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我写的文章中提出了“两岸政府”和“一中宪法”两个概念,受到一些笔友的批评和指责。为了与各位笔友共同切磋和探讨这两个概念,我认为有必要将《“一中宪法”是两岸政府建立政治互信的最大交集》的文章奉献给大家,请各位笔友加以点评。
一、两岸政府是中国内战战略僵持的结果
众所周知上世纪中叶中国军民在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本想休养生息重建家园。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剿灭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全面内战,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随即组织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击;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推翻了+++国政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统治,取得了国共内战的重大胜利;幷相应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国民党退居台湾,继续“+++国”政府对中国台湾地区的统治。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中国内部由于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至今的两岸政府现状。
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取得国共内战的全面胜利,曾经多次提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政策主张;台湾“+++国”政府为了重新夺回全国政权,曾经多次提出“反攻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国家”统一纲领”等政策主张。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政府的武力介入;由于两岸处于长久的敌对状态,台独势力急剧膨胀;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渴望两岸统一的愿望难以实现。由于中国大陆地区综合实力飞速提升;由于中国大陆日益强大;台湾“+++国”政府基本放弃了实现两岸统一的愿望和行动。由此而来,造成两岸政府不战不和的现状;从而使得国共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形成了海峡两岸战略僵持的局面。
所以我们说两岸政府是中国内战战略僵持的结果。
二、“一中宪法”是两岸政府最大的交集
所谓“一中宪法”是指覆盖整个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宪法”。她的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权威性、专一性。权威性是指“宪法”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威力;专一性是指“宪法”拥有独一无二的排他性。
有些笔友质疑台湾“+++国宪法”不是“一中宪法”,其主要依据是“+++国宪法”几经修改面目全非,基本属于适合台湾的局部“宪法”或法规。我们应当承认台湾“+++国宪法”几经修订,许多方面已不具备全中国“宪法”的性质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台湾“+++国宪法”中关于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是包括大陆和台湾同属整个中国的“宪法”。所以说台湾“+++国宪法”还是一部“一中宪法”。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强烈反对民进党、陈水扁妄图修改和重新制定台湾“+++国宪法”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们反对台独势力搞法理台独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台湾“+++国”的“宪法”是“一中宪法”,才使得两岸政府能够达成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正因为台湾“+++国”“一中宪法”明确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中国,才使得两岸政府有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一中宪法”的最大交集;正因为台湾国民党执政当局坚持“+++国”的“一中宪法”,才使得两岸协商谈判有了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因为两岸在国际上共同坚持“一中宪法”确定的主权原则,才使得国际上出现两岸政府在各自行使中国主权范围内代表一个中国的现状。
由于两岸政府“一中宪法”这个交集的客观存在,才造成两岸政府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相互争夺代表一个中国主权的争议;才造成两岸政府之间在民进党、陈水扁执政时期存在统独的争议;才造成两岸政府之间由于所处立场不同而对于中国历史存在不同解读的争议;才造成两岸政府由于政治体制不同而存在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形成的意识形态争议。所有这一切又反过来说明,两岸政府“一中宪法”确确实实是双方最大的交集。
三、两岸政府应当以“一中宪法”主权原则作为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础
我们知道九二共识是两岸执政当局建立互信的基础。是两岸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走向未来的基础和根据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台湾广大绿营同胞还不认同九二共识,台湾以民进党为代表的本土意识还很强大;他们有可能趁国民党、马英九执政不力或他们重新回归台湾主流民意的情况下再度执政。我们要使两岸关系长久平稳的进行下去,必须考虑和绿营同胞及其代表人物打交道。否则两岸关系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动荡局面,很可能造成两岸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嘎然而止;甚至出现严重倒退以至兵戎相见的危险局面。这是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在台湾岛内形成关于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呢?我们知道每一个公民应当遵守“宪法”,那么作为台湾“+++国”的公民是不是也应当遵守“+++国宪法”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是说绿营同胞作为台湾“+++国”公民的组成部分,也应当遵守“+++国宪法”。那么台湾“+++国宪法”明确“一中宪法”的主权原则也应当得到遵守。如果是这样的话,大陆共产党与台湾民进党也就有了“一中宪法”这个交集。过去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的谢长廷就曾经认同过“一中宪法”,他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性人物。如果我们能够站的更高一些;把眼光看得更远一些;把身段放得更低一些;对台政策更灵活一些。那么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的对台政策必须服务于实现强国之梦的战略全局;必须符合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和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布局;必须达到抓住两岸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我们制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在两岸关系的处理上;不能拘泥于只和国民党、新党、亲民党等蓝营打交道;而应逐步和民进党、台联党等绿营建立联系。不能让国民党挟持绿营和大陆讨价还价;从而获取狭隘的政党和集团利益。大陆的着眼点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台湾绿营的诉求必须得到重视。只要不出现事实上的台独和法理台独;我们可以和绿营在“一中宪法”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维持现状和平发展;与台湾不分蓝绿大多数同胞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
如果真能如此的话,两岸关系就不会出现台海风云骤然剧变的状况。从而使海峡两岸真正走上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样两岸和平发展的主动权就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两岸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和平融合、和平统一、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就非常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由于水平所限,文章很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笔友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