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国平]母女和服拍照遭轰,狭隘民族主义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1:3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鲁国平]母女和服拍照遭轰,狭隘民族主义何去何从?fficeffice" />

作者鲁国平

    不到一年间,刚刚出现了莎朗斯通、法国拍***宝、刘斌以及韩国电视剧“丑化门”等事件,日前又在武汉大学出现不该发生的一幕:“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滚出去!”突然,一位穿蓝条纹衣服的小伙子冲他们吼起来,接着一名年轻女子也加入声讨行列。吼声吸引了10米开外游人的注意。两女子一下被镇住了,马上逃到另一处。随后,十多名年轻人加入声讨队伍,很多围观市民也表示愤慨,责备声越来越大。眼见情况不妙,母女俩没有反驳,立即停止拍照,脱下和服交给随行的年轻女子,收拾东西匆匆离开。

  近年来,本人非常关注狭隘和极端民族主义有所抬头的现象,也连续写了很多相关评论文章,但就在一片批评甚至DIZHI的声浪中,并不妨碍我以独立的思维去思考:它来自何处又将去向何方?

  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极其敏感和脆弱的思想感情,它的存在毫不奇怪,那是人类种群对于突然入侵的外来物种或人种的一种本能反应,根据历史经验表示,往往当一个民族和国家进入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或危机来临,人们处于一个不安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出于一种自我防卫的暗示它老人家便会急剧在心理膨胀起来,并且瞬间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凝聚本民族所有民众不惜任何个体生命牺牲代价的力量去抵强大御侵略者的入侵,不过往往在和平时期反应了过了头就是一种典型极端的狭隘民族主义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对现实无能力改变的普遍不满,逆向反弹也会一致对外,演化成为一种伪爱国主义的情绪大爆发,并且这种盲目情绪最可怕,引导不当势必造成对社会发展的严重危害。

  当前社会在朝向世界多极化、一体化发展,谋求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互补与双赢成为今后社会外交的主流方向,因此现代的人们看问题应该更加多地从国际全局看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是拿起国耻之类的陈年旧账挑起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仇恨,阻碍国际间的合作与学习以及优势互补。正像这次母女武大着和服拍照事件,有些人看到穿和服的就联想到侵华日军的暴行,这和看到女性生殖器官便联想到淫乱何其相似乃尔?

  何况你弱小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丛林法则的规律!虽然人类社会追求和平追求博爱追求平等发展,一定程度维护弱者的最低生存底线,但与其说是体现人物关怀,不如说是在承担一种责任,即谁让你的社会进入和产生了那么多的弱者,事实上,并非说社会就一定要无条件保护弱者。你弱小如果不是出于社会不公平的制度造成的,被强大的对手淘汰很正常,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生生不息、产生并且保持种群以及民族优胜劣汰、优生优育、不断进步的原始推动力的根本原因,比如有谁会骂老虎吃小动物的行为是残酷和无耻的呢?股Shi下跌无数投资失败的股东股民选择跳楼,有谁会站出来去对那些倾家荡产的股东股民说:你们不要寻死了,我来替你们还债务吧?--有时自己承担自己弱小以及错误的责任和风险很正常也很理智。

  我想,自己民族和国家曾经受到惨无人道的侵害,无论任何一个国人都不会高兴的,即使是名副其实的汉奸也不会愿意把祖先的灾难引以为自豪,相反处于何种态度将直接决定过去的国耻会不会重演,最重要。爱国是不需要时不时放在嘴边的,窃以为假如没有上世纪钱学森等一批我国那些优秀科学家为国防的安全需要研究和制造了原*子DAN,我们如今那些奢谈爱国的狭隘民族主义者还有说话的地方吗?原*子DAN就是实力就是当今国际上的发言权,你没有它试试看?纵使你满肚子大道理人家当你放个屁,谁有空理你?此外爱国不是目的,而是强国富民的手段,有些人有劲对着穿和服的母女怒不可遏的功夫还不如对如今社会上阻扰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不正之风势不两立呢?--那样会来得更加切实更加有效些!

  母女武汉大学着和服樱园拍照遭怒轰,再次印证我国现阶段狭隘民族主义的盛行,但幸好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人煽动和利用这些具有极端主义情绪的群众闹事,甚至进行惨绝人寰的自己人斗自己人的内部政治斗争,否则历史悲剧就将难免再现,而我国传统上自己人斗自己人的残酷力度和程度一点儿都不比敌人对国人的差,这方面由此使国家和国民积贫积弱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对于我们是深刻的。在敏感的人眼里人人都是嫌疑敌人,即使不是的,也最终被他的极端逼得使朋友变成敌人,在友好的人眼里大多数人都是朋友,最后连一些敌人都感化为朋友,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引用伟人毛**的一句诗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里的牢骚改为仇视比较恰当,于是接下来如何正确引导以及疏导这些不正常的情绪变为全民族的自省精神,并且贯彻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建设现代化的实际行动中,这才是我们中国政府和全体人民需要迫切思考以及付诸实施的大问题!

详情请看: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0903/t617169.s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11:31:2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民族主义很好!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一看到日本武士刀、和服……我就想到南京大屠杀、想到九一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1:31: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把这拿到台湾去给绿毛们看我觉得比较实际,没有这些爱国人士我们拿什么立足于世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1:31:32 | 只看该作者
应该看看这些事情后网友的评论,不能单只看事件,事件只反映当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1:31: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狭隘似乎只针对日本这样的国家罢了。我要是穿苏格兰裙子估计没人骂我。我狭隘故我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11:31:39 | 只看该作者
這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我們民族被撕裂的傷口仍然隱隱做痛,是傷害我們的民族仍然時不時地往我們民族的傷口上抹鹽!叫我們如何去忘記呀!
如果你是美麗的少女,面對曾強暴自己的依然狂妄不知反醒認錯的歹徒,你是否還會微笑呢?!還是不屑地說一句,這少女太狹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11:31: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现在应该知道大陆人民是怎样对待小日本和汉奸的了吧。
你更应该体会出大陆人民对待台湾人民有多好了。我们是爱憎分明的,不要把我们当不发威的老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11:31:48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大学的樱花节传单 :
    《樱花虽美,国耻勿忘》 传单原文: “一天,一伙强盗闯进一户人家,杀人放火,抢劫财物,侮辱妇女。当这伙强盗终于被赶出去的时候,丢下了一件花衣裳。这家人在一阵伤恸过后,捡起了这件花衣裳,先是觉得可恨,转瞬间又觉得好看,继尔又满怀欣喜地称赞起来,又亲又吻,最后干脆把它挂在墙上欣赏。后来,他们的子孙又把它当做祖传家珍供奉起来。不仅如此,还到处向人宣传、吹嘘,说这是和平和友善的象征!灾难和耻辱终于被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伙强盗就是日本,这户人家就是咱中国,那件花衣裳就叫樱花!” 樱花虽美 国耻勿忘同胞们: 武大樱花又开了,所谓的“樱花节”又到了。春光明媚,花儿似雪。游人如织。但您在赏花之时,可曾想过,日本的国花,何以在武汉大学盛开得这样鲜艳?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1938武汉沦陷,武汉大学被迫西迁四川乐山,武大校园随后成为侵华日军的后方医院,大批日军伤员住在今天的樱园宿舍里。死亡与伤痛惩罚着侵略者,使他们盼望早日回到日本。日军指挥部为了抚慰伤员的思国之情,于是1939年的春天从日本移栽大量樱花树到武汉大学及在中国的其他日军战时医院。   

       今天武大樱园里的樱花,就是当年日本侵略蹂躏我中华的见证!多少中国人惨遭日军杀害,多少姐妹被日军侮辱!武大樱花是日本军国主义刺刀的产物,是日本占领与征服的象征。这是对我庄严国土的玷污,是对中华民族的亵渎,是中华民族百余年屈辱历史的又一缩影。当年国土光复之时,本应伐之,所以未伐,是为了牢记国耻以警示后人。   
       几十年之后一度又一度的春天,珞珈山下,东湖之畔,出门尽是看花人。抗战的烽烟已化作眼前这如乱云飞舞的樱花;《保卫大武汉》的进行曲已换成了众人同唱的“樱花歌”。花间还常有身着和服的善男信女摄影留念。还曾有人身着当年日寇的军服,腰挎倭刀,摆起了当年“皇军”的派头。真可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樱花作梅花”了。   
       武汉曾经作为抗战的临时首都,中国人民曾象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那样保卫她。青山下,碧水边,不知埋下了多少抗日将士的忠骨。如今,最辉煌的不是抗日烈士们的纪念碑,却是侵略者留下的樱花树。清明时节,当人们流连于樱花树下如醉如痴的时候,有多少抗日忠魂和他们的陵墓得不到应有的祭扫!   
       您可曾问过,我们为何对这片樱花如此地爱得没有商量?当看到每棵树上那写着“勿折樱花,手下留情”的小警示牌时,您可曾想过,日本侵略者在搞杀人竞赛、实行“三光”政策时,何曾手下留情?您可曾想过如此烂漫的樱花是用多少死难同胞的血肉养肥的?更有些小牌还被做成心形或画着一颗心,您可曾问过,那心还应不应该是一颗中国心?   
       当然,武大花不都是当年的日军所植,有一些樱花是战后的日本以“中日亲善”的名义赠送的。不过中国人不要以君子心之度小人之腹,惯于笑里藏刀的日本人利用一切机会向中国输送樱花,不过是在搞文化渗透,培养亲日情结和“皇民”心态。漫天飞舞的樱花正把的苦难和侵略者的罪行从中国人的记忆中抹去!   
       同胞们,擦亮眼睛,看看日本人在干什么吧!我们宽恕了它们的罪行,它们却为侵华战争大唱赞歌;我们把樱花视为友好象征引进中国,它们却急着把战犯们的牌位供进“靖国神社”;我们大力宣传中日友好,它们却在散布“中国威胁论”;我们放弃战争赔款,它们却“冻结对华贷款”;我们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它们却在滋长“重建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它们公然扶植台独势力,阻挠中国统一;它们插手南沙问题,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它们霸占钓鱼岛,强占中国领土;它们勾结美国,遏制中国;它们煽动印度,夹击中国……   目前,日本又利用新历史教科书编篡之机否认战争罪行,甚至美化侵略战争,宣扬“侵略有功”论。我们在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的时候,更应当反思我们的历史教育,战争的受害者对“牢记历史”应肩负更大的责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应只是对日本人,更应当是对中国人自己说的;强盗及其子孙可以否认、忘记其罪行,但受害者和他的子孙们决不应忘记!   
       日本是只恶狼,再多的宽容与友善也不会让它变成一条狗!狼子野心已昭然于天下,中国不能再麻痹下去了!不要被这樱花遮住了眼睛!抗日尚未成功,中华仍需努力! 樱花何其美,和服何其艳,但国耻何其痛!倭奴不灭,中华不宁!同胞们,勿忘国耻,警惕日本,振兴中华!

武汉大学樱花史略

种植史
樱花是世界著名的花木,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少数为常绿或灌木),主要产于北温带的中国华南、长江流域、华北、东北以及日本、朝鲜等地。我国是樱花主要产地之一,武汉大学的樱花,在全国很有名气。不过提起武大樱花的来历,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往事,它记载了一短令人辛酸的国耻。
20世纪30年代,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躲避战火,武大举校西迁到郭沫若的家乡-四川乐山。1938年10月底,武汉三镇沦陷,武大珞珈山校园亦遭日军侵占。出于自行享用的目的,日军将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

据当时留守校园的老一代园林工人回忆,日军当年在武大种下的日本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武大于1946年10月复归珞珈山,1947年3月,生物系师生观察发现,校园里共有28株樱花树开花,它们均匀的分布在老斋舍(即所说的樱花城堡)三个拱门之间及其两侧的四个门栋前(每个门栋前各7株)。到了1949年初,有人建议将樱花树砍掉,而当时驻守武汉的国军将领张轸师长被**地下党策反,于3月份投诚后表示,武汉大学是座宝库,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要保留,于是樱花树得以保存。

1957年,武汉大学主管部门对这些樱花进行了更新。1973年,武大农场又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山樱花,同时再次更新了已老化的樱花。由于樱花树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1939年由日本人种下的第一批日本樱花,50年代更新时已基本死绝,因此我们今天在武大樱花大道上所看到的日本樱花,已远非当年日军所留下的花种了,而多为原种的第二、第三代。近20年来,武大园林工人还不段对其进行补栽。

日本国的樱花再次来到武大珞珈山是3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但这次已非国耻的印记,而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1000株大山樱,由于周恩来也曾在武汉大学居住过,于是中央有关部门便将其中50株转赠给武汉大学,由园林部门栽植在半山庐前,1976年开花。1983年1月15日,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京都府日本有些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的迁先生向当时在京都大学学习的武汉大学生物系教师王明全赠送了100株垂枝樱苗,经王明全转赠给学校后,栽植于枫园三南侧公路边和樱园附近,1986年全部开花。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砂田寿夫先生率团访问武汉大学,赠送樱花树苗200株,后栽植于八区苗圃,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武大园林工人自行栽培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

80年代,武汉大学绿化委员会成立后,对校园内的樱花树进行了全面、合理的布局,扩大了樱花的栽植地段,使樱花树从樱花大道及其道下的广阔地带,逐步扩展到鲲鹏广场、第四教学楼、人文科学馆以及行政楼等处。1989年,武大园林科从东湖磨山植物园引进云南樱花16株,栽植在校医院前公路北侧。1991—1993年,这些樱树共生樱苗近600株。1995年,武大校友、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张朝臣研究出试管樱花,大大缩短了樱花的生长,开花时间,很快受到园林部门的亲睐。时值今日,武大校园内已有樱树1000多株,内含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樱花和云南樱花公司个植物学种十多个栽培品种或变种。

观赏史
在武汉大学,到珞珈山看樱花,也是由历史渊源的。早在1947年的阳春三月,就不断有美式小轿车开进校园,国民党官员及其太太们三五成群来看樱花,十分热闹。而**一大代表李达在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也曾在樱花树下拍照留念。“文化大革命”时,“全国山河一片红”,武汉大学停止了正常的教学,成为红卫兵南来北往的地方。尽管武大的红卫兵经常在校园里大肆破坏,但却没有对这些樱花树有所损毁,反倒经常有北方来的红卫兵在每年三月到武大看樱花。整个**期间,武大的樱花树都保存完好。

到1978年,武汉大学已有樱花上百株。樱花烂漫时节,对花草淡漠已久的市民有陆续赶到武大,争睹樱花芳容。这时校方仍以“为人民服务”为主,自发组织师生保持环境卫生。后来,原武汉市市长黎智听说市民看樱花让校方“手忙脚乱”,便提议适当收取门票,加以控制。到1985年,游人日渐增多,校方又任提议将樱花全部砍掉种上梅花,“以激励武大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但最后以“武大樱花是历史的见证”为由未果。1986年,时任武汉市委书记王群在武大赏樱时明确指示,要采取措施对樱花加以保护。时至今日,校方对园林环保日益重视,要砍树已是不可能也不必要了,相反,还经常对遭遇病虫害或已老朽的樱花树进行抢救性修复。

文化史
无论是国耻的标志也好,友谊的象征也好,武大的樱花的确已远远超出了普通花木景观的含义,在历史的长河中浸透出一位深长的人文气息。那些视珞珈山樱花为“国耻花”的、学子们,他们自发地在游人中散发传单,大声疾呼“樱花虽美,国耻勿忘”,努力利用“樱花节”对广大同学和游客们进行爱国教育;在他们的推动下,校方于数年前竖起了一个“武汉大学樱花简介”的指示牌,向观光者讲述着那段永难磨灭的历史。而更多的学生只是将樱花当作一种普通花卉来看待,而不失让这些本身无辜的花卉承载起太多的政治文化层面的内容。在他们的心中,一年一度的樱花盛开,是一种唯美的心境,是一种极其美好青春回忆的珞珈情愫。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时至今日,珞珈山上的樱花,早已成为武大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甚至是深入骨髓的一部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没,武大人便开始将老斋舍一带区域称为“樱园”,将老斋舍称为“樱花城堡”,将老斋舍前植满樱花树的小路称为“樱花大道”,将自己住处称为“樱花树下家”,甚至将“落英缤纷”一词改成“落樱缤纷”,继而是“珞樱缤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11:31: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超越日本让台湾人心里不是个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11:31:55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观点是还是多多宣传理性爱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15:0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