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合时宜的回答:国际关系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7 20: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尤其是现在的师弟师妹们:“学国际关系将来做什么?
”说实话,我也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而面对现实的就业状况又使我很难去理直气壮地回
答他们。上个礼拜同是学国际关系的s从柏林来巴黎玩,住在我这里,晚上常常聊到很晚
,也触及到这个问题。

      国际关系在当下的中国虽然热闹,但绝还不是显学。要想在当下四五年毕业,仅
凭这个专业找一个所谓的好工作是不太现实的。所谓凭这个专业,就是靠你的专业吃饭
,就是系里的老先生姚老师讲的所谓“靠国际关系这门手艺吃饭”。如今要谋一份好的
差事,无非是自己的铁硬,能力强、外语好,或者就是有关系、情商高,真正靠专业本
身的还在少数,这是现实。原因很简单,一是你这个专业还不够专业,供给不行;二是
市场还不大,需求不足。不够专业就是学科本身不够发达,培养出来的人还体现不了专
业的门槛和优势,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你能干的别人也能干。需求不足就是现在真正
需要这个专业的岗位比起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太少。往深里面讲,其实真正的矛
盾在于一个接受了四年、七年、十年专业教育的学生远不能满足真正需要这个专业人才
岗位的要求。那么,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究竟应该更专还是应该更广呢?这个问题在三
年前全国政治学科系主任会议上就提出来过,记得当时的讨论是很热烈的,一方面你要
面临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另一方面你不得不考虑市场的压力和学生就业的实际,何取何
舍是很难的。

      今天再回过头去看这个问题,也许有一些更新的思考。三个现象:一是上个月的
“股Shi风波”,Financial Times的头条就是一张图片:一个五星红旗的天九牌在摇晃,
后面的天九全部跟着在摇;二是今年两会,采访的外国记者剧增,提问当中使用中文的
占了很大一部分;三是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都在热议中国“崛起”的问题,很多研
究机构纷纷出台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报告。例子不用再多举,我想也许大家都能切身体
会到两点:一是中国参与世界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二是世界对中国越来越关注、越来
越在意。是“发展”也好,“崛起”也好,总之我们处在,并更将处在一个中国与世界
越来越联系在一起的时代,也许处在中国之外,更能感到世界与中国的联系。这种联系
无论是向正向发展,还是向负向发展,都不可逆转地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复杂。作为一个深处其中的个人,也许很难意识到一个时代给一个民族带来的
如此广阔的空间和如此复杂的局面。也许,对于国际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
时代。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整个世界发生如此广阔而复杂的关系时,这个国家以及这个
国家的政府、企业、官员、商人、百姓需要有多少问题去回答,需要有多少政策去制定
,需要有多少关系去处理,需要有多少议题去解决?那么你说这个市场还不够大么?还
有什么比一个上升中的大国能够给她的国际关系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提供更大的舞台
呢?


      这不是幻想,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但是,我们做好准备了么?


      请问,你能运用你的专业理论或解释一个现实的现象、或预测一个发展的方向、
或评估一个政策可能的结果,而这些不是你自己玩的理论游戏、不是你为了学位而要发
表的论文,而是可以或供决策者制定一项政策、或供董事会决定一个投资战略、或在理
论上有所发展,哪怕或告诉大众究竟发生了什么,更或如X电报那样能够影响几十年历史

的发展呢?如果不能,那么专业的学习究竟跟每天看看报纸然后海阔天空纵论天下大事
一番有什么区别?你与众多所谓人才竞争的优势又在哪里?而你的价值又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回过头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全国这几年来新上了那么多的国际关系学院、系、
所,为什么外交部每年还叫缺人?为什么大公司Political Communication要的还是经济
学、管理学专业?为什么还在讨论所谓建立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的问题?再或者,撇开
国际关系专业不谈,当我们毕业的时候,多少人真正掌握了“一本书、一支笔、一国文
”而可以以此立身呢?

      我想,去奢谈外交官、去奢谈战略咨询公司、去奢谈智库、去奢谈著名国际评论
家、去奢谈国际关系理论大师,以告诉别人“国际关系干什么”在当下也许除了增添连
自己都心虚的虚荣心之外,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作为这个学科学生的希望和动力。
以前从没有感受过所谓“时代”二字,然而我们确实身处一个太好的时代,以至于我不
得不不合时宜地说,国际关系大有可为。但是,所谓“为”最后都在人为,为之则可,
不为则无,真正缺的不是环境,而是专业本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0:09 , Processed in 1.6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