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甲子以来,大陆对台政策一脉相承,历经三次重大调整。而在****决策、两岸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
毛**:金门炮战是“文打”
中新社报道,即便在炮声隆隆的年代,历经三次台海军事危机,北京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的努力,也一直未停过。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万隆会议为标志,毛**、周恩来的“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出炉,取代“武力解放台湾”,并渐成“一纲四目”。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一次重大调整。
史料表明,1958年的那场炮战是毛**主导的。
是年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毛**“拍板”炮打金门。8月23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万炮齐发,举世震惊。
金门炮战,“一石多鸟”,“打蒋”的同时,意在“击美”,粉碎美国支持“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并声援中东。毛**在见外宾时曾说:“金门炮战,这是真打,但是基本上是文打。”
畅销书《目击台海风云》作者、多次采访金门炮战指挥员的李立说,金门炮战半打半停,时打时停,“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并持续至1979年元旦,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观。以炮弹为特殊对话语言,两岸领导人用一种默契维护了一中。
**:一个“更”字值千金
“**”结束,百废待兴。1979年始,在**主导下,逐渐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二次重大调整。
数次专访原**中央台办主任杨斯德的李立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连续几年,在**、邓颖超等人的倡导下,大陆对台工作异常活跃。
杨斯德披露,《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针对文中的“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有不少台胞提议应把重点放在台湾人民身上。**听后,即建议增加一个“更”,即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杨感慨:“更”替代“也”,含义大不同,“一字值千金啊!”
1987年9月,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辗转赴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三十八年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杨斯德透露,李、徐来访,大陆“网开一面”、快速放行,也是**最后拍的板。
**:三见沈君山三次长谈
1995年1月30日,**在北京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新春讲话”,提出对台八项主张。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领导人不能“老死不相往来”等感性表述,引发台湾岛内及海外热议。
而在此前,1990年12月至1992年元月间,**在****、钓鱼台宾馆三次会见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三次进行长谈,其了解台情、听取意见之心,于斯可见。
杨斯德透露,上世纪九十年代,除了海协、海基两会成立并实现历史性的“汪辜会谈”,两岸之间一度建立直接沟通、外人鲜知的某种管道——直至1995年李登辉“高调”访美,引发新的台海军事危机。
**:亲送连战出钓鱼台东门
2003年以来,**中央总书记**发表多个“胡四点”、两个“胡六点”,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述。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三次重大调整。
2008年4月29日,**在北京钓鱼台宾馆再次会见连战。夜宴毕,胡陪同连战夫妇在园林漫步,两人走在一行的最前面,边走边谈。
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王铭义说:“我很好奇,**送连战自十八号楼至钓鱼台东门的这段路上,到底谈了什么。后来,连战在接受我的专访时,披露了两人当时的谈话。”
在那次漫步中,**对连战说:“我们做的事(指2005年4月29日两人的历史性会晤)是正确的,当时排除万难达成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共同愿景,你我都有责任共同推动。这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两岸后代子孙啊!”
2009年5月26日,同在钓鱼台,**在宴请率团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特别安排生日蛋糕庆祝吴伯雄的农历生日,令吴“非常意外,感到相当温馨”。
正在撰写《台海风云六十年》新书稿、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副教授的李立说,**倡导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以前比,是一大创新。历经反“台独”促和平的艰苦努力,两岸安然度过因“台独”***活动造成的“高危期”,并于去年实现历史性转折,展现台海和平发展、更上层楼的美好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