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变观念,就是为了顺应两岸同心同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06: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改变观念,就是为了顺应两岸同心同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改变观念是我们的“同”愈来愈多、“异”愈来愈少!

"改变观念,求同存异,谋取双赢"
就是为了顺应两岸同心同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王毅说,贾庆林主席代表**中央高度肯定了两岸民众交流的重要意义,为两岸民众交流指明了方向。

国民党副主席朱立伦也说得很好,“改变观念、求同存异、谋求双赢”,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我们一直在改变观念,与时共进,跟进时代的潮流、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顺应老百姓的需求。

我们也认可要改变观念,但是改变观念是为了两岸之间求更多的同,存更少的异。

改变观念是我们的“同”愈来愈多、“异”愈来愈少,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谋求双赢,携手抓住难得历史机遇,

使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上占领一个立足之地。

附件
2009-05-18_164412.jpg (28.13 KB)
2009-5-18 20:07

诚信天下.jpg (35.56 KB)
2009-5-18 20:07

厚.jpg (36.77 KB)
2009-5-18 20:07

上善若水.jpg (34.58 KB)
2009-5-18 20:07

胜在先机.jpg (36.87 KB)
2009-5-18 20:07

一帆风顺.jpg (45.7 KB)
2009-5-18 20:07

海纳百川.jpg (42.37 KB)
2009-5-18 20:07

附件
大象无形.jpg (38.11 KB)
2009-5-18 20:11

北国风光.jpg (61.07 KB)
2009-5-18 20:1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2 06:17:3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欣赏书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06:17:41 | 只看该作者
字是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06:17:47 | 只看该作者
观念再变,原则不能变。 我想知道这些书法是谁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06:17:52 | 只看该作者
贾庆林:大胆先行凝聚力量建设海西
贾庆林:大胆先行凝聚力量建设海西

  2009-05-18 21:52:14  



贾庆林强调,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资料相)
  中评社北京5月18日电/**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近日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华网报道,初夏时节,八闽大地万木葱茏,海峡西岸生机勃勃。14日至18日,贾庆林和随行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等,先后来到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深入企业车间、街道社区、港口码头、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就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调研。调研期间,贾庆林听取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福建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勉励他们牢牢抓住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贾庆林十分关心的问题。在福建保兰德箱包皮具有限公司、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厦门市商业银行等企业,贾庆林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外贸状况,向一线工人询问工作和生活情况,同大家共商发展大计。他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形势好于预期,但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固。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贾庆林指出,小城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工就业以及带动城市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切实抓好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他强调,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社会投资,注意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鼓励企业增加研发和技改投资。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如何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贾庆林此次调研的一个重点。他来到惠安台商基地、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泉州宏汉制衣有限公司、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等台资企业,并与台商座谈,仔细了解福建和台湾的产业合作情况。贾庆林强调,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福建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有利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他勉励福建按照《意见》要求,大胆先行先试,加快建立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推动两岸双向投资,提高农业合作水平,扩大金融合作成果,加大旅游合作力度;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提升两岸产业对接层次,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建成一个既有产业竞争力又有辐射带动力的经济带。  

  调研期间,贾庆林专程看望了福建省政协、统战部机关干部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他指出,统一战线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法宝,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协组织和统战部门要突出首要任务,积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献计出力;抓住历史机遇,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坚定正确方向,切实巩固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的良好政治格局;发挥对台优势,开创两岸交流合作新局面。


    相关专题: 首届海峡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06:17:55 | 只看该作者
祝福海西祝福福建,顺便欣赏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秋水长天,请您看看我为【海峡论坛】做得贺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小传】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贵州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此外在书画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念奴娇》

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全词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便建功立业,而自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毫无作为,相比之下,无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尾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疑难指津】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且无“羽扇纶巾” 儒将风度。两部作品对同一人物的刻划各有其妙,且都已深入人心。不必追究谁更接近历史真实。但一定要理解,苏轼词中如此刻划周瑜、赞颂周瑜,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附件
海峡论坛之圆满成功.jpg (96.79 KB)
2009-5-19 20:35
送给【海峡论坛】

祝贺海峡论坛成功.jpg (83.57 KB)
2009-5-19 20:35
送给【海峡论坛】

海峡论坛之圆满成功2.jpg (99.52 KB)
2009-5-19 20:35
送给政协主席贾庆林和国台办王毅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06:18:04 | 只看该作者
党的基本路线中包括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所谓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这两者是互相区别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一,两者互相区别、各有侧重。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第二,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如果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来谈改革开放,会失去正确的方向,造成社会动乱,改革开放就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来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可能使我们陷入空洞僵化的教条主义,不能真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破除旧体制和旧观念,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而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不断深入地健康发展,又在于它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实践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它们两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03: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