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8-20
中评社台北8月20日电/“真是腥风血雨的斗争”,一名政院高层如此形容当前的政局。随着风灾究责扩大成“内阁”改组,党内人事倾辄斗争方炽,风灾俨然酿成另一波政治危机,“倒刘”背后参杂着“倒马”危机,似乎又将两人命运绑在一起。
联合报报道,马政府上路十五个月,撤换“阁揆”传闻频繁,在马英九强力背书下,刘兆玄力挺过来;上半年两岸外交纷有突破,包括参与WHA,“总统”还乐得说“内阁表现渐入佳境”。
就在施政渐趋稳定之际,五六月间,政坛开始传闻“刘兆玄将干满四年”的消息,预言刘兆玄挟着政绩,未来“马刘配”更是选项之一。
问题是,刘兆玄不动,不代表“内阁”不动。高层原规划,“内阁”改组时程表,年底县市长选举是其一,明年五都选举是其二,因绿营一时尚无起色,刘兆玄因选败遭逼下台的政治风险并不大。
莫拉克打乱了这全盘棋,将年底“内阁”改组提前启动,也让党内“有志之士”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地方明星首长也加入战局,眼看党内即将成战国之局,迫使府方急于释出“马刘体制不动”的讯息来平乱。
过去一段时间,党内特定系统接连倒刘讯息,光是莫拉克风灾救责,救灾不力是事实,政院三长几被锁定修理,难免有内斗成分,目的仍是倒刘,一名政院官员无奈形容是在“发国难财!”
问题是,马英九坚持不动马刘体制,除稳定政局,另一深层意义却是维系领导威信,否则“倒刘”等同于“倒马”,倘若向党内倒马势力屈服,“总统”恐有提前跛脚之虞!这对即将兼任党魁的老马,更是致命伤,无论如何都得挺刘到底。
从危机处理观点,马刘先后开记者会,夏立言最早递出辞呈,随后薛香川、陈肇敏请辞,这都是策画好有节奏感的灭火作为,第一步先缓和民怨,九月初第二波大幅度“内阁”改组,算是上第二道保险,只是这停损计划能否尽如人意,还得看这两天的舆情反应与权斗动力,随着刘兆玄八八餐的讯息再起,只怕一时还难善了。
倒刘声起 “斗争随水患而来”
联合报报道又说,莫拉克风灾重创台湾,不仅在野党批判声浪不断,执政党内部“倒刘”声音四起,党政高层坦言“政治斗争随着水患而来”。
在马英九、刘兆玄高度默契下,政院虽启动大幅度的“内阁”改组,马刘体制暂不调整,但不少党内政治明星却接连点名炮轰政院,也让党内嗅出不寻常气氛。
据透露,由于风灾酿成政治风暴,府方第一时间确实希望政院方面有所动作,否则将危及马刘体制,党内甚至有一派认为刘兆玄应负起责任,“要分担马英九的压力”。
不过,在马刘密商取得共识、薛香川与陈肇敏请辞后,党内仍有倒刘声音,由于时值“内阁”改组的敏感时机,各种阴谋论频传。
党内人士坦言,部分党内政治明星“有意更上一层楼”,当然会借题发挥;党内人士也说,马刘从政多年,并未建立嫡系“马家军”,导致发生危难、党务系统与“立院”竟未伸出援手,这也显示另一种执政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