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8-13 09:24:00
![]()
“国防部长”、“参谋总长”在哪?马英九自废三军统帅权武功。
中评社台北8月13日电/马英九这几天饱受外界质疑救灾慢半拍,勘灾也不太起劲,怪怪的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结果他自己12日说了,《灾害防治法》的范围、授权及弹性都超过“总统”可发布紧急命令,所以没有重复发布紧急命令的必要,言下之意,抢救八八水灾用灾防体系就够了,而且“总统”“宪法”法定职权也可以因为有一部法律就可以消失不见,真是令人吃惊。
今日新闻报道,目前的防救灾体系是“行政院”灾防会,从法规面来看,这是一个由副院长担任主委,召集各部会组成的业务执行机关,“行政院长”与“总统”没列名,表面上来看是没错,但是可以因此说“行政院长”与“总统”在其中没有任何角色吗?
防救灾四阶段不可不知:灾害预防、防灾整备、紧急应变、灾后重建,以八八水灾灾情为例,谈去年台风灾后有哪些没做,这些可以晚一点说,但是这确实是灾防会的责任,如果执行长“内政部长”廖了以太忙或是因为协调不了其他部会,那这就要更高层的人来处理,不是吗?
灾害预防、防灾整备这些事,如果“内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没尽到整合部会责任,那不是就该由“行政院长”出面去处理吗?或者就是“总统”叫“行政院长”去处理吗?这就是“总统”在防灾部份应该做的事情,结果马英九做的是,去抢了执行长应该做的调度资源的事情。
紧急应变救灾部份,确实就是灾防体系的主要任务,马英九确实也难以介入,但是他有两点搞错了,第一个是自废三军统帅权武功,把救灾地方化,让地方首长与作战区指挥官因为中央调度失灵而为了救灾资源苦恼,大家都可以看到,“总统”并没有与“国防部长”、参谋总长在第一时间勘灾调度军方救灾资源,“国防部”在第一天的支援救灾统计资料低到离谱,可为印证。
“总统”指挥军方第一时间救灾,就是马英九可以做的,但是他却不做。
第二点是劝导疏散的问题,马英九说,以后应该有更严格的强制疏散标准。此言差矣!灾害防救有一个简单的民间常识智慧,那就是灾害高潜势地区的人民,对于灾害的发生最为敏锐,第一时间就会自动逃生,如果要等到官僚通报系统来下达命令是缓不济急。
当然,“农委会”发布河川土石流警讯是下达劝导疏散的重要参考,但问题不能只是中央开会做出会议记录,然后打电话、发传真给地方,就表示自己的责任已经尽到。
为何是劝导而不是强制?因为,大规模疏散本来就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要下很大的决心,而且以在地化、由地方首长来处理为优先考量,一旦是大规模的灾情,当然“总统”要出面说明宣布,美国不是也都这样做?!
相较于平地社会的“安土重迁”,灾害高潜势地区的人民最需要的是逃生之后的救援问题,因为有人命比较重要的认知,他们对房屋、土地产权问题补偿的期望会比较低,而是在于灾后重建时的重划、迁建以及合理租税配套部分,需要政府的整体规划强力协助。
在实务上,灾后重建一向是灾防体系的不足之处,经常卡于财税、重建基金、特别预算等相关问题,如何排除官僚琐碎繁复的僵化程序,让灾民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安置,重新站起来,这正是“行政院长”与“总统”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超于灾防会以上。
美国的灾防体系被认为最先进,即使如此,美国“总统”还是会发布紧急命令,与“国会”合作通过特别预算,不是吗?从没听过,有了灾防体系就不需要有紧急命令的说法。
即使政治正确的人认为,马英九解读法律说了算,但是也可以先做到民众对“总统”的期望,马英九这些话也可以留到事后自己再来检讨,徒法不足以自行,政治可以做到、法律做不到的问题,马英九会不知道吗?
结果,马英九、刘兆玄真的如他们自己所认知的,做到了“闻声救苦”,其他什么事情都没做!如果说,马英九成了自以为聪明的法匠,把“总统”做小了,变不见了,外界也不会感到奇怪。
既然马英九把自己与灾防体系切割得这么厉害,那还是一句老话:“何不把‘总统’薪水,全部捐出来?!” (编按:马英九12日口中的《灾害防治法》,正确名称为《灾害防救法》,相关内容请参考“法务部”法规资料库网页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条文&Lcode=D0120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