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平籍远征军老兵找到弟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3 17:5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媒体的帮助下——高平籍远征军老兵找到弟妹 发布时间: 2009年08月13日 23:21   


        95岁的中国远征军老战士离家70余年

路珍楼老人的弟弟和妹妹,在看到失散多年的哥哥的照片后欣喜不已。

年轻时的路珍楼

路珍楼老人近照
        高平市野川镇路家村,是一个只有560多人的小康村。街道整洁,村民安乐。
        7月28日下午,几条小街突然热闹起来———男女老少蜂拥而至,女人们嘁嘁喳喳,男人们大呼小叫,大家都对从电脑上下载来的一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可能是谁家的亲人呢?”对于一个不大不小的乡村,考察这个问题显然是大家都乐于参与的事。
        ———事情起因于记者带来的一份查询材料:为一位中国远征军老战士,95岁的路珍楼,寻找他记忆中在山西的家!据材料介绍,这位抗日老兵的家就在高平市路家村。
        帮老兵寻亲
        中国远征军组建于抗战后期,负责打通西南边境国际救援通道的一个庞大军团,是抗日战争史上一个悲壮话题。昆仑关大捷,血战密支那,光复腾冲之战,败走野人山……这些赫赫有名的抗战专有名词,都和转战滇西缅北的“远征军”直接相关。由此,远征军战士的寻亲归籍等问题,也格外牵动人心。
        老兵在消亡。至今,仍然存活的、滞留在缅甸的和在云南的远征军战士,只有百十人。
        7月26日,记者得到一份资料,称现居云南腾冲的一位远征军老战士,老家在山西高平,离家已70余年。得知这一情况,并获得当地志愿者从老人家中拍摄的照片及其记忆的村名等资料后,记者即赴高平。
        根据云南志愿者提供的简单资料得知,老人叫路珍楼,山西省高平市路家村人,1934年离家,1938年参加原国民革命军第54军,在中南地区抗战;1943年加入重建的中国远征军赴云南,参加收复腾冲战役,战后归隐为医,滞留腾冲。
        75年前“失踪”的人,现在突然有消息了,路家村人口口相传,拿着老兵的照片满街寻找老年人来辨认。这个自称是路家村人的老者,在村里还有没有亲人?
        找到胞弟胞妹
        在村委广场对面的大街上,20多个村民围着一张纸端详,相互猜测半天,也没有人认出他是谁。有人推测他是数十年前村里失踪的路根来,理由是“根来”和“珍楼”发音有些相似,但根来家族的人马上就否定了。一会儿,更多的中老年人走过来,一个叫路八仙的将“路珍楼”这几个字反复叨念了几次,马上向村委会方向的一间房里疾步走去。没几分钟,一个叫路高楼的老人被领过来。路高楼挤进人群,拿起照片和简介一看,马上脸色通红,举起三个手指高声叫道:这就是我哥!再不会是第二个人!
        路高楼当时正在村里的活动室娱乐,没想到一出门竟然“天上掉下了亲哥哥!”
        路高楼为什么这么肯定,这个人就是他哥哥?他说出了依据:一是年龄,95岁,属兔的,正是他所知道的大哥的年龄。二是名字,珍楼,他哥哥叫珍楼,一门7个亲堂兄弟,都在“楼”字上取名,全村没有第二个叫“珍楼”的。三是长相很像。四是职业,“给国民党军队当医生”,这是路家人在老大失踪后多方打听到的,只是在解放后不敢声张。
        路高楼今年78岁了,大哥走时他还没有记忆,关于大哥的一切都是听父亲说的。为了进一步确认,路高楼请记者一起去找他84岁的姐姐“模糊儿”(小名)。
        在高平市野川镇,模糊儿的女儿家,路高楼挑帘子就喊:“大哥有信儿了!”84岁的路老太太闻讯,一下子就从炕上跳了下来。老姐弟俩拿着照片细看,又读了介绍文字,姐姐说:“这就是哥哥。他走时我还去送了他。”
        路高楼姐弟俩都确认路珍楼是自己家人了,但毕竟这是远在云南,通过第三方的转述传过来的一些信息。再能有一个什么证据证实,这三人确为亲兄妹呢?那就是,让路家姐妹先说出自己父亲的名字,再向腾冲县的路珍楼老人核对。
        路高楼说,他们的父亲叫路双六,老弟兄里排行第四。不到两分钟,云南方面的电话反馈回来了:路珍楼确认,父亲就叫路双六!
        壮士未曾归故里
        路家世代务农,而在国事蜩螗之时,农家子弟路珍楼却走出了另一条人生道路。这中间的承转情由是怎样的?
        路高楼叙述:
        我小时候知道有这么个哥哥,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确实的印象。他大我17岁,我可能刚牙牙学语时,他已经走了。
        他是和我一个堂哥(路宝楼),跟着我的叔叔路赖孩一起到河南做生意走的。到河南后,我父亲还去找过他。据说是在一个药铺子里做伙计,后来就学了医。再后来,日本人来了,他便音信全无。我们家多方托人打听,让我叔父路赖孩刻意寻访,回来的信息是他到部队上当了医生,但人家说不能透露驻防地址。
        后来有那么一年,忘记哪年了,总之也是非常早,他回来过一次。那次知道他是个医生,他给我一个本家的婶婶看过病,给村里的路小火治好了头上斑秃,然后又匆匆走了。此后再也没有了消息。
        改革开放后,大陆和台湾有了人员往来。路高楼一度猜想大哥可能当年也去了台湾,曾托人问询,但毫无线索。他甚至想自己去一趟台湾寻访,终因手续繁杂、经济拮据不能成行。
        在云南昆明,路珍楼的外甥王晋这样记录下路珍楼叙述的经历:
        路珍楼生于1915年7月。1934年,路珍楼离开山西到河南经商谋生,不久,即揣着父亲给的20元钱报考了南京军医大学,并被录取。两年后,他到长沙军医学校继续学业。1938年,他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54军41师野战医院,成了一名中尉军官。在54军期间,由于路珍楼的业务和人品都很好,被时任54军军长霍揆彰看中,成为霍揆彰的随身军医。其间,从南京打到广州,再折回南宁。这时的路珍楼非常思念家人,但当时战火纷飞,一片混乱,根本无法通信。
        1943年,中国远征军重新组建,霍揆彰任20集团军司令,路珍楼跟随霍部开赴云南,驻扎在昆明白龙寺村。这时,路珍楼晋升为上尉,并娶一昆明女子为妻。
        1944年5月11日,20集团军正式开赴滇西战场。霍揆彰指挥着部队渡怒江、攀高黎贡山,经过斋功房、冷水沟战役后,大军长驱直入,打到腾冲城边。7月26日,国军发起攻打来凤山之战,以伤亡千人的代价攻下来凤山,包围腾冲。8月2日至9月14日,20集团军用42天时间收复了腾冲县。
        光复腾冲之役,远征军阵亡9100余人,杀死日军6000多人,“尸填街巷,血满城垣”(当时战报记述),使腾冲成为全国第一个从日军手中光复的城市。路珍楼恪尽职守,救治战友。
        1945年抗战胜利,路珍楼晋升少校。
        光复之后,霍揆彰部撤回昆明,路珍楼因妻子有孕待产,行军不便,滞留腾冲。后部队多次来电催促归队,路珍楼自觉征战多年,心生厌倦,一直推托未归,自己在腾冲开设了“济民医馆”,悬壶济民。此后开始大规模内战,路珍楼渐渐被部队忘却。1956年公私合营后,“济民医馆”成为此后的腾冲县城关医院,路珍楼一直在医院当医生直到退休。
        盼望回家见亲人
        路珍楼老人一直思念着家乡。
        7月28日晚,尽管记者通过多个中间人劝说,第一次亲人通话时不要太激动,但当兄弟路高楼紧握着话筒说:“你是我哥哥哩!”老人在电话里还是哽咽了。他不能再说话,外甥女何小芸赶忙接过电话代为沟通。
        70多年亲人没见过面,现在双方都希望能尽快相见。亲情跨越一切。一个抗战老兵的事迹已经书写在腾冲的历史里,有没有写在纸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的时候,兄弟相见的最大的沟堑已经跨过。至于空间距离,云南至山西,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航程而已。
        路珍楼老人的子女表示,只要老人的状况可以乘飞机,他们希望老人的回家之旅尽快成行。
(文/李旭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6:2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