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台湾方面的消息说,中国大陆建议开放台湾海峡中线,台湾**马英九回应说,过去已非常明确告诉中国大陆,海峡中线是空军演训场所,实在无法开放。
联想到早前台湾相关人士的表态,中国大陆的空域9/10都保留给空军演训,但台湾只有海峡中线这一块,因此,死都不让。
为什么台湾方面这么重视海峡中线呢?
所谓的台海中线问题:台湾海峡是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窄水道,南宽北窄,长205海里(约380公里),平均宽102海里(约189公里),最窄处仅70海里(约130公里)。从理论上讲,台湾海峡两点之间叫中点,把这些中点连起来就成为所谓的台海中线。这是纯地理意义上的台海中线。
直到2004年5月间,时任[国防部长]的李杰接受[立法院]质询时,才首次公布这条线的具体位置。
事实上,台海中线又分为空军与海军使用两种:据台湾军方公布的地理坐标,前者由北纬27度、东经122度至北纬23度、东经118度;后者由北纬26度30分、东经121度23分至北纬23度17分、东经117度51分,中段还带有一定弯折。
而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又为这条线添加了政治色彩。
1954年12月2日,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美台协防条约]后,美国军方出于控制冲突规模、明哲保身的考虑,要求台军所有战机和舰艇必须在台湾[海峡中线]以东活动,否则就得不到美军安全保障。由于这条中线是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军官戴维斯划定的,因此台湾[海峡中线]又称[戴维斯线]。从此以后,台湾空军即以[海峡中线]规划出自己的所谓[防空识别区]。
美军1958年9月17日颁布的作战条令就曾规定:[经判定为敌机,且若该机飞越‘戴维斯线’以东时,即认为存在敌对行为,将予迎击并歼灭之]。
根据前述美军作战条令,可知[戴维斯线]在1958年金门炮战时即已存在,台湾海空军也对此知情。不过,美军当时没有刻意限制台军战机和军舰的活动范围。换言之,此时的[台海中线]并非台军在海峡活动的西界。否则,就不会有1965年5月1日的[东引海战]、同年8月6日的[八六海战]乃至1967年1月13日在金门附近爆发的[一一三空战],这三次战斗均发生在中线以西靠近大陆一侧。
1965年[八六海战]的惨败,是台海形势的重要转折点。当年夏,蒋介石决定[反攻大陆],并提前实施各项配合行动,[八六海战]就是在对潮汕地区进行侦察时爆发。此次海战,台军两艘战舰被击沉![八六海战]致使蒋介石[反攻作战]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此后,台方的作战方针便逐步由[反攻大陆]转变为[防卫台澎金马]。所以,美国如在60年代末向台军提出[不过中线]的建议,被接受的可能性相当大。这也许就是[一一三空战]成为台海最后一场交火的原因[台军此役损失战机1架]。当然这一原则也存在例外,像对大陆东南沿海的侦察和[外岛]护航等任务,台军仍在持续进行。
1996年的对台军事大演习,可以说是大陆对台工作强硬的开始!为保持对台独分子的高压态势,10多年以来,大陆都以强硬手段对应台湾方面的挑衅。例如就李登辉和陈水扁分别提出的[两国论]和[一边一国],当时大陆都以射导弹、军事演习等方式对应,使李登辉和陈水扁不敢轻举妄动。
用美国的话说,之所以卖给台湾先进武器,就是两岸军力天平早已向大陆倾斜。为彰显《与台湾关系法》还没有失效,用[一点点]地好家伙去维持不该有的平衡。
岛内媒体也曾多次披露,台军战机曾几次出现在[海峡中线]上空。2005年,正当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演习举行时,台军一架[幻影]战机挑衅性飞至台湾[海峡中线]附近空域,不料立即被解放军雷达锁定,这要是在战时,恐怕台湾军机早就成为解放军的猎物了。
台湾[中央社]2007年12月曾报道,时任台[国防部长]的李天羽当月26日在台[立法院]做报告时承诺,[国防部]将在2008年台湾[大选]前一个月,每周公布大陆最新军事动态。
2008年3月18日是台军在[大选]前最后一次公布解放军动态。台[国防部]在报告中披露,目前解放军战备演练活动次数比去年同期要密集,但是战机在台海的训练活动不增反减,且有特意避开[台海中线]的现象,这可能与大陆为避免对台湾[大选]造成影响有关。
台湾军方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大陆部署于台海西岸的空军战机约700架、海军各式船舰约90艘、地面部队约6万人、二炮部队各式导弹约1300枚。
马英九上台后,继续重申他的两岸政策立场是不统、不独、不武! 高调支持采购美国的先进武器;接二连三的视察台湾部队以此鼓舞军人士气。
考虑到马英九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台独势力依然强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在台湾对岸的厦门、龙田和汕头防空导弹基地[后撤]原本部署的俄制S-300PMUI和II型防空导弹后,悄悄将防空导弹换成更新、射程更远的S-300PMUIII型。据了解,由于这型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整个台湾空域都在攻击范围内,因此对台独的震慑将大大增强。
目前,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大三通已全面展开,两岸关系明显呈现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已经步入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
长远说来,两岸实现[三通]后,下一步将着力解决政治互信和军事互信问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从而从法理上结束两岸的战争状态!最终让台海中线真正成为历史,让台湾海峡变成内海。
(汇聚军事话题,品味于洲的解读)
发表于 2009-07-03 17:34: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