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宏观经济6问:保增长与调结构能否协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5 18:2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将过去的2009年,中国经济在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出现超预期反弹,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和信贷投放、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投入和大幅度的社会保障建设计划,使中国实体经济迅速触底回升,实现“保八”的预定目标已无悬念。
    随着2010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中国经济前景如何?下一步经济政策的取向是什么?调结构如何发力?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为此,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年终报道,针对经济热点话题,力求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图表:11月份主要统计数据四升两降 新华社发   
一问 4万亿投资会否助长产能过剩
    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危机促发展的一揽子方案,其中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的计划。
    4万亿投资为我国经济走出困境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由正转负的情况下,4万亿投资不仅发挥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同时也带动了消费的稳步增长,对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功不可没。
    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更加突显。有观点认为,4万亿投资等经济刺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回顾历史,我国政府在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缓解外来冲击、熨平经济增长周期波幅方面,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如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带动经济平稳度过亚洲金融危机。
    从4万亿投资的投向来看,重点包括: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等。
    可见,4万亿投资方向主要是民生工程、“三农”、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的投资。”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
    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根据有关学者的说法,行业产能过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
    有关专家认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但该问题与4万亿投资没有必然联系。就其实质而言,产能过剩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必定要经历的,它是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多是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导致的。
    但毋庸讳言,产能过剩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会议明确,明年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卢晓平)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 邱小敏 )

 新华视Pin >>


12.14《新闻联播》

丁俊晖夺英锦赛冠军


患病求医反遭感染


明星爱情36计大揭秘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Pin 社区  



 相关报道


重点民生大力推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民生关怀
触摸中国经济回暖的微观信号
《纽约时报》:中国经济实力让邻国不安
十大经济学家把脉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重新加速 通胀将较为温和
提高运行质量是明年经济发展关键

 图片精选 >>


   · 锤砸监狱墙菲31人越狱
· 央视录制现场座席垮塌八人骨折
· 美国休斯顿选出首名同性恋市长


   · 湖南杀13亲人疑犯落网
· 南京新建大桥开裂用胶水糊上
· 迪士尼欲让米老鼠变狡猾暴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03:4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