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山向****建言【不提打,缓称统,民为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3:2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放眼两岸,求真务实,从心开始
    一、观海听涛,放眼两岸                   2004-1-10   始ffice src="http://bbs.huanqiu.com/images/smilies/default/shocked.gif" border=0 smilieid="6">ffice" />fficeffice" />
    大陆修宪,解放思想,吐故纳新,更上一层楼
    台湾公投,新陈代谢,求势择人,不战而屈兵
     羊去猴来,我们党和国家的第四代领导人从西柏坡走来,经历了战胜非典、建设小康、成功访美等,
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值得欣喜的是在突如其来的困难面前和得到人民口碑时,仍能保持冷静理智从容应对,
头脑没有发热。这是一个好的实事求是新起点,也为下一步解放思想积累了经验。
世界是前人创造的,也是我们后人创造的,归根结底,历史是人民不断创造出来的。
毛**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不断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让我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我们根据这个道理,从海峡两岸的具体实际和具体问题出发,及时地分析和研究“一国两制”和“一个中国”的积极成效和政治盲点,从而在“江八点”基础上,又提出和而不同、不断探索的建议和主张,并结合社会实践深化继续检验和发展。
两岸猿声啼不住,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了共和制的+++国,并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是他的丰功伟绩和宝贵遗产。
毛**说过:“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的衣钵仍然在台湾,经历了国民党统治、李登辉执政、民进党上台几个阶段。
陈水扁最近面临新的台湾大选,为保住执政地位,争取大选连任,无所不用其极,蓄意提出“一边一国”,叫嚣与大陆进行“圣战”,紧锣密鼓地制造社会心理压力,煽动台湾受到大陆武力犯台的威胁,阴谋以“320防卫公投”方式拉拢选票,完全背离了他上任时提出的“四不一没有”,暴露了他漠视台湾民众近年来与大陆经贸和文化合作已经取得的越来越紧密联系,企图使台湾分离大陆、分离中国,达到宣布台独的目的。所谓“公投”不过是造势,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是为陈水扁大选捞取政治资本,树立他领军的形象,就能欺骗民众选择他,才能连任后带领台湾推行“一边一国”主权独立。形势逼人,引发连战阵营也随声附和“一边一国”和模仿筹办其他公投。
尽管蓝军绿军大选势均力敌,相形见绌,结局不外乎是“一边一国”的衣钵了。是故,“一国两制”和“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张在台湾江河日下,失去了对台工作的感召力。“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负”,香港澳门成功了,台湾问题行不通。
两岸存亡之秋,不进则退,不可不察。非“一国两制”不能用台湾,是台湾不拥护“一国两制”。如果到了非要动武的程度,
则是我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失败之时。

台湾真的能成为主权完全独立的国家吗?台湾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现实上也不可能!
台湾人民不会因为中国大陆快速发展后日益强大和繁荣昌盛而摆脱两岸一脉相承的骨肉关系,
更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挑动自掘坟墓的台海战争。这是内因。
直接牵动利益的美国和日本越来越需要强大起来的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各领域的合作,也不会支持台湾独立。这是外因。
因此,台湾虽然有台独生存和变革的土壤,也有其引火烧身灭顶之灾的因素;这是“台独”的两重性。
坚持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同胞,把+++国当成自己的祖国,那么,这些人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脉,
都是我们可以调动积极因素的宝贵资源。事实上,我们不会承认+++国是中国的一部分,
可是+++国生育了当代中国前四代政治家和领导人,相反相成也是事实,但大陆有谁现在还承认+++国是自己的祖国?
我们不要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这些都是“一个中国”天然的血脉资源。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仅仅拥有资源并不会成功,只有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成功。
每逢佳节我们要认真反省既定的具体政策和具体措施,那些得人心,那些还得不到人心,
那些是不得人心的。要公道就打个颠倒,安危在出令,政必合乎民,这也是一统天下的两重性。
“公投”也有两面性。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我们反对利用“公投”煽动对抗大陆的情绪,
我们反对利用“公投”鼓动台独的***势力,更反对利用“公投”这种形式达到***中国主权的目的。
我们不害怕“公投”,我们相信台湾人民,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肯定是不得人心的,“台独”终究是行不通的。
同时,我们认识到“一个中国”和“一国两制”的政策必须及时调整,坏事一定能转变成好事。
两岸猿声啼不住,山雨欲来风满楼。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万事民为先,中华民族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振兴中华。
只有全中国人民才是两岸关系的主权者,我们最近要把全中国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力量在两岸问题新政策中体现出来。

我们主张两岸“同心” (同是中国人SAME CHINESE)。“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同心之言,其臭如蓝”。心灵认同的程度,决定了心灵所能容纳的深浅大小。民之所欲,贵在知心。
两人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心,无敌天下;万众同心,无异圣人。中华民族大团结是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因此,“同心”是未来两岸关系的社会基础。两岸不是两种制度之争,而是民心之争,“同心”作我民气,得民心者得天下。

另外,两岸问题是国家主权的对立统一矛盾。民主主权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其次是主权完整性不可侵害、不可分割、不可代替、不可转让、主权不可代表。
主权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需要出发,分则两败,合则双赢。
+++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但也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还不完整,
其中在台湾还遗留着+++国残缺的衣钵。这是运用模糊分析和模糊综合的方法来求真务实。

两岸事实上是归属一个中国政治框架下不明确的邦与邦割据关系,彼此既不愿意自动地让对方分享自己主张的主权,
也没有参与对方可以参与的政治活动。在所谓“特殊的国与国”和“一边一国”谬论前面,
只要加上一句“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就可以化险为夷了。其实,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非此即彼是形而上学;
亦此亦彼是辩证法。化腐朽为神奇,仅仅前进这一小步,改变了一个中国的不确定性。委曲求全,大直若曲。

我们既然表示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来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就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同属于一个中国”明确诠释“一个中国”为“同国”(SAME CHINA)。
风险是有的,困难也不少,两权相衡利大于弊,既有切实可行的连贯性,又有不断创新的科学民主性。

树立“同心同国”这样在主权层面对立统一的国家形象,形成了两岸上下同欲的新形势。
任势于名正言顺,即模糊又清晰,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有不战而屈人兵之威,有大邦以下小邦之勇,
有改天换地扭转乾坤之智,有合三国容四海放眼世界决胜千里之气。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独立寒秋,忧天下之忧,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我们怎样才能“攻心”,不战而屈人之兵,铺平“同心同国”道路?
     首先,我主张“不提打,缓称统,民为贵”
    为什么“不提打”?“中国今天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一切打算都是错的”。
台湾陈水扁为选举需要,锋芒毕露叫嚣要和大陆“圣战”,打着“防御性公投”的旗号,煽动对大陆的敌对情绪。
不要把打挂在嘴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台胞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民气,可用而不可欺。
兵不厌诈,我们要避其锋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备而不伐,不可胜在我,以待敌之可胜。隔岸观火,旁观者清。

    为什么“缓称统”?台湾同胞现在还没有“急统”的意愿和迹象,也不愿意草率改变现状;国际舆论也希望台海稳定;
大陆同胞正加紧建设小康和准备奥运,稳定是大局,台商投资大陆势不可挡,大陆成了影响台湾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杠杆。
经济活动有决定政治文化因素。来日方长,日久见人心,功到自然成。
统是大势所趋,但急是急不来的,太急了行不通,尽管天知地知我们都急了50多年。
两岸关系会越来越紧密,相知相伴形势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民为贵”?这是借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指导思想。
我们不要仅仅纠缠两岸领导人,过去说了什么,今天听到什么,明天又要说什么。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有本事让事实说话,让人民说话,让世界说话,这才是科学理智的说话大师。
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都是我们的上帝和父母官,要大胆让人民检验和监督政府行为,批评政策和策略的可行性,
推动政府进一步巩固和改善两岸关系,这样内战就打不起来。
我们贵在取信于民,贵在爱民、重民、利民、富民、新民,贵在民主依法办事,贵在争取国民万众一心自强不息,
这样“和平统一”才有了坚实的持续发展基础。两岸当局和两岸人民这样和,才为可靠的、珍贵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和而不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3:25:44 | 只看该作者
其次, 我们怎样去争取两岸同胞实现“同心”?
    其次, 我们怎样去争取两岸同胞实现“同心”?  所谓“同心”,在于“正心、正名、作新民”。兴亡之道,在服民心。言不顺,则民心不顺,则不能心服。为何台湾同胞不拥护对我们坚持的“一个中国”和“一国两 ... [/quote]

三、春风杨柳万千条,神州两岸尽舜尧
   fficeffice" />
    万事开头难,大浪淘沙,难就难在战胜自己。
每一届领导人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情况,都需要敏锐地洞察现实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
判断客观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地需要新的思想解放。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要学习毛**、邓小平的科学精神,批判地继承前人,又大胆地超越前人,深刻地解剖别人,更无情地解剖自己。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最高峰,高瞻远瞩,洞察风云,把握机遇,开拓进取。

我们十五大有句名言警句:“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

我们如何抓住机遇,求真务实?抓住机遇的前提是认识机遇,实事求是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今天的两岸问题,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台湾问题,而是两岸解决国家主权矛盾运动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必然结果,

“公投”就是一种对“一国两制”反作用力表现的形式。这是个机遇,转眼即逝,对两岸当局和两岸同胞来讲都是平等的。

谁主沉浮,必有定论,但对能够捕捉和把握住这个机遇的人,确实是情有独钟。
不论是领袖也好,老百姓也好,人才只有在拼搏中不断进取,才能把危机转化为良机。
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样的机遇,对我们又是探索真理的一场严峻考验。
决不应该刻舟求剑,这会因为我们的判断失误而错过矛盾的转机。
而应以“归零”的心态,审时度势,打破“只有没有”的框框,
解放思想,一切要从两岸实际情况的变化去找规律,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

求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的地位和作用之真,务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之实。

越是险情危机出现的时候,越要头脑清醒地剖析和评估自己内因。政策和策略是党和国家的政治生命,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为人民坚持好的,及时修正错误,人民就会拥护我们的新政策。

因为新政策是来之人民,并为最大多数人民服务的。然后还要经过多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实践检验,
我们就还能够摸索出客观运动的新规律,就能对我们过去的和现在的决策心中有数。

我们是两岸人民的小学生,不是背叛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者。苍天在上,四代同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几十年来坚持学习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下求索,
始终是我们考虑一切实际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当今对人对己都要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只能发展,而不能弃置。

     凡天下大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知止而后有定,深谋远虑而后有得。
“同心同国,和平统一”的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以求索。
君子之过,日月之食,民皆见之;知过不改,是谓过;改之,民皆仰之。
今之代表,过则顺之,君子之泽,只有没有,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今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却是“冬天台北来看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屈指三月望神州,悠悠兴亡多少事。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会当临绝顶,高处不胜寒。过年偶相逢,温酒问苍天。两岸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弄潮儿向涛头立,来疑沧海尽成空。上有尧舜志,下有尧舜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南山,儿女共沾巾。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我们创业的蛇口人不尚“空谈社会主义”,空谈误国,新民兴邦。

    非常感谢   感谢“求真务实”曙光再现
谨以此文辞旧迎新,敬给各位领导同志拜年!
    新年新民新气象,
    温故温情问家好!
                                    见危挺身辅锦涛
                                    上下多少行人泪

                                    深圳 蛇口玫瑰园
                                    南山二十八子
                                    
                                    2004年元月10日初稿
                                    2004年元月12日定稿


附件
温暖民心.jpg (116.83 KB)
2009-1-15 11:56

对台讲话.jpg (60.84 KB)
2009-1-15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3:25:47 | 只看该作者
哦,五年来一直讲同,08年高调一直公投,抓紧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 南辕北辙,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3:25:51 | 只看该作者
统了就有同心,不同永远没有同心。自古西瓜偎大边,民心尤其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3:25:54 | 只看该作者
统一是相对的,有同就有不同,不同是绝对的


统一是相对的,有同就有不同,不同是绝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13:25:58 | 只看该作者
寄信到北京20元,

南山真有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7 23:1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