为顾问,并广泛征询民意,最大限度地使重建工作遵循科学、民主的原则。各级重建会只要依令而行,在责任政治的体制下,则可有效保证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当局在震后还认真调查了地震中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悲剧事件,并迅速公布调查报告,并追诉相关责任人。同时检查相关法令政策的漏洞及有可能导致悲剧再次发生的体制弊病,并尽量改变之前不合理的城市及社区规划。
值得称道的是,台湾当局当时鼓励民间组织与资本参与灾后重建。社会各界包括非政府组织及慈善组织,在基层乡镇设立各种重建服务中心,为灾区民众答疑解惑,指导他们如何办理各种与生活相关的程序(如银行贷款、户籍登记),如何重新就业,如何与政府打交道,如何恢复正常心理等。企业界与民间资本因为减免措施,积极对灾区进行各类投资,减少了政府的投入力度。
当时各类民间组织都依托自己擅长的领域,成立了相关的重建联盟或是基金会,积极参与重建工作,并利用网络与媒体的信息渠道,对灾民提供咨询及帮助,极大地减轻了政府部门的压力与工作量,灾区民众情绪也较为稳定,排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也由于民间组织的与资本的参与,充分释放了社会的活力,使得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协会吁台灾民:放心使用大陆物资(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9 12:00:14  



马晓光今天一大早拜会海基会。(中评社李仲维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3 19:11:43 | 只看该作者
至于灾后重建过程是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至于灾后重建过程是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fficeffice" />
不外乎重建集成规划管理和灾后重建监督保障体系两个方面。

全面重建是灾后重建的攻坚阶段,必须严格按照重建规划分步有序地开展重建。

在重建中要遵循五大原则:科学原则、和谐原则、全局原则、发展原则和预防原则。

科学原则要求在科学测度和规划的基础上实施重建;

和谐原则要求在重建中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扬民主,合理协调个人、企业与政府在重建中的权益和责任;

全局原则要求全面重建不仅局限于建筑的修复与重建,还要恢复和重建灾区的行政体系、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

发展原则要求重建不能局限于解决目前的困难,要借重建的机会,大胆尝试改革,将乡村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实现跨越发展;

预防原则要求认真分析和总结地震造成巨大灾害的原因,特别是对其中涉及到人的因素,在重建中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由于这些原因而重蹈覆辙。

  基础设施体系及房屋重建

  “居者有其屋”是灾区人民恢复正常生活的起点,它与基础设施体系的重建共同构成灾区全面重建的首要任务。目前,可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精心设计,保质施工。

  精心设计包括提高抗灾标准、改善房屋结构、完善应急系统等方面。在抗灾标准方面,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和其他灾害程度,相应提高建筑物的抗震防灾设防标准,适当提高中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医院等防震重要部门的建筑抗震防灾分类标准;在房屋结构方面,农村应提倡采用传统木结构,城市宜采用框架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尽量少用砖混砌体结构,在高烈度区或重要建筑中,还须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水平;在应急措施方面,重点考虑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生命线工程的应急系统设计,减少灾难发生后给救援工作造成的障碍。重建中应将工程质量问题作为重点,保质施工要求政府必须加大建筑规范执行力度的监督检查。

重建工程应提倡绿色施工,并充分利用原有的可用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占用。除了重建,出于节约资金的考虑,对于损坏不是很严重,并且不处在地震高发危险区域内的建筑物,应做修复加固处理。


附件
深圳南山雅致组合屋1.jpg (88 KB)
2009-8-19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19:11:46 | 只看该作者
台湾首次表态欢迎大陆提供大型直升机救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3 19:11:49 | 只看该作者
台湾首次表态欢迎大陆提供大型直升机救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3 19:11:53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9日08:13  环球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3 19:11:56 | 只看该作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唐湘报道 据国内媒体18日报道,考虑到岛内目前需要大载量的直升机救灾,日前,**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再次释放善意,他表示,大陆方面拟援助台湾的米-26直升机是民用设施,不具备军方背景,只要台湾方面需要,大陆可以马上支援。而台湾救灾中心负责人也在当天首次表态,欢迎大陆提供大型直升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3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37 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3 19:12:0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更新个人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3 19:12:07 | 只看该作者
王杰律师 岳光 iimpia668 pikexi 飞花千叶 潘军强 mengjian68 阿岔 lyqcnonsed 呼唤英雄 desjoyaux babyliuyifei1 lv5454297 wangfei7817 titi58 田一枫 和谐军事 nw1pc231  最近访问的版块 ... 环球报料台时代中国养生(生命时报专区)版务专区纵论天下环球军事历史茶坊环球时报交流区图说世界 热点特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19:12:12 | 只看该作者
寻宝-失去的圆明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5:1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