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政治本科 专业必修课教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数3,周学时3,主要讲授内容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与沿革;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事实与分析。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方法。基本要求是,领会和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掌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它们之间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懂得运用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的相关问题。
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课程重点及难点内容进行讨论,有适当课余阅读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位。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与机制。
第二章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关系理论的简要发展历程,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其中的孕育。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差别与联系。
第三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与第二章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不同,本章是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横向剖析。学习时应注意进行比较。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章 战后国际贸易体系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体系及相关政策实践。学习时应注意运用已学过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战略性贸易政策和经济外交。
第五章 战后国际金融体制与美元霸权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金融体系及相关实践。学习时应注意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看法。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以及美国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关系。
第六章 跨国公司和地区主义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趋向:跨国公司和地区主义。学习时应注意跨国公司和地区主义研究不同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地方。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雁行模式”的关系,以及地区主义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
樊勇明 著:《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樊勇明 主编:《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流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王正毅 张岩贵 著:《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朱文莉 著:《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苏珊· 斯特兰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中文版,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中文版,杨宇光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文版,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彭 澎:《国际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宋新宁 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柳剑平:《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Jeffry A. Freden, David A. Lak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国际政治经济学:审视全球权力与财富》), 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Nikolaos Zahariadis, Contending Perspectiv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争论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Joan E. Spero, Jeffrey A. Heart,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Relations (Fifth edi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