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8-08 09:31:11
中评社台北8月8日电/陈文茜今天在台湾苹果日报撰文说,2002年,网路泡沫化后一年。经济学家提出“金砖四国”(Brazil、Russia、India、China,BRIC)概念;初始人们只当它只是一个投资组合。2002年若有人在纽约Daniel餐厅宴会上说起中国、印度崛起,宾客们都想发笑。
现在我们的时间够长,足以回头看清楚那一年世界真正发生了什么事。2002 年华尔街除了若干网路公司外,多数企业很快地稳住股价;基金管理公司的金童每日仍聚集于Union Square旁夜店,高谈阔论。911废墟仍在,阿富汗战争让美国人误以为他们的“敌人”,只存在于那些绑头巾的回教国家。美国人在布什的说服下,准备发动另一场“圣战”,攻打伊拉克。
几乎无人意识网路泡沫化后的繁荣假象,实则主靠联准会主席葛林斯潘以另一个泡沫支撑顶住;葛林斯潘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并任由金融衍生性商品如怪兽般超速成长;席卷全球的灾难正在华尔街上空盘据凝结,真正的灾难离911双子星大厦仅数街之远,但主角并非阿拉伯人,而是美国自己都想不到的衍生性商品。
2002年迈入2003年,同一时间北京申奥成功。古老又霸权的中国首都,正准备进行明成祖以来最大变装行动;北京丢掉窒息的守旧中国,“大裤衩”“水煮蛋”“鸟巢”“水立方”……,世界21世纪最伟大的城市改造,正出现于老北京。
中国城市竞相发展
“山海关”旁的长城,不再用来防御敌人,那里出现一批前卫新建筑“长城脚下的公社”;其中日本隈研吾设计的“竹屋”,竟成北京奥运宣传广告拍摄地。历史的悲愤仇恨远离北京,“八国联军”都回来了,北京邀请他们参与惊天动地的改造计划;除了****,北京暂时没有太大的敌人。
网路泡沫化后,美国经济已是虚的。那一年之后,上海也开始申请举办世博会。当时没有一个中国的城市是安静的,各大城市皆抓紧历史之窗,往前冲刺。中国拟定了一套古怪的“竞争模式”,经济学家称之为“中国模式”;经济权力下放地方,中央只搞宏观调控。藉由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创造资本主义世界难以理解的“竞争效率”。至少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地方首长明星只靠拍马屁、或卖相好,无政绩却可升官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于是王岐山,可以从发派海南回北京一肩挑,再提拔至国务院副总理。薄熙来大连市长任内政绩中等,商务部长表现不错,但真要当国家领导得至重庆特区干起。每一个想升官的首长,只能以政绩拼硬道理。
2002年迈入2003年,台湾股Shi从三千多点谷底逐渐回升;那一年台湾全面进入蓝绿之争,台湾的天空只有政治,没有经济。长达五年之久,台股只要升到五千点关卡,市场即开始回落;外资逐渐撤离。台湾设定了自己“想像中的敌人”;的确,对岸飞弹数百枚对准台湾,操纵“反大陆”的热潮成了很大的政治资产,情绪至今未歇。在“飞弹阴影”下,我们人人戴上墨镜,六年来只看政治威胁,无视中国的改变与经济崛起。
潜意识里,多数人今天皆已默认2002年后世界经济已大洗牌;台湾逐步出局。金融海啸后,第二季亚洲率先复苏,复苏主要地点集中于印度、印尼、韩国、中国四国;新的投资组合概念又出现了,称“IIKC”;没有人敢忽视中国。我想建议诸位,拿掉你的墨镜。往往我们看得到敌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看不到的敌人,尤其当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