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山西又一名落马的煤炭官员,杨吉春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人物。在“发小”眼里,他“抠抠索索”,咋看咋不像有钱人;在公众场合,他对煤老板厉声痛斥,赢得不少喝彩;在许多人看来,他为人低调,生活俭朴,是个难得的“廉官”。因此,当杨家曝出有千万家产时,众人无不睁大了眼睛。事实是,杨家各类高档烟酒堆积如山,俨然成了名烟名酒专卖店。事实是,从入股煤矿到收受金卡,杨吉春从不放过任何商机……(2009年2月26日《法制日报》)
时下,贪官由于各种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贪官类型,人们经常提到的有好色型、奢侈型、骄横型、张狂型、专横型、儒雅型,夹尾巴型,等等,但笔者感到最可怕的还是“廉洁型”贪官。因为那些穿名牌、住别墅,招摇过市、出手斗金的贪官,很容易让人识别。而“廉洁型”的贪官不嫖不赌,简朴清贫,处世随和,谁能想到他会去贪污受贿呢?
杨吉春正是这样的“廉洁型”贪官。“秉公办事,廉洁执法,严禁任何收费行为在机关科室出现。”调任临汾市煤管局局长不久,杨吉春曾向全社会作出“郑重承诺”,铿锵的语言,辅之以坚定的手势,令很多人记忆犹新。特别是连续5年被临汾市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05年当选影响临汾社会发展“十大人物”……更让人们“刮目相看”,即使在案发后,很多人说起杨吉春,仍然不无欣赏,“人才啊!”而说起杨吉春,当地煤老板并没有想象中的“群情激愤”,而是极力维护,甚至动用了“廉洁”之类的词。就是这样一位“广受好评”的煤管局长,却被检察机关“抄”出千万家产,仅追回的赃款就达400多万。
可见,在这种“廉洁”外衣的保护下,深藏其间的是杨吉春对不义之财的极度贪婪和渴求。庆幸的是,因为调查临汾市原副市长苗元礼涉及的一笔公款去向,杨吉春被省纪委“请”去谈话,第一次走进省纪委大门,他还带着出差时的行李箱,原计划“问完就走”,压根没有想到,需要他回答的问题,在他的极力遮掩下,反而越露越多。于是,这个有着“廉洁局长”美誉的杨吉春,再也没能走出省纪委的“大门”。否则,这位“廉洁局长”不知还要“扮秀”到什么时候?
可见,比之其他贪官,“廉洁型”贪官更具有危害性。他们暗地里大搞权钱交易,表面上却不显山露水,被推为榜样。但是,“纸里是包不住火的”。企图以清贫蒙骗组织、蒙骗群众,无疑是痴心妄想,殊不知法律的公正、公平、良知是绝对不会允许的。不管贪官们廉洁的“演技”达到怎样的炉火纯青的地步,伪装的就是伪装的,欺骗总是会被识破,总是逃不过正义的火眼金睛,终究会被彻底剥去其清贫的“画皮”。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这位“有口皆碑”的“廉洁”局长最终没能平安到站,既充分证明了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验证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也我们留下了一个刻骨铭心的警示,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只要有利益存在,就有非分之念,我们必须要擦亮眼睛,善于识别和打击那些经过精心“包装”和“粉饰”的所谓“廉洁局长”混迹于官场队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