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台北19日電】2009.05.19 10:13 pm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914899.shtml
總統馬英九今天指許多人抱怨中小學教科書對台灣定位模糊其詞。教育部長鄭瑞城說,要表明是台灣人或中國人,歷史會有詮釋,現在也許「我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是最無爭議說法。
馬總統上午在就職週年記者會中提到,許多人抱怨中小學教科書對台灣定位模糊其詞,認為應該清楚告訴下一代,不論從歷史、憲法角度來說,「中華民國主權是屬於國民全體,台灣是中華民國」。
鄭瑞城傍晚答覆記者詢問時表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意調查,隨著時間不同,數據也會改變,但都是反映當時的政治環境,現在也許最標準的答案是「我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這也是大家最沒有爭議的說法。
他強調,如果一定要表明是台灣人或中國人,歷史會有詮釋,每個時間點都是歷史的真實。
教育部官員則表示,翻遍國中小教科書,絕對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涉及台灣主權未定論的說法。
另外,針對國中小教科書的用詞,教育部表示,在前部長杜正勝時代,曾經發函給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用詞與海洋教育檢核研究報告」,請各教科書出版公司參酌修正。
「教科書用詞與海洋教育檢核研究報告」指許多教科書用詞不當,例如「日據時代」應寫為「日治時代」、「台灣光復」應改成「台灣戰後」、不該使用「台灣全省」與「台灣地區」等。
鄭瑞城接任部長以後,認為教科書編輯與審查應該回歸專業本質思考,要求參考的用詞還有很多討論空間,因此在去年9月23日發函給國立編譯館,請國立編譯館轉達教科書出版商業者「免予參酌」。
新政府上任週年,鄭瑞城表示,沒把520當作政策公布的時間點,因認為要對歷史負責,政策本身成熟最重要。這一年來,教育部已積極規劃研議許多政策,包括陸生來台與私校教師退撫等。
鄭瑞城表示,預計6月底前將公布三大政策,包含101學年度國中升高中職的升學制度變革、5歲幼兒免費入學及台灣有品運動,其中台灣有品運動將在6月中旬公布,並邀請社會典範人物出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