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计就计,反弹琵琶,助台一举办好世运会,创造两岸双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09:3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计就计,反弹琵琶,助台一举办好世运会,创造两岸双赢以受惠世运会为目标化独促合的对策。
陈菊登陆三落三起,几天来办事效率,处事风格,给我们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些印象。
下一步,可能会有跟进的民进党人士陆续登陆。也会不经意地宣示一番台湾主权意识,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
但是,台湾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办好世运会这个热门话题。
还是左传那句话“以人从欲鲜济,以欲从人则可”,
陈菊作为高雄市长比一般台湾人更希望世运会的成功。
能否利用这个支点撬动绿营大本营的抵触大陆情绪扭转乾坤,就在此举。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我们社会的客观存在,

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我们的意识,
  
并不断检验我们的意识和思想产品的正确与否!

从来的哲学家和空头的理论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坚持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

对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认真负责的态度,

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才能够实事求是,

能动果敢地沿着两岸一中,和解和平,合纵联合的方向,

化独促合,走向【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共建家园,振兴中华】的康庄大道。

历史发展表明: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能发现客观的社会真理,

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

只有两岸千千万万人民和平发展,共建家园的社会建设实践,

才是检验我们以新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唯一标准。




这就是王毅同志说的,两岸和平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于人民。

“改变观念、求同存异、谋求双赢”,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我们一直在改变观念,与时共进,跟进时代的潮流、

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顺应老百姓的需求。

我们也认可要改变观念,但是改变观念是为了两岸之间求更多的同,存更少的异。

改变观念是我们的“同”愈来愈多、“异”愈来愈少,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谋求双赢,携手抓住难得历史机遇,

使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上占领一个立足之地。
附件
王毅与时俱进.jpg (159.69 KB)
2009-5-24 16:35

大海对M19的情怀.jpg (86.85 KB)
2009-5-24 16:35

大江东去.jpg (112.33 KB)
2009-5-24 16:3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09:37:57 | 只看该作者
人家也会啊,没有这个心什么事情都不好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09:38:06 | 只看该作者
将计就计,反弹琵琶,助台一举办好世运会,


   [B]

将计就计,反弹琵琶,助台一举办好世运会,
创造两岸双赢以受惠世运会为目标化独促合的对策。
陈菊登陆三落三起,几天来办事效率,处事风格,给我们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些印象。
下一步,可能会有跟进的民进党人士陆续登陆。也会不经意地宣示一番台湾主权意识,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
但是,台湾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办好世运会这个热门话题。
还是左传那句话“以人从欲鲜济,以欲从人则可”,
陈菊作为高雄市长比一般台湾人更希望世运会的成功。
能否利用这个支点撬动绿营大本营的抵触大陆情绪扭转乾坤,就在此举。[/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09:38:1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老乡王定宇不见得答应,他今天就说了:大陆的选手,别让我碰见,他们要是一不留神说出台湾是中国的,我一样把他们给轰出去。所以,我也呼吁你老人家这回不辞劳苦的再跑台湾一趟,好好劝劝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09:38:13 | 只看该作者
陈菊笑脸真灿烂,看谁笑得更好看

中心开花红绿蓝,墙里开花墙外香


[B]陈菊笑脸真灿烂,看谁笑得更好看!

中心开花红绿蓝,墙里开花墙外香!
附件
世运会1.jpg (20.76 KB)
2009-5-24 17:39

世运会2.jpg (73.56 KB)
2009-5-24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09:38:20 | 只看该作者
蓝营民众普遍质疑胖大娘的保证,说是:树根太多。你在这儿要我们将计就计,不就是号召我们支持吗。都支持,也不需要将计就计。就害怕象蓝营说的:中国运动员要是在高雄走着进来,躺着出去,大陆可别怪台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09:38:24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但愿不如所料,但每每恰如所料


如能自由行,我就去一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09:38:28 | 只看该作者
你最好是去一趟,真的得给这个“爱台湾”的王,上上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 09:38:32 | 只看该作者
反弹琵琶,愚公移山


反弹琵琶,
举重若轻,
顺水推舟,
事半功倍。
应对自如,
锦上添花。

青牛西去,

紫气东来。
附件
海峡7.jpg (89.59 KB)
2009-5-24 17:55

海峡论坛之圆满成功2.jpg (99.52 KB)
2009-5-24 1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09:38:47 | 只看该作者
:2009高雄世界运动会
2009高雄世界运动会开幕秀精彩抢先看!

2009高雄世界运动会进入最后倒数阶段,世运创意团队与多位声光、效果、技术专家公开现身,誓言打造一场精彩的国际体坛盛事。

高雄市的大家长,同时也是2009世界运动会组织委员会(KOC)董事长─陈菊市长表示,开幕表演是赛事主办国展现文化魅力、形塑国家形象的重要场域,不论是硬体设施还是表演活动,未来都将在高雄世运主场馆呈现前所未有的震撼。开幕表演规划上,每个环节都将充分展现台湾、甚至是高雄市的特色,用文化创意行销台湾,将高雄市由产业之都转变为创意城市,透过运动将高雄市行销于国际舞台。

【世运开幕式 SHOW出高雄创意】

开幕式的主秀将分三段进行,首段由高雄市在地表演团队担纲演出,以说故事的方式,搭配巨幕投影,呈现台湾的历史与海洋文化。为了传递世运「热闹、欢喜、充满文化」的意涵,技术团队特地从国外引进十台超高规格的巨型投影灯,投射出面积近一百平方公尺的巨幅影像,预计规格将超越北京奥运的开幕秀,十分值得期待。导演李小平表示,开幕式分别由海洋意象、民俗文化、港都风情共同架构,表演中将会大量运用LED等光特效科技,让文化意象呈现新风貌。

接着是3分钟的音乐烟火秀,由101跨年烟火制作团队操刀,以「飞檐雕镯、追波逐浪」为设计理念,预计发射3000多发烟火。采「环跑式」创新设计,以主场馆特殊的建筑本体为舞台,透过长达二十公里的布线,三分钟内要打出三千发的烟火,平均一秒至少十五发,这都要利用电脑作精准的控制,才能呈现如波浪舞般罕见的环场施放效果。视觉设计方面和以往「远距离」烟火施放截然不同,民众置身主场馆观赏仅四十公尺高的低空烟火施放,感动与气势绝对是独一无二。

最后压轴的是来自纽西兰的国际巨星海莉(Hayley Westenra)为世运开幕式献唱。歌声甜美、清亮无瑕,被誉为如天籁般纯净美声的她,与高雄世运合作是她来台演出的处女秀。不仅如此,世运开闭幕团队还有安排一组国际男、女巨星与台湾知名男、女歌手跨海同台演出。这场充满跨国际、年轻的组合,预计也会为世运开幕式创造另一波高潮。

【跨界合作 史上最强卡司】

世运创意团队跨领域结合艺文、体育等界的精英,包括总导演朱宗庆;开幕制作人平珩、陈锦诚、导演李小平、助理导演王嘉明、德国创意总监Tobias Stupeler、视觉统筹曲德益、视觉设计李明道、音乐统筹刘慧谨、音乐设计钱南章、钟耀光、黄俨、樱井弘二、洪千惠;舞蹈统筹王云幼、技术总监林家文、灯光设计车克谦、舞台总监汪庆璋、以及知名烟火、投影厂商等。预计动员近四千名的演出人力,堪称台湾最专业的声光效果团队携手挂保证,这绝对是一场独具高雄特色、吸引世界目光的国际级体育赛事开幕秀。

除了精彩的开闭幕式,近百个国家,约五千五百位来自各国的运动员将与我国代表队同台竞技,共计30余项的世运会正式赛及邀请赛更是精彩可期。KOC常务董事刘世芳表示,世运赛事共准备35万张的票券,

于4月1日中午12点起,透过全国4800家7-11「ibon便利生活站」,让民众24小时都能选购世运开幕、闭幕以及各项赛事门票;票价从75元至750元不等。

个人票(DAYPASS)可在i-bon购买,

团体票(10人以上)于元气购票网贩卖。

民众只要透过碰触式萤幕的导引,就能轻松进入「高雄世运会」购票专区,

一次最多可购买四张票券,可重复购买,

欢迎民众7月16日~26日亲自到高雄,共同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4 07: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