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祖国统一的妙点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02:3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祖国统一的妙点子
不敢与美军作战的人们怕的就是美国的海空军,怕的就是台湾世界第三的地空导弹密度,网友们骂得够多我也懒得说你们了,我同意一点,常规武器我们永远也赶不上美军,如果中央没有胆量使用战术核武对付美军的常规武器,那就安心填海吧,最好把填海写进宪法,这样起码我们还有个盼头,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永远看不到黑暗的尽头!
    
    附:填海工程的分析报告
    
    台湾问题令许多爱国的朋友忧虑不已,在*###倾向愈来愈激进时,有的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解放台湾的方案,什么购买先进武器如航母,什么调数百名贪官去吃穷台湾、什么调几万地痞流氓去搞乱台湾治安、还有运送大量盲流去台,破坏台湾经济等等,这未免太麻烦太复杂了,可操作性也差,长远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属于下策。要解放台湾是不很难的,依靠一把锄头就可以让###分子胆战心惊,直至解决台湾问题。而且中华民族永无台湾被***之忧。那么,一把锄头又如何解放台湾呢?众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分子如此嚣张,倚仗什么?常言道:打蛇要打七寸,要解放台湾当然要清楚对手的底牌。众所周知,当年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后兵败如山倒,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当国民党退守长江南岸后,就曾倚仗长江天险,负偶顽抗。曾经叫嚣:长江天险,固若金汤。结果经不住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万船齐发和一阵猛打,只打得可怜的国民党军队如丧家之犬。
    
    今日的###分子和其美国干爹如此嚣张,当然是依托台湾海峡的天然屏障,如果没有台湾海峡,凭着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放军陆军部队,台湾问题也就不成台湾问题了。因此要解放台湾首先就把台湾海峡的屏障先解决好。
    
    二、如何解决台湾海峡的天然屏障呢?
    
    台湾海峡最窄处距福建福清一带才130公里,区区130公里现在是什么概念?以时速130公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才一个小时。台湾海峡有多深呢?平均深度才60来米。要解决这个天然屏障就是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挖山填海。
    
    1、整个海峡共在海上填出三条高速公路,从广东与福建交界处的漳浦,朝澎湖岛和台南方向填,在泉州处填向台湾中部,北部从平潭岛填向台湾的新竹县。
    
    2、公路的宽度为100米,中间50米为战备高速公路,两侧各25米设置绿化带,另专门栽种南方易栽易长的松树和灌木丛林,再人为地用钢筋水泥设置易守难攻的陆军单兵作战掩体和碉堡工事。利用中间隔离带建设一条后勤物资供应专用铁路,每一公里设置一个车站。
    
    3、武器配置:每二十公里配备一个防空导弹营和反舰导弹营,每十公里设置一个高射炮兵连和后勤供应站。
    
    三、工程的可行性分析:
    
    1、工程造价非常低廉,只有铁路昂贵些,其他主要就是土与沙。公路基底宽300米,上宽100米,高75米.
    
    2、需要挖土方:这三条公路每公里需填土方1500万立方米,以此类推共需挖土方60亿立方;这些土方一点也不算多的。
    
    3、填土的来源:赣交界拥有武夷山脉,闽粤交会和闽浙交会处均有连绵的山脉,取之不尽啊!只需安装自动运送带,二十四小时可以不停地运土方。
    
    4、边填边栽种植物,边进驻解放军陆军、海军海防部队、空军防空部队。
    
    5、工程施工人员:中国最大的资源莫过于人力资源了,这不成问题。也可考虑类似工程部队.
    
    6、技术要求:除了铁路外其他的都是简单的土石方工程,不成问题。
    
    7、设备:大型土石方运输机械,挖掘机,压道机......估算约需10000台运输车辆. 另外,国内的几家大型汽车厂如一汽二汽,抓紧时间设计改装高速装甲运兵车,战略储备二十万辆,现役十万辆,每辆额定载员十人。
    
    填海收台湾——最奇特的统一方法
    
      8、按最低工程能力算,每小时填1米,每天24米,每年的工程进度设计为8.5公里,不算多吧?那么好了,每完成一公里,就离台湾近一公里,8年后,当到达台湾海峡中线时,你看###分子能坐得住吗?如果工程不停工的话,15年左右就抵达台湾了。用实际行动给###分子制定了一个统一的时间表.
    
    9、投资:按100元/立方米计算(很保守的),三条路总投资约6000亿RMB,15年工期计算,每年投资为400亿,不说发行国防彩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了,400亿仅仅相当于在沪深股Shi发行个大盘新股而已。
    
    10、理论支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愚公移山的精神就可以再度发扬光大。小日本屁大的岛国居然都可以移山填海造地,我们泱泱大国,有十多亿同胞和连绵的群山,填海修三条公路自然是毛毛雨啦!这可比买武器划算多了,首先由于美国使坏,我们买不来最先进的武器,其次买武器既带动不了内需又需要不断花钱保养、维修、培训,又是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战时发射出去就没有了,战后什么都没有,而公路平时有平时的用处,战后有战后的用处,旅游、养殖、内需,好处海了去了……
    
    四、战争决心
    
    一般说来,我们仅仅是填海修公路,没有首先发动战争,因而台军不会轻举妄动,出师无名啊!支持###的美国也会因我们修路而患头疼。随着台湾中线的公路上布置先进的防空导弹,美机也不敢在台湾海峡上空耀武扬威了!从目前来看,台湾当局对统一采取拖的战略,它越拖得久,我们的路也修得离台湾更近,它不拖能够坐下来谈统一问题当然是我们巴不得的。因而说台湾的拖延与不拖延对我们都有利。等它拖到想独立之时,也是我们百万雄师过海峡的时候。在填至台湾海峡中线时(离大陆约60公里),可能会遇到台军的干扰,不过不要紧,始终有解放军在进驻公路,解放军各部队可以配合呼应。而且,此时台军的海军舰只离得太近,我们的反舰导弹甚至火箭炮就可以不费力地打击躲在军港内的敌舰,因而敌军舰非常容易遭受打击的。既使此刻爆发战斗,我们绝对占有上风。随着工程每一公里的进展,###分子再也坐不住了,也不敢再拖延下去。很大的可能是###分子迫于岛内外的各种压力,坐到谈判桌前。战争最好的法宝是不战而胜啊!公路修成了,如果万一###分子不投降,那也好打,你想想,60左右公里的距离,台军这个当年的手下败将当然不想与解放军进行地面战,但我们就拖住它交手,而且它的海军几乎无法发挥作用。几百架台军战机有人民空军咬住,也有沿途公路防空导弹的配合,也就够了。
    
    五、填海修路对于中华民族的长远效益分析
    
    1、永久解决台湾问题,使台湾回到中华民族的怀抱;
    
    2、台湾回归后,继续加宽这三条公路,最好达到一公里宽是最理想的,中华民族的忧患彻底解除!在我们的子子孙孙手上,台湾也不会***出去的。三条公路就象三条铁链,把宝岛台湾永远地维系在祖国母亲身上!
    
    3、三条公路的建成,等于额外地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海水养殖场,和世界上最大最长的观光旅游公路,这给中国人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我看谁也无法估量。
    
    4、把沿海的大山搬掉几百几千座,会造出成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平地,这些可都是沿海黄金地段啊,国家给优惠政策,搞经济开发区,港口码头.....交通便利了,发达的市场从客观上又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呢?这也是无法估量的。
    
    5、现在全国经济不景气,通过修这条路甚至可以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6、 投资:按100元/立方米计算(很保守的),总投资约6000亿RMB,15年工期计算,每年投资为400亿,连每年沪深股Shi发行新股筹资额的一半都不到,现在股Shi上好点的企业基本上都上市了,剩下排队等着上市圈钱的都是些不怎么样的企业了(尽管一个个包装得华丽无比),国内实在挑不出好企业甚至找上了日本企业(600114宁波东睦),与其把钱让日本人圈走,不如投资到国防建设中来,宣布停发新股(三峡、银行等有限的几个关系国计民生新股除外),成立“中华振兴填海股份有限公司”,半年辅导期过后发行40亿股新股,每股10元,股Shi由于每年发新股圈钱总量减少马上会以长阳回报的,正好借此走出连续数年全球罕见的漫漫熊市!当然,该股暂时没有盈利,但可以授予其一定年限的发行国防彩票权,返奖40%,剩余的60%用来回报股民,然后每年增发40亿股,你看购买的人踊跃不踊跃?
      
      7、可以提供约6万个就业机会,可以带动相当范围内的多种行业,汽车,运输,修理,工程机械..... 农民手里有钱了,加上股Shi走牛,股民也有钱了,会有很大一部分投资到消费领域,困扰国家多年的内需问题迎刃而解!
      
      六、填海修路对于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来说,虽然看着有些笨拙,但却似拙实巧.既实实在在认真的为统一做着实际工作,又为将来两岸统一后经济建设打基础.我们现在可以打着经济建设的牌子,作着武力统一台湾的准备,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既有现实利益又有长远打算.它所带来的影响还有:
      
      1、彻底卡住了倭国的海运通道,作为使用交换条件,倭国必须放弃对我钓鱼岛的争夺,甚至放弃琉球群岛等岛屿.......
      
      2、使海峡变成了海湾,这三条人工陆地是否属陆地,是与大陆相连的人工陆地,可能会使国际法有新的界定或改变.
      
      3、对台海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有必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4、航运交通的统一规划,可考虑建几座跨海大桥......
      
      可以预想到的就是:随着填海工程的进展,美国干爹一筹莫展,只能压###儿子来和大陆谈判,那时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既然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港澳的“一国两制”绝不能再给予台湾,那是给听话人的礼物,不肖子只能听候发落,你就是中国的一个省或者特区,什么驻军、国旗、宪法、国号统统不要想,否则就当战犯或流亡海外去,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最后想对中央决策者说一句,能够以此宏伟工程压服台湾(极有可能是兵不血刃解放台湾),避免了中华儿女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尽管没有亲自驰骋沙场,一样会如毛公邓公般被后人传诵,以伟人美名永垂青史!
  


作者:xzj136700 日期:2008-6-7 17:08:24    
  华夏联通网2005年6月21日讯:在大陆和台湾两岸人民心目中,对在台湾海峡填海、造路、架桥,把大陆和台湾连为一体,应该说多数人还不知道。但由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副理事长、美国诺贝尔学院院长潘亚中先生总策划的《中华千秋大梦——强国之梦——填海造路统一台湾初步论证方岸》一书自2005年1月问世以来,在海峡两岸众多人群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共鸣,书中论证的工程方岸石破天惊。这是给两岸人民传递出的可喜信息,也是两岸人民世代的共同期盼。这一中华千秋大梦、强国之梦的实现,将给中华民族创造一个辉煌,给人类留下一个奇迹,可喜可贺!从策划工程方案看,在台湾海峡填海、造路、架桥是可行的。
      
      
      
      首先从地理、地貌的条件看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台湾海峡填海、造路、架桥工程方案选择在北线为最佳。北线是从福建的平潭到台湾的新竹,全长124公里,是连结台湾海峡两岸最短的路线,其沿海平均水深为45至50米,海水最深段为80米,适宜填海、造路、架桥,把海峡两岸连为一体。实施这一工程方岸,经过诸多专家论证,在当前中国桥梁技术现状的情况下,再经过自身的努力是一定能够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履灿撰文“以双边海堤与大型高桥及活动的船闸相结合,从平潭岛东至台湾新竹西海岸,在124千米距离上架设四至六段桥梁和四至六段堤坝型的路基。”“架桥铺路的工程费用较修筑隧道的投资为低”。跨越台湾海峡进行填海、造路、架桥连结两岸,已被海峡两岸的科学家、工程师所关注,从多方考察论证看,至目前为止,完成这一工程是具有现代科技基础和能力的。近几年来,从世界到国内所进行的现代海洋工程,特别是在海上采石油的平台工程有很大的发展。我国已在长江三峡胜利地完成了大江截流筑坝,这充分证明了我国工程界是有能力解决和完成在台湾海峡填海、造路、架桥的所有工程技术问题。从福建平潭至台湾新竹这条线路上的海底地貌特征较为平缓。从现在研究表明,这条线路下面的海底的平均深度小于50米,其下的结构分层,有上新世时代的若干个小结构的断层切割盆地,与其它线路相比是比较适合的,两岸的相距也是最短的。
      
      其次是从地质结构条件看工程方岸的可行性。北线的两端是平潭岛及西的水道乃至福清的基底,是花岗质及片麻岩的结晶质岩体,岩石质地较硬。平潭至新竹两端,是质地较好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及安山岩,基地较为平缓。只要断层每年的滑移量在工程上可处理的范围内,是最适宜填海、造路、架桥的。从地质结构上看,台湾海峡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边缘,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处于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中的前沿后侧。自中生代白垩纪以来,这两大板块相互碰撞,其结果使得处于被撞击的欧亚大陆东缘地壳发生隆起,同时产生张裂,又继之以不断的升降。在隆起带东部的纵向隆起成为当今台湾岛上的几条主要山脉,隆起带西部为台湾岛西岸平原及其以西海滨。由一些新裂了的陆壳不断下降而形成许多大小不一,深浅各异的盆地,及来自隆起了的陆壳所产生的碎屑沉积物。目前抬升出海面即为今天台湾西部的各沉积盆地,其没有入海下部分的所有诸盆地的综合体,即是今日之台湾海峡。据专家们分析,在该地区修建台湾海峡的铺路架桥是可行的。
      
      最后是从地震活动特征危险性看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据地震部门在统计海峡中近代地震的构造地质背景后发现“强震震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构造张裂盆地内部或边缘,都与大型盆地相对应。泉州海外7、5级地震与晋江口海外大盆地相对应。厦门海外7级地震与九龙江海外大盆地相对应。南澳两次7级以上地震与韩江口外海外大盆地相对应等”。为了研究台湾海峡区的板内地震特征,有人将1971——1979年间的海峡内2至7级的大小地震,进行了统计并绘制出图后发现,海峡内的地震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密集成带或集中成团,即形成所谓地震带及地震巢。这些地震带和地震巢,恰好就是海峡中的已知的或推断存在的诸断裂带的交点位置相当。而且海峡中已有的历史地震震中也都与这些地震带和地震巢密切相关。这些规律指出,台湾海峡的地震中经常在地震巢中出现,几月、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复出现,而且发生的地震强度能代表该地区的平均地震活动水平。
      
      台湾海峡区的地震,基本上都分布在NE向的断裂与NW向两组断裂带上。当代大地震给台湾海峡填海、造路、架桥提供了两个重要依据:一是海峡中的地震震中是有规律的,可判断的,即成巢成带,而且带和巢都是活动断裂带及其交汇点,而且重复发生;二是海峡地震烈度的平面分布和衰减规律,在中至低烈度地区是和陆土地面的规律相符的。台湾海峡地区的最大历史地震是1604年泉州海外的7、5级地震,属于浅源地震,震级和烈度均较大。它与晋江口海外大盆相对应,即南日岛盆地西北侧的隆起边缘,其震源深度不会太深。因此,台湾海峡地震活动的危险性不会对在海峡填海、造路、架桥带来风险。
      
      根据诸多专家考察论证,在台湾海峡填海、造路、架桥工程方案,其可行性复合海峡的地理地貌条件,符合地质结构条件,符合地震活动充许的范围,免除风险,是可以实施的人类浩大工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1 02:36:40 | 只看该作者
可行,不知道胡哥要是看了有什么感想!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2:36:46 | 只看该作者
想法不错,商量后在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04: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