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宫国宝迁台押运者临终遗愿:把带走的带回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1 23:5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2月25日08:2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年二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到访京城;下月初,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将访台,揭开了两岸分隔六十年来两岸故宫院长首次正式交流的序幕。今年十月,国宝更将在台北聚首,举行“雍正大展”。

“我们期待着这一甲子的重逢!”前来出席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台北庄灵夫妇接受记者专访时,话语中对两岸故宫充满深情。

“我是和故宫文物一起长大的,”摄影家庄灵笑言。庄灵是庄严的小儿子,庄严是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第一批南迁国宝的押运者和负责人。

一九三八年出生贵阳的庄灵,在贵州安顺与国宝一起度过五年时光。抗战胜利后,故宫文物转移到南京。国民党从大陆撤离时,尚未成年的庄灵又成为这批文物的“押运员”,与六十余万件文物一起抵台。

一九八0年,庄严在台北去世。庄灵透露,“父亲临终时有两个遗愿,一个是三希贴有朝一日重归一处。(《快雪时晴帖》)在台北,《中秋帖》和《伯远帖》在北京)。二是有生之年能把他带走的文物带回来。”

庄先生的太太陈夏生女士则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工作二十余年,从事器物研究。中华渊源流长的饰物“神结”、“双钱结”、“同心结”,即是陈女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授予统称“中国结”,并用数学的方式总结出“中国结”的编结程式。自此“中国结”一名流传两岸四地及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

今年七十岁的庄太太透着一股子知识分子的优雅。她表示,两岸故宫藏品各有千秋,例如台北的明清书画、宋代瓷器都是精品。而作为器物研究人员,她觉得台北故宫精细的饰物较多,而服装等大件藏品偏少,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神采奕奕的庄灵说,“两岸故宫同源,分隔的现状是历史造成的。过去台湾有人担心两岸故宫交流时的名称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两岸的和解交流加深,相信会有圆满的解决方案。”

陈女士回忆道,海峡两岸博物馆的民间交流已久。两岸故宫的研究人员多次互访。长沙马王堆、四川三星堆的文物也曾到台湾的历史博物馆等展出。“两岸故宫原本是一个无法切割的整体。”陈女士表示。

庄先生认为,将来两岸故宫不仅可以作文物交流,也可以有更深层的学术和人员交流等,“两岸故宫交流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这是两岸人共同的希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31 23:56:39 | 只看该作者
将来一定要尊重老先生的遗愿,把国宝重归故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31 23:56:43 | 只看该作者
台独‘去中国’就是不去‘中国文物’何也?无价之宝也!!哈哈哈。。一帮市侩小人,焉能独乎?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31 23:56:50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人多点饮水思源,少做忘恩负义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31 23:56:54 | 只看该作者
故宫的文物最终会回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31 23:56:58 | 只看该作者
该回来了。。。。。。。。。。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5 04:0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