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7-31 09:30:17
中评社台北7月31日电/ECFA到底怎回事,可回到理性论辩。台“经济部”形塑的一哥和发嫂却非但无益于说明主题,竟陷于族群争议。如此白目的政府说帖,令人意外,令人愤怒。
联合报社论指出,族群无罪。“族群”不仅可依国籍、族裔分,不同的学历、职业、宗教、年龄都可自成“族群”;每个人隶属不同的族群,也可同时属于好几个族群,并在各族群里找到认同或依归;但若替某些族群制造刻板印象,且因此产生价值贬抑,就是族群歧视。
以一哥来说,“经济部”设定他是“台南闽南人、本土制造业业务员、五专毕”,这些元素或许是中性的,客观的,本无问题;但“经济部”竟又加以主观评价,而谓“操台湾国语,人生得过且过,只会说大话,不懂自我提升,对ECFA完全不了解”。这就很有争议,当然会惹来“欺负台南人”的批评。
再看看“经济部”对“ECFA支持者”发嫂的描绘:新竹客家人、大学毕、贸易公司主管、会多国语言。一哥和发嫂互作对照组,即可发现,其中不仅有族裔歧视,还有学历歧视、职业歧视及语言歧视。“经济部”究竟是在宣导政策,还是在用霰弹枪攻击全民?
台湾的族群问题,向来纠结难解,马政府总是说不清楚或被在野党揪着打的也在这里;此番推出的ECFA涉及两岸,本来就很可能会触及这个政治雷区,而“经济部”非但不知回避,竟直通通地向地雷扑去。这是爱ECFA还是害ECFA?马政府执政一年多,一再出现自己人把手榴弹丢到自己阵地的情状,而马英九就像“南方四贱客”卡通里的阿尼,别人做错事,死的总是他,但阿尼可以一死再死,下集再复活,马英九岂是这样的九命怪猫?台湾脆弱的族群神经又怎受得了这样的一再刺激?
挨了几天闷棍,“经济部长”尹启铭觉得很无辜,他强调自己就是台南人,怎么会欺负或看不起台南人?但是,这类辩解也是毫无营养的政治八股。难道台南人的“经济部长”,就能保证一哥发嫂的设计不被解读成族群歧视?台湾陷于族群纷争几十年,国民党亦受困于族群纷争几十年。但是,这个“经济部”居然在如此敏感的题目上,还会犯下如此显而易见的重大差错。此种欠缺政治常识及政治警觉的严重程度,岂不令人意外?岂不令人愤怒?
族群问题极其敏感,美国即使已选出一位非裔总统,种族问题仍是一碰就痛。最近一位白人警察把一位要进自己家门的非裔哈佛教授上了铐,双方互指对方反应过度,奥巴马出来说了几句话,更是火上加油,急得他赶快约两造到白宫喝啤酒降温。足见种族问题永远有可能“反应过度”,必须何其谨慎面对,一点也轻慢不得。
“经济部”塑造了一对甘草人物宣导ECFA,原本也算小有新意;但是竟然一头栽进族群争议的雷区,立刻炸得这对卡通人物尸骨无存。哪一个台南人会认同一哥?哪一个北部人会自诩为发嫂?更有几人会欣赏“经济部”的“创意”?又有几人不骂“经济部”的愚昧?现在谁还管“经济部”对ECFA说了什么?留下的只是纠缠不清的族群争议。“经济部”原为了凝聚共识,结果却扩大了分歧。以“经济部”这样层级的政府机构,居然犯下如此欠缺常识的错误,岂能道歉了事,恐怕有人要为这个重大错误受到惩罚才能交代。
马政府的“阿基里斯腱”是在沟通的技能拙劣,一哥发嫂正是再添一例。唯竟致离谱到这种程度,仍是令人瞠目结舌。对于这种抱薪救火、火上加油的蠢事,现在却连一句“下不为例”也未听说,难道又是“限三个月”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