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末,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将开始放寒假。为把假期还给学生,保证学生过一个快乐、自主的寒假,北京市教委昨天在发出“假期禁补令”的同时,首次向家长发出“规劝书”,劝家长给孩子“减负”,避免盲目选择、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2010年01月20日北京日报)
“减负”喊了好多年,但是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顺利进行。因为从教育部门到学校到教师到学生到家长,都有着很大的压力。减负的根本在哪里?我看在于家长、学校与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不降低,减负必然成为一句空话。那么,这种期望值的根本又落在哪里啦?孩子将来的就业、学校的升学率和社会的选拔制度。
![]()
学生减负何时有望?
学校现在基本已经沦落为企业了,升学率正在成为市场占有率。现在的学校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升学率几乎没有其他出路。每年高考的成绩一公布,报纸广告、宣传单和满街的红布条似乎又让我们回到刷计划生育口号的时代。对于学校来说,没有好成绩就意味着没有好生源,没有好生源那么生存就岌岌可危了!在这种压力下,学校教育已经背弃了教育的价值,不在是为了人的生命成长,而是成绩的提高!那么,学校与老师减负的动机在哪里?减负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的选拔制度。
![]()
学生减负何时有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