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民工请假为海地维和遇难警察送别(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 16:4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安大学约400名学生来到现场,缅怀前辈,为烈士送行。本报记者 吴镝摄


  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瑟瑟的冷风中,数千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说,一定要来,再看一眼亲人,再送一程英烈。
  早上不到7时,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外已经有群众在等候。
  于宝印,烈士王树林的中学同学,一早坐了2个小时的车,从四惠赶来。弄不清是第几告别室,他有些焦急。“40年没见了,本来说过了春节聚聚,没想到……今天一定要过来送送他。”
  “老班长朱晓平一路走好,北京市复兴路小学四班全体师生”一条黑色的横幅,一个颤颤巍巍站在寒风中的白发老人。已经70岁的宋文荣是烈士朱晓平的小学班主任,虽然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老人还是坚持要来。“大学毕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来看小学老师,今天,我也要来看孩子最后一眼。”站在一旁的张琨使劲搀扶着老师,低垂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他是我们的班长,特正直,对我们就像老大哥,毕业这么多年了,同学不管谁有了困难,他都帮忙。到现在,我们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公交车上的新闻也不敢看,一看就忍不住地掉眼泪。”
  “兄弟一路走好,黑龙江兵团战友泣送王树林。”哈尔滨、牡丹江、天津、上海、南宁……烈士王树林的一百多名战友赶到北京。“没想到,我们的第一次见面竟是在这里。”王振亚,和王树林同团不同连,但都是兵团校友录的创始人,一直在网上沟通,本来约好等王树林从海地回来后一定要见面聊,但没想到,这次约会成了王振亚心中永远的遗憾。“树林是我们战友和知青中的核心,每年都会组织老战友聚会,到天津、到哈尔滨,让我们这帮人始终团结在一起。”
  赵丹阳,9岁,就读于石景山实验小学三年级,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瘦弱的小姑娘很腼腆,但被问到为什么要来时,她大声回答:“烈士们很伟大,我要向他们学习。”
  “我不是组织来的,就是农民工,也可以进去送送烈士吧?”齐克忠,一位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农民工,得知烈士遗体告别的时间后,立即向工地请了假,早上5时多,一口早饭没顾上吃,就摸黑出了门,一路赶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当然能进!谢谢你来!”得到工作人员的肯定答复后,齐克忠踏实地排进了队伍里。
  瓦伊娜与莎洛敏,是北京语言大学2名海地留学生,手持菊花,在场外等候悼念牺牲的中国维和警察。
  曾经的维和民警来了、河北的交警来了,海军战士也来了……9时多,排队等候的群众已有几千人。
  10时,群众开始入场。虽然烈士们躺在灵柩中,看不到他们的遗容,人们还是把脚步放到最慢,摆放的菊花正了又正。
  两名海地留学生刚刚踏进礼堂便流下了眼泪,并向烈士遗像深鞠一躬。虽然语言不通,她们还是与烈士家属一一握手致意。
  11时,甩出去的队尾还有好几百米远。工作人员不忍心地提醒着告别室里的人,“大家请放快脚步,后面还有很多来告别的人,为他们留点时间吧。谢谢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4 23:02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