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古晋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8:3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不知该如何在往下写,因为始终对晋商心存敬畏央视年度大戏《走西口》在全国热播后,街头巷尾,行人走道也随之哼起“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流”的曲调,虽有几分凄凉但也不乏感动与深思。晋商的的发源地并不在省会太原,而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已平遥为最,同时晋商的发展离不开走西口的先辈们,其实他们也不必选择“走西口”这一艰难旅程,他们可以揭竿而起,可以占山为王,在或可以打家劫舍,在那个年代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但憨厚朴实的晋商的们以自己的创业激QING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此时一副画面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个瘦弱的身躯带着一身黄土背负着家人的殷切希望,留下自己的妻儿老小不时回头看看在半山腰上依昔不舍送别的妹子,踏上了走西口的路,只是耳边还萦绕着“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的歌声不时,余声泪下~~~~~~~ 是背井离乡?还是义无反顾?我们不的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们这一走走出了一代晋商的自强不息,走出了一代晋商的坚韧不拔,更走出了一代晋商的精神!而在我看来晋商精神的具体诠释足以用电视剧《走西口》中田家祖训来概括,那就是“仁.义.礼.智.信”直白.简单.明了.但绝不缺内涵只需我们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每当看到这五个字会莫名去秒的感动心中不时又泛起阵阵涟漪,而此时又增加了一种对晋商的尊重与敬仰。 乾隆年间山西走西口的队伍中挤着一个来自祁县桥家堡村的贫苦农民他叫乔贵发,来到口外一家小当铺礼当了伙计,就是这个农民开创了乔家大院的最初家业,此后经过乔贵发和他后代的奋斗不仅仅发达了一个家族,他们所开设的“复盛公”商号,奠定了整整一个包头市的基础,以至出现这样一句广泛流传的民谚“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有谁能想到一个贫苦农民尽可能成为一个偌大城市的,一种宏伟文明的缔造者,此后晋商们也不仅仅局限于走西口,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先后设立了金融中心,仅仅凭这些足以震撼那个时代! 在怀念一代晋商的精神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晋商今昔在呢?不知道今天的山西商人是否继承了晋商的的遗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天江浙一带的商人完全盖过了晋商,而今我们也只能通过古籍和现代传媒来体验感受一代晋商的风骨,而对于一代晋商的没落也许文学大师余秋雨在他的《抱愧山西》能给我们些许答案(有兴趣的可以翻阅一下,在此不赘述)。 在那个时代还有那么一群人在中国的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而在今天他们的精神依然对我们有启迪作用那就是“仁.义.礼.智.信”! 何为仁,大忠大爱是为仁! 何为义,大孝大勇是为义! 何为礼,修齐治平是为礼! 何为智,大恩大怨是为智! 何为信,公平合理是为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2:4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