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7 09:12:04
作者:段文勇 广东汕头 文化传播
据报导,清明时节,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谈到想回台湾祭拜父母的心情时说:“我小时候常听我父亲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福建漳州祭祖,我父亲到台湾是第6代,差不多200年,我个人到大陆先后是30年,我想回台湾的心情,和当年我父亲差不多,非常想回去看看,祭拜父母、祖先。”
台湾“国防部”军政副部长张良任回应说,有关本案的追诉时效是否消灭,仍待研究。显然,台湾方面幷不因林毅夫身居世银要职而改变对其“定论”,仍被“国军”视为“叛逃军官”。
对林毅夫的“定论”是2002年陈水扁主政时的“国防部”和“监察院”最后作出的。当年林父病危,病故,在要不要接受林毅夫提出返台尽孝奔丧的要求时,台湾朝野上下吵成了一锅粥:有人认为事情过去多年,早已过了追诉期,基于人道考量应当准许;有人认为,“人道归人道,法归法,前线投敌就是叛逃,若准许回来,对台军士气影响将会很大。”“军法”官员表示需重新申调档案研究,但无论如何,就算以超过追诉期,林毅夫若返台仍须到案,全案也才能签结。部分民进党、“台联”及新党“立委”各自举行记者会。泛绿阵营不约而同批评林毅夫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民进党“立委”叶宜津等人强烈反对“政府”准许林毅夫返台;“台联立委”苏盈贵等人主张可在依法律制度行事,林一下机就先逮捕再释放的原则下,勉强同意“政府”准其返台;新党“立委”吴成典主张“政府”应准林返台,且林当年从金门投共,若愿循“小三通”返台,金门人将热烈欢迎;无党籍“立委”陈文茜则提案建议陈水扁依照“宪法”第40条,对过去因为历史时空所产生的罪刑,依照“新民主体制与法律”从新从轻认定,对林毅夫等人行使大赦。为此,由当时“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召集“陆委会”、“内政部”和“国防部”研议,最后三个“部会”做成奔丧尊重人道考虑、法律面由军法单位处理等结论。“国防部”“监察院”也相继启动重新调查程序,幷作出调查报告,正式认定在行政上林毅夫于1979年从金门泅渡到对岸所犯是“叛逃罪刑”,此案也被列入台军赴台后所发生的九件“叛逃事件”之一。
陈水扁的亲信,时任“国防部长”的汤耀明更是情绪激动的指出:林毅夫当年的行为已经造成军民价值观念混淆,尤其严重影响台军的形象和士气。“国防部”为了维持法律和军人的尊严,对林“不忠不义的叛逃行为”予以严厉谴责。他恶狠狠的说:“站在‘国防部’的立场,我个人是相当愤慨。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叛逃就是叛逃,还有什么可讲的?”他还表示,“国防部”将通过“莒光日”(台军政治作战课程)及由部队主管向全体士兵进行宣导,“强化官兵精神教育,宣扬忠贞气节,坚定‘国军’对‘国家’的认同”。“国防部军法司长”刘锦安在向“立法院国防委员会”报告时表示,林毅夫当年“叛逃”所涉及的刑事责任,包括“战时军事法律的投降敌人(‘叛国罪’)”以及“敌前逃亡罪”,这些罪名都可能被处以死刑;他也触犯了“《陆海空军刑法》的投敌罪”和“《妨害军机治罪条例》的泄露职务上知悉或持有军机罪”,这两项罪名可以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如今台湾虽已改朝换代,但是对“忠贞气节”的坚守,对“‘国家’的认同”,国民党与民进党相比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国”既是中国国民党为之奋斗的成果,也是它赖以存在的躯壳,再说,当今之世非如此不足以证明“外来政权爱台湾”啊!君不见,民进党“立委”管碧玲曾在“立法院”手里摇动“青天白日旗”说,“现在这个处境民进党如果再不爱这面‘国旗’,就没有人爱了!民进党摇‘国旗’,为的就是爱这个‘国家’”。国民党和民进党攀比“爱国”的结果,也许只能是PK对林毅夫当年行为的谴责和追讨吧!
今年清明节是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后的首次,两岸近来兴起返乡祭祖扫墓热潮,但离开台湾已卅年的林毅夫至今难圆返乡梦,只能隔着他曾渡过的海峡,遥祭父母祖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怜的林毅夫,谁让你犯的是“叛逃通敌罪”呢?
实际上,无论大陆和台湾,都应该为拥有林毅夫这样的中华儿女而骄傲而自豪。他的胸襟,他的才华,他对国家民族的执爱是常人难以超越的。
林毅夫曾在给台湾亲人的家书中阐明了自己当年选择投奔大陆的心声:“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意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
从去年6月到任世银后,林毅夫在过去九个月不时对全球与中国经济发表高论外,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他大胆提出,由美国领导的发达国家,及以中国为主的外汇存底大国共同筹资2万亿美元,展开“全球复苏计划”。林毅夫的构想被西方媒体比喻为“新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显然已经被近日召开的G20国家峰会所接受。
林毅夫近日接受台湾《工商时报》专访时,根据当前局势,也不忘给台湾抗击经济衰退开出药方:他认为,此刻以出口导向的经济体可有二个做法,一是练好内功,也就是透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二是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以弥补区外市场需求下降的缺口。以台商来说,就应好好把握中国大陆启动内需、加强基建、农村建设的各项商机。就台海两岸在大陆内需产业上面的合作互补方面,林毅夫认为台湾IT产业最有机会。但由于全球资本、人才也都锁定这块大饼,因此要获竞争优势,重点在“技术、标准、品牌”。 他认为,其实两岸经济互补性很高,若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对台湾有几方面利好,一方面是台湾产业要升级,需要有市场;二方面,台湾的传统优势产业也要转移到海外,而大陆是最理想的地方,这过去20年都有证明。而中国大陆随着外汇存底增加、资金增多,资金来台也是必然的走向,但中国大陆若要来台投资,不会是来买台湾的资源,而是技术,可能透过幷购或是共同开发的方式,另外,若是陆资来台,房产、旅游观光、服务业也都将受惠。这无不显示出他对养育他成长的土地的深深地热爱和眷恋。
国家有认同,民族有大义。海峡两岸的恩怨情仇难道就这样无休无止没有个终结吗?林毅夫的悲剧和苦痛还要一再的延续吗?
附:2002年6月3日东森新闻报道摘录
汤曜明愤慨:林毅夫“不忠不义” 将连本带利追回抚恤金
“国防部长”汤曜明3日在“立法院国防委员会”中表示,“‘民国’68年‘叛逃’大陆的陆军中尉林正义,不管他是林毅夫还是林正义,对军人来说,身为军官竟带着‘兵要’前往敌对阵营,这是叛逃,是不忠不义的行为,军方对此感到痛心,对于已发放近五十万元的抚恤金,国防部绝对连本带利追回,国军也将利用‘莒光日’教学的机会,向所有官兵宣导这起‘叛逃案’。”
“国防部”表示,林正义是“民国”67年8月1日调任金门284师852旅步8营第3连连长,68年2月16日调851旅步5营第2连连长,驻防金门马山。
资料指出,林正义在“民国”68年5月16日“叛逃”当天行踪是,晚上6时30分赴营部开会,晚上7时40分返回马山连部,先至中山室看电视,随后于7时50分离开。
晚上8时30分,文书兵童进耀准备到连长室向林正义报告将至营部接领新兵,发现连长林正义不在寝室。晚上10时50分,师部训练官向太平与林文彬赴马山据点巡查,发觉林正义连长仍然未回寝室,幷向安全士官与副连长、辅导长查询,也都找不到后,随即通知各排全面实施搜索。
“民国”69年5月17日,陆军发布林正义“死亡通报”。
在“国防部”的报告中,当年在林正谊失踪后,经清查马山连的物品,除短少连旗外,还有短少救生衣一件、帆布腰带一条、水壶一个、指北针一个、急救包一个和军人补给证一枚。
不过,军方将领进一步私下解释表示,据调查,当年林正义所携带的机密文件包括阵地火力配置图、雷区安全走廊、人员编装表以及代表马山连的队旗。这所有的机密“兵要”全部都由4颗篮球前后捆绑,当时以篮球潜逃不但可以做为助浮工具,更可以有助于游泳时的定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