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9 21:0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四六级单词+考研单词卡片5885张(四级+六级+考研词汇)
76.0元

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分析题
  1以下是有关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材料:
  材料1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同西方,首先是同美国关系发生转析,并非只是常见的态度摇摆,而是对形势加以认真考虑的结果,也是出于自卫。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俄罗斯外交部门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变,用对抗代替昔日同西方合作的方针。政策依旧,只是作了必要的修改,俄罗斯再也不想替人受过,毫无所获地作单方面让步了。
  ——摘自俄《俄罗斯报》文章:《俄美关系蜜月已经结束,今后如何发展?》(1996年4月28日)
  材料2
  由于莫斯科内部各种政见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的变化,俄罗斯同西方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最初阶段之特点的建立“联盟伙伴关系”的想法,是亲西方派占主导地位的产物,他们已经被强国派取而代之。在强国派统治下,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利益得到重新阐述,以把人们对西方的民族主义反应以及保持领土统一的需要包括进去。莫斯科的统治者们将坚持他们维护俄罗斯的领土完整的权利,即使采取西方所不能接受的办法也在所不惜;他们还会制定一项抗衡性对外政策战略,以摆脱西方的压力。莫斯科的强国派将试图获得与西方讨价还价的杠杆,并加强自己在西方要求面前的地位,使自己不那么容易受损害。寻求杠杆努力大概将会使俄罗斯采取行动加强同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的关系。
  ——摘自英国《生存》季刊文章:《俄罗斯和西方:走向新的地缘政治对抗》(1995年秋季号)
  材料3
  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仿佛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俄罗斯的东西两侧。叶利钦总统之所以强调“国徽象征着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道路”,是因为作为连接欧美与亚洲之桥梁的欧亚大陆国家,俄罗斯要扩大在外交上的决定权,防止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政治地位的下降。
  由于北约东扩,被欧美国家疏远并处于孤立之中的俄罗斯开始将处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东方,首先与中国接近。两国提出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并多次牵制了美国的一极控制。
  ——摘自日本《东京新闻》文章:《开始萌芽的“四极”新时代》(1998年1月3日)
  材料4
  华盛顿对俄罗斯的过渡情况的幻灭正在促成一个相互失望且不耐烦的恶性循环。
  在俄罗斯,有下述看法的人不仅仅是日里诺夫斯基。他们说苏联的****是西方策划的,西方希望俄罗斯虚弱无力、不稳定,经济上依靠西方的投资,并要靠廉价出售人才、科学、石油、木材和天然气过日子。因莫斯科的西方人和西方产品剧增,并认为迄今西方市场给俄罗斯带来的主要是投机、犯罪和公开的腐败现象而感到不满的俄罗斯人不仅仅是共产党人。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间派人士、工业家,甚至还有感到失望的民主派人士发表上述批评性意见。
国际关系论坛欢迎您
  ——摘自美国《纽约时报》文章:《俄罗斯的反西之风日趋强劲》(1994年)
  请回答:
  (1)说明俄罗斯对外政策近年来作了哪些重大调整?
  (2)调整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说明俄罗斯为什么要调整其对外政策?
  参考答案
  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俄罗斯改变曾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在对西方政策上趋向强硬,并重视发展同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努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争取恢复它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以西方为重点、东西兼顾的“双头鹰”战略。
  (3)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俄罗斯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显得无所作为,国际地位日趋下降。第二,俄罗斯希望通过外交战略支持西方国家,来获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但结果则令俄罗斯失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实际上西方国家仍害怕俄罗斯的强大,希望俄罗斯继续保持虚弱无力、不稳定的状态。这引起了俄罗期国内越来越多人的意见,对西方不满的情绪日益加强,强烈要求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第三,俄罗斯国内政局的变化,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迫使俄罗斯政府修改其对外政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8 20:0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